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似比岁月长
——就唐山域内长城情况专访王振良先生
□ 记者 刘珲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作为意志和力量的凝聚,长城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可以说,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无论身在何方,长城都会深深地刻印在生命中。“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唱出了每一个炎黄儿女的心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表达了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从全球的角度看,长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许多外国政要和各界名人以登上中国的长城为荣。今年7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审议通过;1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高到了国家战略。
唐山域内有着丰富的长城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就一些有关唐山域内长城情况的问题,专访了对我市域内长城素有研究的王振良老师。
记者:王老师,请您概要介绍一下唐山域内的长城。
王振良:中国的长城,作为一项巨大的国家军事防御工程,从春秋战国始建,延续到明朝晚期,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停止。据有关专家研究,两千多年间中国修建的长城总长度达6万多公里,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历代长城总长也在8000公里以上。因此可以说,长城是世界上修建与使用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性质最复杂、规模最雄伟、工程最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翻越巍峨的群山,穿过宏莽的草原,跨越浩瀚的沙漠,奔入苍茫的大海,不仅凝聚了华夏祖先的血汗与智慧,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永存万世的坚强意志与血脉相连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据文物考古部门实地考察和研究,唐山域内现存的长城位于北纬40°10′—40°30′之间,总长200.4公里,分布于迁安、迁西、遵化三个县(市)的北部边境,虽然有些地段的长城已经被严重破坏,但还有许多地段保存基本完好。
记者:今唐山域内明朝以前有长城吗?
王振良: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长城的修筑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唐山域内的长城主要修筑于明代。
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战事频仍,各诸侯国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纷纷在自己的边界修筑防护性的墙垒。战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崛起,不断威胁着北部的秦、赵、燕等国。同时,铁器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工具有了巨大的进步,各诸侯国的人口也大量增加。所以,大规模修筑长城就有了现实的需要和雄厚的物质基础。据史书记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都曾大规模修筑长城。特别是秦、赵、燕三个诸侯国,为了抵御北方匈奴贵族的攻扰,在北部地区修筑了大段的长城。秦统一后,又把这三国的北部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了秦始皇长城。
摄影爱好者对唐山域内的长城情有独钟。记者 闫军 摄
今天的唐山属于战国时期的燕国,唐山域内目前还没有发现战国燕长城。从秦到元,历代修筑的长城中有没有在今唐山境内的呢?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北齐时期(公元550-578年)有5次修筑长城的记载,这5次所修长城有3次东到“海”的记载,但长城的具体走向则语焉不详。据此我们可以说,今唐山境内可能有北齐所筑长城。然而,它位于何处,是否保存了下来,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
目前,有人认为今遵化境内的罗文峪长城为隋朝大将罗文所修,查《隋书》所载人物中并没有罗文其人;2001年出版的《遵化之旅》一书,在“古今名人录”一部分中也没有录入罗文。所以,今罗文峪关及附近一段长城为“隋朝大将罗文修筑”一说,尚不能成为定论。
因此,今天唐山域内的长城,已经确定的均修筑于明朝。
记者:请您谈谈今唐山域内明代长城修筑的情况。
王振良:明朝从建立那一天起,一直面临着来自蒙古政权的威胁。1638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王朝被推翻。但是,元朝并没有彻底灭亡,元顺帝仍掌握着完整的政治机构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占有东起呼伦贝尔湖、西至天山、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叶尼塞河上游、南至现在长城一线的广阔领土,史称“北元”;在陕西、甘肃、云南也有军事势力。
迁西县青山关长城。记者 闫军 摄
