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擂茶哪里好吃(光泽擂茶风情)(1)

梅州擂茶哪里好吃(光泽擂茶风情)(2)

梅州擂茶哪里好吃(光泽擂茶风情)(3)


  

梅州擂茶哪里好吃(光泽擂茶风情)(4)

  

到过光泽县农村的人,留下记忆最深的恐怕要数擂茶。其色香味和功效、制茶讲究技巧、饮茶风俗习性等,让你感受到山乡这独特浓郁的擂茶文化氛围,不禁由衷地赞叹。
光泽县位于闽西北与江西交界之处,是福建的西北大门,素有“瓯闽西户”之称。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民风古朴,民间的擂茶为当地一绝。历史悠久,遐迩闻名。据有关资料记载:“乡间邑人待客佐以‘药茶’,为茶内入药草,擂棒钵工具而制。其味香醇,有解饮去病功效。”擂茶制作用料很讲究,这里农家都有种茶的习惯。是用自家产的上好茶叶,按一定比例加入大米、豆、花生、芝麻、甘草、菊花、艾叶等中草药,放进当地人家都备有的陶制土钵(又叫擂钵),用茶枝做成的圆头木棒(又叫擂棒),加少许的水,进行细细地研碎,磨成泥状,这花工很大。然后倒进茶钵里,冷饮用山泉水冲泡,热饮用开水冲泡,放置沉淀,即可饮用。色泽呈棕红,清冽甘醇,香气四溢,喝后甜润在口,余味无穷。有提神舒气,祛风散热,养胃健体等功效。长期饮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所以,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光泽擂茶的来历在当时还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该县西路有一位姓雷名茶的畲族老人,他独身一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一生以种茶为生,颇通医道,经常替人看病不收分文。他家门口是一条官道,每天人来人往不断,常有些行人因餐风露宿、饥渴难耐而患病于途中,仆倒在路上,痛苦万分。他看了心里难过,总是把病人扶到家中用草药医治调养,让病人很快康复。后来他干脆在家门口支上炉灶,每天烧上一大锅开水,放入茶叶,以及一些驱风散热消暑的中药,让行人随便喝,既解渴又防病,很受人欢迎。他为了减少草药的苦味,让茶好喝,又进行改进,加入炒好的大米、豆、花生、芝麻等一起用土钵木棒擂细成泥。味道中和,既好喝又更有疗效,人一喝全身都轻松了,也精神多了。一些病重的人,他就对症加入中草药,病人多喝几次病就好了。于是许多人仿制,这茶就慢慢流传开来。因为这茶是雷茶老人创制,又因为这茶是靠擂,所以就把这茶起名叫擂茶,又叫雷茶。把土钵木棒制茶工具叫擂钵擂棒,这个故事也一代代流传下来。
擂茶在光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农村农家大都做擂茶,喝擂茶。它与人的一生健康有关,在民间有“药茶”之说。这里地处偏远山区,过去是个穷地方,人们看不起病,所以都喝这擂茶来防病去病。反正山上山下都是草,“有草都是宝”,采些对症的药草来擂茶喝,既好喝又解渴还治病,也不要花钱。所以到现在为止,农村中一些人头疼脑热、肠胃不舒等小毛病都不找医生,只喝这茶。很多人一生都喝这茶,体质强壮。许多老人从小喝这茶,到八九十岁都很少生病。光泽农村长寿老人高于其它地方,不能不说是与长期喝这茶有关。
擂茶在光泽农村属于待客之茶。在这里农家房子结构基本相同,一般进门都是个厅堂,正中的圆桌上摆着一个盛擂茶的大土钵,旁边摞着几个土碗,客气的人家还摆几盘土点心。山里人都厚道,几乎家家大门平时白天都敞开,没有上锁,也极少发生偷盗事件。所以不管是谁,你累了渴了随便进去,不管有人没人,坐一下,饮几碗擂茶,吃几块点心,完了你起身就走,也不用付钱,主人绝不见怪,反而认为你看得起。如主人在还会热情招呼你。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主人都会赶快去擂茶,然后端上一碗敬客,自己在旁边陪饮。因为山里人不善言语,敬上这茶是好东西,足以表示心意,让你感到山里人的淳朴与热情。
擂茶是光泽农村人们交流感情的媒介。民间一直有“叫茶”习惯,农家往往是你擂了茶请我来喝,我擂了茶请你来喝,左右邻舍相互联谊。有很多农村妇女轮流作东,擂好茶请大家来相聚。交流感情,茶香浓浓,话语浓浓。就着几盘土饼、瓜子、葵花籽、豆子、米糍等,边饮边吃,讲农事,讲家里事。特别是妇女在一起拉家常,什么事都说,说到高兴处,大家都陪乐,说到伤心时,大家陪着流泪。平时或逢年过节,家人聚在一起喝擂茶,吃点心,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老人、年轻人聚会,吟诗作对,唱歌跳舞,打牌下棋,饮着擂茶,别有一番味道。还有逢喜事,如生日、盖房、婚嫁等,主人都会擂好茶待客,喝擂茶吃点心,减少大操大办的麻烦,无不是移风易俗的一种好形式。
光泽擂茶,在民间经过长期的改进和发展,在用料、制作、品尝方面有了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的地方家家都会做擂茶,看谁家擂茶做得好。一些有经验的老人自然成了“评委”,品后指点优劣,提出改进意见,使擂茶越制越好。近年,擂茶逐步从民间家庭走上了市场,擂茶的茶点在城乡出现。一些有旅游景点的村子把擂茶作为游乐的一个项目,来吸引游客。当你来到光泽农村,饮着香气郁人的擂茶,听那有关擂茶的传说,感受那山里人的别有情趣的饮茶习俗,你一定会为这里独有的擂茶风情而陶醉。 (作者 王建成 文 摄)

来源:光泽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