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广西壮族俗称“鬼节”,这是一个“祀先报本,报尽诚孝”的传统节日,在壮乡其规模仅次于春节。

广西壮族民间传说,鬼节期间,死去的祖先都要回家过节,故七月初七过后,家家户户都为七月十四的到来忙开了。

南宁七月十四过鬼节(今天是我们广西壮乡俗称的)(1)

节前收割稻谷

男女老少齐上阵。妇女忙着碾新米,儿童趁放牛之暇,到河沟去摸鱼,男人们则走圩串寨,备办各种祭祀品。

南宁七月十四过鬼节(今天是我们广西壮乡俗称的)(2)

家家户户在村边小溪宰杀活鸭

南宁七月十四过鬼节(今天是我们广西壮乡俗称的)(3)

幽默一图

圩场顿时热闹起来了,人流如织、车水马龙,香烛冥币,鸡鸭鱼肉比比皆是;从七月十二日开始,按供习的不同,大家陆续杀猪宰鸭,采办时令鲜果、扎剪纸衣冥币,一派节日气氛。十四日开始大祭,祭祀在厅堂神龛下举行,供桌上摆满了猪肉、整鸭、全鸡、米粉、糍粑、糯饭、应时鲜果和水酒。

南宁七月十四过鬼节(今天是我们广西壮乡俗称的)(4)

厅堂神龛

家长焚香燃烛,躬身祈请祖灵飨食,祷请祖神保祐丰收,并烧纸衣冥币供其享用。祭毕,全家才入席进餐。直到十六日,每次用膳前,都先将供品热一下,祭过祖,才能吃饭;凡祭祖时燃烧纸衣冥币的灰烬,要存放好,待十六日最后一次祭祀后,全部灰烬用芭蕉叶或芋叶包几成两包,由头戴竹笠的老人用竹棍挑到河边,放入江中,任其随波逐浪而去。在食材上,壮乡“鬼节”是吃鸭子为主。

此外,送祖之日,家家户户还要剪纸衣、纸船,表示送祖归阴。在鬼节期间,嫁出去的女儿都携带小孩回娘家参加祭祖活动。村寨之间,走亲串戚的人不绝于途。

敬请关注文鑫文,带你走进广西人文趣事,旅游风光、资讯报道。

本文所有配图均为作者“文鑫文”拍摄及拥有版权,未经授权勿做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