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类地天体中的南极凹地是怎么形成的吗?这也是本旋转宇宙模型理论的最直接证据。
在本旋转宇宙模型理论中,行星各种特征的形成均是宇宙物质碰撞行星形成的,这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宇宙物质碰撞行星时,不是从四面八方与行星发生碰撞的,而是有序的,不是杂乱无章的。从行星的自转轴与公转速度形成说明图中我们看到,宇宙物质是沿着共振线的方向,并且,在行星运动方向的外侧,与行星的运动方向成一定的角度,持续不断的跟行星发生碰撞。我们认为,大部分宇宙物质由遥远的宇宙空间飞近行星时,基本上是沿着共振线的方向并指向行星的球体核心,与行星发生激烈的碰撞。但有些宇宙物质并没有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而是比行星的碰撞夹角更大一些的角度与行星发生碰撞,这就使得行星遭受宇宙物质碰撞时,宇宙物质倾泻于行星球体表面大致上是以行星的自转轴为分水岭,面对宇宙物质来的方向这个半球遭受碰撞,而行星球体的另一个半球在行星球体的“掩护”下,不会遭遇宇宙物质的碰撞。也就是下图我们画出的阴影部分。由于宇宙物质是从行星运动方向的外侧与行星发生碰撞,所以,阴影部分应该存在于纸面的内侧半球。
从图中我们还看到,行星自转轴相对应的两极受到宇宙物质碰撞的概率也是不同的。行星的南北两极的其中一个,直接面向宇宙物质的碰撞方向,而另一极较为隐蔽,这意味着,直接面对宇宙物质碰撞的一极将面临宇宙物质频繁宇宙物质的猛烈的撞击,而另一极受宇宙物质的撞击频率较小。这说明,在类地天体中(类木天体没有实质性的表面,均为气态行星不做讨论),南极和北极地形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以上我们是根据本旋转宇宙模型理论给出的推论结果,实际情况是怎样,我们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相关证明我们理论。
地球固体形状
地球
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的,有山峦起伏又有数万米的海沟,在大地测量中,取海平面到大陆所构成的封闭曲面和重力等位面,地球也是不规则的。差异最大的是南北两极,北极隆起18.9米,南极区约凹陷24~30米。旋转宇宙模型理论认为,地球南极凹陷如此的深度跟地球早期演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这是宇宙物质极为密集的撞击地球南极区域形成的。有资料显示,地球的形状像一个梨,梨柄在北极,梨底在南极。最近由美国发射的一颗卫星GRNCE观测发现一个地球南极洲冰层以下,直径为482千米的陨击坑。还有资料说,在南极区域发现了大量的陨石,这一区域的陨石量均高于地球其他地区。如果地球的南极存在着巨大凹地的话,那么,在火星、金星、月球的南极也应该存在着这样的巨大凹地,月球在本理论中也有和行星一样的演化过程,因此,它的南极也应该有凹地存在。
月球
由于月球的黄赤(黄道面与赤道面)交角很小,月球的自转轴几乎垂直于其公转平面,因此,月球南极凹地底部有水冰存在,这些水冰是月球形成时留下的,你知道吗?
对于地球的卫星——月球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在它的南极就一定有凹地存在,这是因为,本理论中,月球也是银河系盘未变轨以前形成的天体,更重要的是它是太阳系卫星中最大的一个,其直径为3476千米。它与类地天体具有相似的演化历史。从数据中我们了解到,月球的黄赤交角为1°3´,这说明共振线与月球绕银心的公转平面有夹角存在,意味着宇宙物质将倾泻于月球的南极区域,再加之月球是一个水和大气极为缺乏的星球,因此,月球南极一定有凹地存在。1994年,美国发射了“克莱门汀”宇宙飞船,对月球进行了详细的地貌测绘,该飞船用红外等波段对月面的探测显示,月球南极有一硕大的深陷凹地,凹陷约400米,其直径为300千米。
月球南极地区照片
“伽利略”探测器已经考察了月球南极的背阴面奇怪的巨型凹地,即所谓的南极阿特肯盆地。研究人员自70年代未期以来,对此盆地地区有所了解,但尚未对其地貌充分描绘。探测器发现,盆地纵横2000千米,形成了月球的最大盆地之一。
根据本旋转宇宙模型理论,月球南极凹地是宇宙物质撞击形成的,在宇宙物质中,有大量的水冰,因此我们推断,月球的南极凹地底部有水冰存在,这些水冰是月球形成时留下的。有关资料显示,月球南极凹地底部的确有水冰存在。
水星,你知道吗,水星的南、北极区域发现水冰的迹象。