在灭元后的半个多世纪,明朝对“北元”基本上采取攻势。太祖朱元璋始终对“北元”的势力采取军事高压态势,特别是把自己最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四儿子朱棣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后来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成祖在位22年,多次对蒙古用兵。在大事征讨的同时,还加强了边备:一是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将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二是将长城沿线分成九大防区,这便是明朝的九镇,分别为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又称“九边”;三是建立长城防御体系。从太祖朱元璋到成祖朱棣的50多年间,明朝和蒙古政权的军事对峙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就是明朝从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改为攻防并重(似乎更重防守)。修筑长城的重要性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出来,东西长达5000多公里的明长城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修筑的。
今唐山辖区属于明朝北部九镇中的蓟镇,镇府在今迁西县三屯营,其中燕河路、太平路、喜峰口路、松棚路、马兰路等位于今唐山境内的迁安、迁西、遵化三县(市)境内。从嘉靖年间到明朝灭亡,蓟镇长城防务频频告急,戚继光从东南沿海的抗倭前线奉命北调,督署蓟镇,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练兵、修城、拒敌,使蓟镇一带山河巩固、边境晏然。今天,唐山境内长城沿线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深秋时节,位于迁西县金厂峪镇境内的榆木岭长城风景如画。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戚继光主修的长城由城墙、敌台、墙台、烽火台、关城等几部分组成,他将双侧包砖的城墙作为一等边墙,单侧包砖城墙为二等边墙,石城为三等边墙,要冲地段一律包砖,严禁任何偷工减料现象。在城墙垛口下的宇墙上,以一定的距离及地势情况设置了望孔、射孔,有些地段在外侧城墙筑有雷石凹槽溜道,大大加强了防卫能力。在加固城墙的同时,修建空心敌台(亦称敌楼)。戚继光所著《练兵杂纪》中对空心敌台有这样的记载:“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四、五十步,或二百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中间空豁,四面箭窗,上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敌楼。烽火台与敌台密切配合,形成一定的传烽路线,一遇敌情,举烽鸣烟放炮,迅速地把情况传递出去。在东起山海关、西到居庸关的1000余公里防线上,长城随着地势蜿蜒起伏,加之疏密分布的敌台、烽火台、关城等建筑,高下相间,蔚为壮观。
记者:到了20世纪,长城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又一次闻名于世,请您介绍一下有关史实。
王振良:1932年侵华日军在占领中国东北后,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他们得陇望蜀,于1933年初进攻山海关,觊觎华北,中国军队奋勇还击,史称“长城抗战”。1933年3月至5月,宋哲元将军率领的中国军队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地,英勇抗击侵华日军进攻,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2003年长城抗战70周年时,我写了下面一首诗:
民国廿二,强寇鹰瞵;白山黑水,蒙耻已沦。
得陇望蜀,吞象蛇心;热河锦绣,铁蹄嚣尘。
羽檄千里,星夜驰奔;军称廿九,将号哲元。
虎贲三万,御寇同贞;男儿许国,何惧狺狺。
钢枪雪刃,日月氤氲;沙场捷报,喜峰罗文。
扫除寇焰,挞尽妖氛;雄关紫塞,建不世勋。
中华额手,万国同钦;扶桑震悚,倭寇失神。
昭昭日月,朗朗乾坤;长城不倒,万载忠魂!
记者:著名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就诞生在唐山的长城抗战中,请您介绍一下相关历史。
王振良: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组成大刀队夜袭敌营,陷阵砍杀,大获全胜,斩首日军炮兵大佐,夺回喜峰口。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首次遭到重创,日本朝野惊叹是“明治建军以来的奇耻大辱”。中国军队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后来,在上海进行抗日活动的著名作曲家麦新创作了《大刀进行曲》,很快在全国传唱,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不仅如此,何香凝女士也赋诗歌颂大刀队:
男儿报国不虚生,气冲东海吞长鲸。
一旦妖气塞上平,还须长驱收辽京。
壮士手挥百炼刀,直前砍贼不留情。
白刃闪处肢体裂,杀声吓得天地惊。
敌人如鼠我如虎,或呼爷爷或呼父。
飞机毒炮全失效,辎重粮秣皆被虏。
二十九军驰名久,今日再显好身手。
扶桑连接噩耗后,全国上下应发抖。
咚咚鼙鼓撼边关,风透征衣战血斑。
全国闻声齐喝彩,大军夺取老婆山。
嗟尔倭奴太猖狂,贪心无厌逾虎狼。
五千头颅作贡品,识得宋军百炼钢。
记者:万里长城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谈谈您的认识。
王振良:早在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八达岭、万里长城-山海关、万里长城-嘉峪关等长城点段,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一,长城历史悠久,延续长达两千多年;其二,长城是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其三,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属于长城文化的一系列内容。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长城:“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由此可以看出,世界遗产委员会把长城作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我想,这就是我们认识长城的基本出发点。
记者:怎样从世界的维度认识长城?
