——以青羊区同德社区广场舞噪音扰民自治为例【信息来源:成都社会组织动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如何战胜广场舞大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如何战胜广场舞大妈(案例从)

如何战胜广场舞大妈

——以青羊区同德社区广场舞噪音扰民自治为例【信息来源:成都社会组织动态】

一、案例背景和缘起

近年来,广场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内地。广场舞因为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它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广场舞的参与者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大妈居多;它通常伴有高分贝、节奏感强的音乐伴奏;其舞蹈的元素多种多样,包括民族舞、现代舞和拉丁舞等。

每当黎明将至或夜幕降临的时候,伴随着《最炫民族风》、《小苹果》和《荷塘月色》这些“神曲”,配上时而开放,时而内敛的音响节奏,在成都的很多公园、几乎每个社区的广场、甚至城区里任何一块比较空旷的角落,都会出现一批以中老年妇女占主导人群的广场舞爱好者们,翩翩起舞。不可否认,城市广场舞作为一种兼艺术与体育锻炼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对中老年朋友强身健体、扩展社交朋友圈和提升生活幸福指数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共治安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公共问题,由广场舞噪音扰民引发的矛盾冲突和暴力事件也屡见不鲜。

2015年,府南街道及同德社区整合了社会资源改造了同德社区文化生活广场,满足了居民多年来希望有更多健身场地的愿望。随后,同德社区有23支自发形式的文体爱好队伍先后成立。此后,人们每天从早晨到深夜都可以看到:这群文体爱好者们在广场上激情地跳着交谊舞、健身操、水兵舞……好不热闹。然而,这个社区文化生活广场周围的住户却因噪音太大而饱受困扰。这些广场舞爱好者们气愤地说,曾有两次,他们被从天而降的“粪弹”“水袋”扔中,起因就是小区住户觉得她们“太吵了”;还有一业主嫌广场舞音乐太吵,他气冲冲地来到广场,交涉无果后,一怒之下手持钢管把音箱砸了个稀巴烂……一位居民这样抱怨:“广场里的广场舞声音开得像鞭炮一样,每天晚上吵得要死,下班回家已经累得够呛了,想洗个澡,舒舒服服看个电视好睡觉,结果却听到外面跳舞吵得要死人的音乐声音,我上班族就不说了,那些要温习功课的小孩,咋个集中精神学习嘛?”先后有多位居民多次到街道办、居委会进行投诉;街道办、社区、广场物业管理也多次出面进行了调解,但众口难调,多次调解无果。其实,她们又何尝不愿意既跳得开心,又不做那人见人烦的“广场舞大妈”呢。

二、主要做法

(一)先“自治”——赋权:广场大妈是社区的主人

同德社区生活广场隶属于同德社区。起初,在遇到噪音问题出现的时候,居民找到了社区和街道办,社区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我们没有执法权,没有办法取缔广场舞。我们已经与她们沟通了多次,但并没有什么效果。”接着,居民又打电话给城管部门,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城市管理相关条例,对广场噪音也没有管理权,建议他们向公安110或当地派出所反映。后来,居民又打电话给公安部门,公安民警却因为没人来测噪音,执法没有依据,所以也不能进行处罚,只能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然而,当公安民警走了后,广场的音乐又热热闹闹地响起来了。最后,居民还给环保部门打了电话,得到的回复是:“我们此前对经营场所的噪音有管理规定,但广场舞噪音并不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我们也没有明确的执法权能管理这类事件。”

那么,广场噪音扰民究竟由谁来管?同德社区工作人员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紧迫性。于是,他们联系了成都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希望他们可以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服务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社工们向广场周围的住户和舞蹈者分别了解了广场噪音扰民的问题后,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一个词语:自治。社工强调:“既然广场噪音的来源是来自于社区的广场舞大妈们,那么,为何不尝试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呢?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广场舞大妈们需要认识到: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在参与文体活动过程中也要维护社区的和谐。”那么,又由居民中的谁来管呢?社工说:“社区是居民的,不如交给我们的居民自己决定吧。”于是,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工一起,以筹备建立同德社区文体协会的名义,把同德社区原先自发成立的23支文体队伍的代表都一起请到了社区会议室,告诉他们,为了让社区文化建设更加有序发展,希望能够成立同德社区文体协会,并选出负责人与核心成员。随后,经过多次筹备会,社工作为主持人,协助23支文体队伍顺利地进行了民主的选举,同德社区居民黄阿姨成功被选举为同德社区文体协会会长,同德社区居民领袖的挖掘与文体自治团队的雏形初步形成。‍