根据本旋转宇宙模型理论,水星演化中的宇宙环境是,宇宙物质与水星的碰撞夹角非常的小,而且,水星位置是银河系盘距离大吸引体最远的位置,由这两个条件决定,宇宙物质与水星发生碰撞时,宇宙物质几乎平均倾泻于水星的南极和北极,所以我们判断,水星的南极和北极的地形特征没有很大的差别,既是有差别,水星南极的凹地规模也是很小的。不过,由于水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平面相垂直,在水星的南极区域陨击坑中,应该有水冰存在。这是因为,旋转宇宙模型理论中,宇宙物质中就包含着水冰,宇宙物质与水星发生碰撞,自然也带去了水冰。美国发射的水星“信使号”宇宙探测器对水星进行了长期考察,雷达探测的水星极区回波显示,那里的反照率很大,推测是因为存在水冰的缘故。
天文学家提出水星有水的观点有什么根据吗?原来,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星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有利于人们观测它的北极地区。美国的一些天文学家抓紧这一时机利用甚大阵射电望远镜观测水星北极。他们对水星进行了连续两个星期的观测,发现水星的北极地区有发亮的点。通过对这些观测资料长达1年多的分析、研究和论证之后,1992年他们宣布了“水星上面有水冰存在”的结论。
加利福尼亚大学天文学教授约翰·哈尔蒙说,尽管水星表面白天温度极高,但只有太阳光直射的地区才能达到那么高的温度,而在两极地区,深深的环形山底部是长期见不到太阳光的地方。再加上水星多孔状的土壤使它的导热性很差,因此水星两极环形山底部的温度可能长期处于零下几十度的状态,那里很可能残存着一些从未解冻的湖泊或水域。
金星,在金星南极,你知道吗,存在大量的沉积岩,这是金星早期存在着大量的液态的水直接证据。
根据本旋转宇宙模型理论,金星的碰撞夹角比水星要大,这意味着,宇宙物质将倾泻于金星的南极,金星南极将遭受大量宇宙物质的撞击,金星的南极也存在南极凹地。但,根据金星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81.5%)和金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我们推断,金星的早期存在着大量的水和大气,金星演化结束之后,也就是进入太阳系之后,在太阳辐射能量的照射下,就形成了金星早期的气候。金星早期的气候是非常极端的气候形式,常年全球范围内的极大暴雨和狂风肆虐全球。在这种极端气候长期作用下,金星早期演化的表面遗迹被这种极端天气全部“抹平”,目前,我们无法从金星表面探寻到金星早期任何演化方面的信息。当然也包括金星南极凹地问题。我们认为,金星早期南极是存在巨型凹地的,但是,金星的极端气候,把大量的金星土壤填充到这一凹地中,使金星南极凹地很早就荡然无存。不过,如果我们人类的宇宙探测器能够从金星南极取回岩石样本,我们可能会发现,这里的岩石均为沉积岩,这一点将证明这里曾经是巨型凹地的所在。
欧洲空间局“金星快车”
欧洲空间局“金星快车”宇宙探测器
enus Express)是2005年11月9日由俄罗斯联盟一FG/弗雷盖特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的。经过约5个月(约153天)的漫长旅程后,飞行了4.1×108千米的“金星快车”探测器,提早9天进入预定的金星轨道,并在4月12日发回所拍摄的金星照片。
刚入轨就发回首批图片 “金星快车”探测器入轨后的第2天,即4月12日就拍摄并发回了首批金星照片,而且”出人预料的清楚”,还“令人惊讶的详细”。首批发回的照片拍摄的是金星的南极地区,显示了金星南极被浓厚的硫磺酸云覆盖。据悉,南极和北极的情况相似,硫磺酸云的厚度超过20千米。金星被这些厚酸云裹得严严实实。
最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照片中显示的金星南极地区上空竟然有一个黑色的旋涡状结构。
火星
在旋转宇宙模型理论 中,火星的碰撞夹角比类地天体中的任何一个天体都大,因此,当火星演化过程中,大量的宇宙物质倾泻于火星南极,造成火星南极凹陷是一定的。
火星南极凹陷区域
火星南极凹地 1997年9月12日,由美国发射的“火星环球勘测者”号宇宙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来自探测器的第一张图像是一张三维彩色图像,“火星环球勘测者”携带的激光高度测量仪的测量数据,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高度,红色和白色表示比较高的地区,而蓝色表示低洼区域。图象显示火星的北半球光滑和低洼,南半球有许多环形山,还有一个很大的洼地,其直径为85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