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历史悠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下辖6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其中,就普安县来说,人口超30万,隶属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历史上,普安县这一建制始于清朝时期,其名字取“普天之下,平安生息”之意,也即具有十分美好、吉祥的寓意。

贵州省上百万人口的县城有几个(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1)

首先,普安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普安县位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普安县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东与晴隆县接壤,南与兴仁县、兴义市相连,西靠盘州市,县城东距省会贵阳市297公里,南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147公里。普安县东西最大距离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6.55千米,总面积1429平方千米。就普安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古夜郎国。

贵州省上百万人口的县城有几个(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不过,对于秦朝来说,并没有将郡县制推行到今贵州省普安县一带。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刘彻这位皇帝在位时,设立牂牁郡,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一带属之。汉元封(前110年)至东汉末(220年),为漏江县、贲古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普安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自公元221年,到公元263年,也即蜀汉灭亡之前,该地区为贲古县,隶兴古郡。晋泰始至太元(265~376年),西晋建立后,今普安县一带为漏江县地,改隶建宁郡这一建制。

贵州省上百万人口的县城有几个(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3)

南朝(420~589年),宋齐时期,该地区为漏江县,改隶建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也即唐朝初期,今普安县一带为西平州。唐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该地区为盘水县。唐天宝至会昌(742~841年)、五代(907~960年),为于矢部地(自杞国)。南宋咸淳六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今普安县一带为于矢万户府。元至正十三年(1276年),设立普安路,该地区属之。明朝洪武十五年 (1382年),普安路改为普安府,今普安县一带属之。明朝后期,该地区改属安顺府。

贵州省上百万人口的县城有几个(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4)

最后,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式设立普安县。由此,普安县这一建制始于清朝时期,其名字取“普天之下,平安生息”之意,也即具有十分美好、吉祥的寓意。清朝嘉庆二年(1797年),普安县隶兴义府。到了1913年,普安县隶黔西道。1928年,普安县直属于贵州省。1970年,普安县隶属兴义地区管辖。1982年5月,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截至2018年底,普安县总面积达145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5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