王振良:在这方面,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耀会先生有独到的见解,我进行一下转述。
一方面,长城自产生之始就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几乎同步,人们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保持着绵延不断的历史记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和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也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从民族存续时间的长短、该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的传承质量来看,长城又堪称人类文明的标志。另一方面,构建文明发展秩序,是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乃至未来,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有合作发展、寻求双赢或多赢的愿望,也有为了追求利益而互相排斥、对抗甚至争斗的事实。在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中,人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建立起各种法规制度,构建起文明发展的社会秩序。长城的存在,调整了农耕和游牧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减少了双方发生战争的次数,在那个时代部分地解决了不同文明的冲突问题。
长城的防御功能还彰显着和平观。对战争进行有效控制,是长城防御体系产生的文化基础,中华文明不崇尚武力,主张“非战”“非攻”,讲“和为贵”,奉行与人为善、以邻为伴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在传统文化思想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古代王朝政权才会不断地修建长城。修建长城为的是不打仗,至少是为了减少打仗。古人以智慧建造的长城,最终的目的是防御,通过防御最大限度地化解战争。几千年来,长城是永备防御工程,反映了中国人希望实现永久和平的愿望。
青山关长城。记者 闫军 摄
记者:关于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您有哪些认识和见解?您觉得唐山可以有哪些作为?
王振良:目前,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正在全面展开,河北省的相关规划已经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2020年12月11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秦皇岛市召开,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走廊、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代表国家水准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河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有效保护传承利用,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努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打造成为精品工程和标杆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河北力量。
唐山域内长城资源丰厚,长城文化研究成果丰硕,而且已经拥有了许多展示长城文化、发展长城旅游的点段,如青山关、白羊峪、长城山野绿道等,所以,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唐山一定会大有作为。
个人简介
王振良,河北保定人,河北省历史学会理事、唐山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唐山市政协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唐山市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第十二届议政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教师库成员。主要著述有《唐山百年纪事(文化教育卷)》《唐山名胜》《唐山历史写真》等。2003年考察了迁安、迁西、遵化三县(市)的长城;2005年撰写了四集电视文献片《长城抗战》解说词;2013年撰写的《唐山域内长城现状及保护开发的思考》一文,参加了河北省政协文史委、河北省政府参事室举办的“河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议政会”并被编入论文集;有多篇论文在《万里长城》杂志发表。
链接
唐山域内古长城近况
迁安市所辖长城41公里,其中砖砌城墙(包括单面包砖及双面包砖两类)约占三分之一,石砌城墙(包括砖砌垛口墙)约占三分之二。迁安市段长城现查共有敌台157座,其中较好的44座,破坏严重的72座,仅存基座或残址的45座、墙台15座。白羊峪口关城现仅存东侧约200米的城墙,关口两侧建筑基本残塌无存。在关口东侧靠长城南侧有一“谎城”,当地俗称“马圈”,现保存较好。
迁西县所辖长城90.5公里,其中砖砌城墙(包括双侧、单侧包砖两类)约占四分之一,石砌城墙(包括石砌砖垛口城墙及山险墙)约占四分之三。现查有敌台196座,其中较好的72座,倒塌的78座,只存残址的46座。保存完好的青山关已成为4A级景区。
遵化市所辖长城约68.9公里,其中砖砌城墙(包括单侧、双侧包砖墙)约有5846米,石砌城墙约有63000米。遵化市段长城共有敌楼309座,较好的17座,破坏严重的292座。墙台31座,烽火台7座,没有发现谎城。
唐山域内关口顺序从东往西依次为:徐流口-河流口-冷口-石门子口-白道子口-白羊峪口-新开岭口-红峪口-擦崖子口-城子岭口-青山口-董家口-铁门关口-李家峪口-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口-洪山口-河口(原名豁口)-马蹄峪口-秋科峪口-罗文峪口-冷嘴头口-大安口-上关-马兰关-马兰峪口-楦门子口等。
主要景点有:遵化鹫峰山长城、迁西潘家口水下长城、迁安大理石长城,以及青山关、喜峰口、冷口关、监狱楼、七十二券楼、水门、长城砖窑、养马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