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种东西,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或许难以启齿,但是为了健康,我们不得不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它们指的就是屎、尿、屁。无论它们多么不上台面、多么粗俗,但我们每个人几乎每一天都要与它们上演一出出如胶似漆到弃如敝履的狗血桥段,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从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中发现什么,或许还是一种变相的“体检”。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一件被称为“人生四大悲”之一的尴尬事件——夹屎屁,也就是排便和放屁同时发生了,一下子就包含了屎和屁这两个“陌生人”,有过或正在发生这种情况的朋友,别光顾着尴尬,也别觉得难为情,其实这个问题是还是很严肃的。

长期放屁大便不成形怎么回事(排便时总放屁大便不成形)(1)

为什么排便和放屁会同时发生?

众所周知,排便和放屁这两种行为都是通过肛门进行的,所以不少人会认为,它们俩同时发生或者任一方不听使唤,很大概率是自己的肛门“失灵了”。

首先,便便为了走出肛门,必须跨过两道“门”。当便便成形后,会在长长的肠道中向下运动,到达直肠,然后遇到第一道门——肛门内括约肌。这道门有一个特点,它会时不时地“放松”一下,使小肠内一小部分的物体进入下一个通道——肛管,不过,为了防止液体、气体的流出,肛门内括约肌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是闭合的。

随着便便等对肠壁的压力逐渐增大,肠壁上的感受器就会及时把压力增大这一信息传递给“排便低级中枢”,指示肛门内括约肌打开,便便通过后,就会遇到第二道门——肛门外括约肌。而肛管靠上的部分,也是有大量感受器的,它们可以感知各种排泄物的温度、形状、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然后向大脑传递这些信息。

长期放屁大便不成形怎么回事(排便时总放屁大便不成形)(2)

如果是固体的话,它的运动和自身的纹理对于肛管的摩擦会被记录在案;如果是液体的话,它的流速和运动模式会被记录在案;如果是气体的话,它的速度和纹理信息则是不会被记录在案的。当大脑收到这些信息后,会进行“整合”,然后经过判断,决定是否打开第二道门,也就是肛门外括约肌,同时也是肛门。

由此可见,控制排便和放屁的“司令”最终还是我们的大脑,如果没有大脑做决定,肛门一般是不会“开门”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排便和放屁失去控制,是我们的脑子出问题了,而是以上一系列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感受器,如果使用过多造成不灵敏,或者痔疮手术伤到神经等,就会感受“失灵”;再比如老年痴呆等,会引起排便中枢出现故障,那么信息就传不到大脑里去;还有年幼无知或年久失修,导致肛门括约肌不好使了,也就是两道阀门“不听话了”。

大便不成形又是怎么回事?

长期放屁大便不成形怎么回事(排便时总放屁大便不成形)(3)

如果没有以上情况,只是单纯的大便不成形,其实一般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因为正常的大便本身就是善变的,肠道解剖、消化能力、食物结构、肠道菌群以及情绪心理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大便,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便便的样子都可能会很不一样。

不过,对于个体而言,在饮食结构、习惯没有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大便的规律变化也是很缓慢的,所以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出现很明显的便便次数和形态改变时,就有必要去进行某些疾病的排除检查了,消化不良、感染等,以及长期进食较少、进食稀软食物等,都有可能导致大便过于稀软甚至不成形,如果你自己无法准确判断原因,或者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好转,那么就很有必要去看一下医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