(二) 后“整治”——充能:广场大妈是强有力的管理者

起初,同德社区文体协会的成员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体协会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与承担的责任,大部分居民还是认为:文体协会的成立仅仅是为了同德社区的文体服务变得更加丰富。成都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们秉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服务理念,带着他们去了成都市自组织服务开展得较好的社区进行参访与交流;同时,他们也请了一些优秀的社区书记前来同德社区进行分享“居民自治”,大家进行热烈地互动。渐渐地,居民自治的理念与意识在这群“广场舞大妈”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越来越多的居民认为:同德社区文体协会所承载的使命不仅仅只是社区文体活动的丰富,而应该承担更多社区和谐、健康发展治理的使命。因此,文体协会的居民们纷纷来到社区,他们说:“我们要协助社区,解决好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随后,社区文体协会的居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工的协助下,以民主商讨的方式,召开了4次同德社区文体协会管理制度商议会,明确了同德社区文体协会的职能与责任。其中,有一条职责就是:规范同德社区生活广场的使用和管理,大家共同形成了《同德社区广场公约》,主要内容有:社区文化队伍广场使用范围、社区文化队伍广场使用时间、广场音量降低且不得高于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在公共场所声音分贝的规定,不得影响周边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在广场使用的时间上做了明确规定:每天活动时间为7:30-20:00,周末与节假日不得开展活动。此外,还有社区文化广场卫生环境维护等具体约定。同时,社区还积极协助这些自组织建立各自的制度,协助进行备案,与各自组织签订相关协议等。此公约实施之后,同德社区体协会的23支队伍的大妈们都严格遵守,同德社区的广场噪音扰民现象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可是,在广场空闲的时间里,来自其它社区的广场舞爱好者们,居然利用起了这块“风水宝地”,这又引起了广场噪音扰民的问题。这样一来,同德社区文体协会的成员们就自发形成了同德广场巡逻小分队,根据大伙儿制定的《同德社区广场文明劝导员工作职责》对违反《同德社区广场公约》的其他社区的居民朋友们进行友好地劝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博得了社区、广大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2018年6月,同德社区在广场举办了“庆端午,粽情欢乐暨社区文体协会成立文艺汇演”活动。“广场舞大妈”表演了现代舞《兰月山谷》、《索玛花》等舞蹈;“老儿童”们带来的《读书郎》更是将表演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三)项目发展及成效——广场大妈成为社区治理新力量

同德社区广场噪音扰民问题,在社区党委、居委、社会组织和同德社区文体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顺利解决,虽然现在偶尔还是会发生噪音扰民的现象,但是他们按照“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和“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社区广场的公共问题。该项目成为了成都市社区教育学院教材优秀案例,并成功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社区治理案例。

在这样的形势下,仅仅满足于不做那人见人烦的“广场舞大妈”吗?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并和成都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通力合作,把目光投向了社区环境治理。

随着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的提出,同德社区党委在社区成立了“商居自治联盟”,主要通过发挥党员、居民、商户和执法部门等多元主体力量,以开展“三微三认领”的行动共同治理社区。其中,“广场舞大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她们和社区的党员等一起,分别认领了同善桥东街8号院老旧院落路灯维护项目、同善桥横街8号院院落微景观营造项目、同德社区邻里互助中心文化墙打造项目、香榭名苑垃圾清理项目、同盛路街道治理项目、摸底河河道净化项目和残疾孩子爱心捐款等社区治理微项目。如:同善桥东街6号邻里互助中心外围有一面围墙,有很大一块“黑斑”,从这里经过的居民都下意识的避开这块难看的“黑斑”。渐渐地,这里开始长满了杂草,各种垃圾废品也开始堆积。

2018年12月底,在同德社区党委的引领下,由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了“同德社区党建引领商居自治联盟‘三微三认领’系列微行动——文化墙打造行动”在同善桥东街6号邻里互助中心小院正式启动。大家挽起袖子一起绘墙、一起松土、一起栽花。“广场舞大妈”也积极参与其中。最近,她们又和各院落的小学生一起,参加了垃圾分类培训活动。来自成都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所聘请的专业社工从可回收、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四大分类讲起,就各类垃圾的特性,包括哪些范围,最容易犯的常识性错误作了全面梳理。“原来垃圾分类这么大的学问啊”“既然指甲油有害,那为啥子那么多年轻女娃儿还要擦呢”,“广场舞大妈”对这次的学习也有自己的感受呢。‍

三、案例启示

在广场噪音扰民的问题处理过程中,居民主动调解居民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大家渐渐明白,化解社区矛盾单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和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增强居民自愿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同时也要为居民搭建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平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德社区文体协会会长黄阿姨说:“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同德社区噪音扰民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我们团队中越来越多的成员们意识到了自己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应该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我也没什么希望,就希望我们会成为不烦人的广场舞大妈。”而社区的“两委”负责人则说,同德社区的“广场舞大妈”华丽转身为社区的文体协会会员,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广场舞大妈”从“游击队”到“正规军”;从自娱自乐,到积极参与党领导下的社区的“三微三认领”的行动。这也说明:我们社区居民的思想觉悟正在发生积极的提升,社区和谐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有了显著的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