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历史的真相不仅被刻在时间的年轮里,也刻在人类的记忆里。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不同的群体,用不同的方式传播历史,呼唤和平。今年,南京大学的一群学生把南京大屠杀的一部分历史内容,转化成更针对中小学生的和平课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课程被推广到全国10个省市。
2022年12月5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正在进行一场讲座。台上,是南京大学德语系研究生张焱阳;台下,是比张焱阳年龄小五六岁的66名高中生。讲座上,张焱阳和学生们的讨论十分热烈。
这次讲座的内容,围绕一位德国人——约翰·拉贝展开。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与20多位外籍人士建立了南京安全区,为25万中国平民提供救助和庇护。
“我觉得我们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我是99年出生的,而我很多同伴都是00后,我觉得我们更懂中学生,他们可能也因此更能接受我们讲的内容。”
这场年轻人和年轻人之间关于南京大屠杀、关于和平的对话,是张焱阳今年的第11次和平课,也是他所在的南京大学云育和平项目组今年的第39次。和平课的内容,围绕南京大屠杀展开。
陈民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 “云育和平”项目组指导老师:
“大多数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及《拉贝日记》的诞生和出版带来的影响,而更广泛的或者更深入的都不了解,这恰恰是我们项目开展的一个必要性。”
陈民是南京大学德语系的老师。南大德语系和约翰·拉贝早有渊源。1996年,拉贝后人献出尘封已久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被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南大德语系的老师为《拉贝日记》的翻译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民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 “云育和平”项目组指导老师:
“我一直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把我们传承下来的工作,做得更具有现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常晅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 “云育和平”项目组指导老师:
“2021年,陈老师和我共同策划了‘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的国际云科考项目,计划招收20名同学,原以为可能招不满,但后来来了40多名同学,感到惊喜又非常意外。”
当时正在读大三的张焱阳是第一批报名者。2021年暑假,张焱阳和同学们辗转南京、北京、上海、天津四地,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连线的方式采访了27位和约翰·拉贝以及南京大屠史有关的海内外人士。
张焱阳 南京大学2022级研究生 “云育和平”项目组成员:
“通过采访黄慧英老师,我发现她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系统性介绍约翰·拉贝的文章。她在南京档案馆工作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和拉贝有关的只言片语的记录,口述史所关注的,就是那些没有被写在展板上的人,怎么去认知这段历史。”
最终,项目形成14万字口述史材料和90分钟纪录片。但此时,这群出发时只是想要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和约翰·拉贝的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原定的目标。
张焱阳 南京大学2022级研究生 “云育和平”项目组成员:
“我们可以用一些适于在年轻人当中传播的形式,把和平元素转化到现在的作品当中去。”
2022年1月,十多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成立了云育和平项目组,以前期寻访为基础,开始研究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和平教育课程。历史的学习者,转变为传播者。
张嘉麒 南京大学2019级本科生 “云育和平”项目组成员:
“让我十分感动的是,许多专家学者,包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他们得知我们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市教育局等对团队的课程进行了把关和指导。而为了让内容更贴近同龄人,不同专业的学生们各展所长。
张焱阳 南京大学2022级研究生 “云育和平”项目组成员:
“我们为课程研发了两套交互程序,比如这个就是和拉贝的生平有关,其中加入了不少交互式的元素,点击后能跟着故事线,沉浸式感受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所见所闻。”
经过三个月筹备,2022年4月,张焱阳代表团队以线上直播课的形式进行了第一次讲课。第一节课,听课的学生不到50人,张焱阳就收到40份写满诚挚话语的反馈。团队还把课堂搬进实景地,从拉贝故居出发重走南京安全区,线下讲解,线上打卡,历史与和平这一沉重的命题,在年轻人之间变得生动且立体。
王泽森,不仅是云育和平的成员,还是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他和支教团的队友们把和平课带到了支教地。德国的约翰·拉贝、南京的历史,和一群中国西部大山里的孩子有了年轻的相遇。
王泽森 南京大学2022级研究生 “云育和平”项目组成员:
“当时将近200人的教室坐满了学生们,有一个学生跟我说,真的想到南京来看一看,想看一看这个充满历史创伤的城市,在和平年代建设成什么样子。同学们眼含热泪的样子,让我一直忘不了。”
不到一年时间,14期视频录播课陆续上线,并向1800多所学校开放;全国十个省市的数万名学生聆听过云育和平的直播课或线下课。仅12月上旬,就有上海、福建、南京等地8所中学向他们提出定制和平教育课的需求。
杭天晨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
“对于和平这个话题的探讨,我们可以进行更多更立体,更多层次的理解。”
尚媛媛 南京外国语学校老师:
“如果不要忘记历史,必须要有一代一代人的传承,未来我希望我们的中学生,能够走到更多这样的领域。”
克里斯托弗·莱因哈特 约翰·拉贝的曾外孙:
“我认为年轻一代需要这样的东西,来对一个话题感兴趣,因为这是一种当下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媒介。”
2022年12月8日,又一堂和平课开始了,这次的主讲人,不再是张焱阳或者王泽森,而是宁夏固原市隆德二中一名曾听过他们和平课的初二学生。
柳丹阳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二中初二学生:
“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小小的桥梁,把这段历史传递下去,告诉给更多人,让大家都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时间面前,有人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从了解到传播,和平的火种已经由年轻人洒向了年轻人。
张焱阳 南京大学2022级研究生 “云育和平”项目组成员:
“和平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和向往,未来我们要更好地去做南京记忆的叙事者、中国故事的传播者、人类和平的倡导者,我想,这也是属于我们年轻一代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姜超楠徐华峰王芳俞铭义郭楠颜斌顾啸云王苗军周颖
来源: 江苏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