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科普(怎么看拆包装的仪式感)(1)

“新品测评”一直是视频自媒体赛道中比较热闹的分支,而最近一段时间,小红书、微博等自媒体上流行“沉浸式开箱”风潮,更是为此类视频吸引到大量年轻人围观。人人都喜欢充满巧思的包装,也偏爱独具匠心的设计,拆箱仪式感就在不经意间产生。

“仪式感”带来的新增长

视频中的博主,沿着胶带封口用快递刀把快递的纸箱划开,颇具巧思的品牌礼盒初现真容,飞机盒包装仪式感满满,雪梨纸包裹的商品外面还绑着缎带打的蝴蝶结,轻轻拉开其中一条缎带,一件充满少女心的精美小物出现在镜头中....

鸣镝科普(怎么看拆包装的仪式感)(2)

这类开箱视频互动效果往往不错,评论里不少回复都提到了“仪式感”一词。这种“层层剥茧”式的拆快递“仪式感”,带来情绪层面的额外满足,被很多用户归结为“治愈系”收获,从而拉动了一些本土原创小众设计师品牌的销量。

不要东施效颦 造成浪费

有先行的商家赚到利润或人气,就必然有跟风的商家亦步亦趋“抄作业”。

鸣镝科普(怎么看拆包装的仪式感)(3)

在追求“拆箱仪式感”这个细节上,用心的商家,是先精心研究了自己用户的精确画像,再针对准确的分众消费者情绪需求,和自己产品相结合,发力外延设计,将品牌的调性融入包装层次中。

追求仪式感本没有错,而有些急功近利的商家却想依靠一味堆砌包装,来制造开箱仪式感的假象,而是没有用心设计产品,“仪式感”也就随之变味了。

在包装上用力过猛的商家,舍本逐末,无脑效仿,没有研究用户体验时的心理情绪,也没有思考过自己产品是否适配包装多层次包装外延,简单粗暴的把包装比重调高,层层叠叠的包装堪比“套娃”,走入过度包装的误区。

鸣镝科普(怎么看拆包装的仪式感)(4)

殊不知,层层叠叠的包装,用得巧,带来的是治愈系的仪式感,照顾到情感需求的产品更是直抵消费者的内心。用拙了,会产生故弄玄虚的厌弃感。

之所以跟风者“抄作业”抄成东施效颦,是因为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程度不一样。小众设计师品牌提供的“个性化”“圈层化”产品,追求贴近用户“情绪需求”的“仪式感”,跟大规模工业流水化生产的产品,本就存在着天然的区别。这时候仅仅直接照搬“多层包装”这一情绪营销的手段,忽略了其背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体验,不仅没有达到效果,还提高了包装成本,造成了浪费。

创造仪式感 用心最重要

我们都渴望生活中时常出现一些“仪式感”的贴心体验,但大可不必把期待都寄托在“快递拆箱”。

《小王子》里有一段经典的独白:“仪式感是经常被人们遗忘的事情,它能让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赋予平凡生活特别的注脚,让空间在不同时间折叠和伸展,我们可以主动在生活里创造仪式感。

仪式感最至关重要的是用心,既可以是奖励自己辛苦工作,下单一件期待已久的礼物。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按照你的喜好,精心筹备的一场派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