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尼罗河哺育着沿岸,滋养着文明,这条世界最长的河流,却纵贯干旱的非洲东北部,本就是一个神奇的现象。
纵然,河流的长度与径流量是没有可比性的,每一条河流都在最适合自己的路线上,只是尼罗河的路线最长而已。但尼罗河也必须有足够的实力,保证不会在中途全部蒸发。
尼罗河的上游使命重大,幸运的是,它以喀土穆为界,通过两条支流汇集水源,其中一条支流叫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水量占70%,但比较短。
另一条支流叫白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东部的大湖地区,水量占30%,优势则是长度超群,正是白尼罗河让尼罗河成为世界第一长河,因此,地理学一般认为白尼罗河为正源。
白尼罗河流经地区多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每到干季,沿途不仅无助于径流汇集,还伴有大量蒸发,要维持第一长河的地位,这30%的水弥足珍贵。
维多利亚湖(Victoria Nyanza)贡献良多,尼罗河在干旱中创造的奇迹,多半要归功于这个非洲最大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维多利亚湖沿岸的旅游景区
天无绝人之路,排行老二的淡水湖居然深居干旱的非洲内陆。维多利亚湖面积达6.9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两国境内,一小部分属于肯尼亚,为三个国家的界湖。
之所以有个欧式的名字,是因为1858年英国探险家John Hanning Speke寻找尼罗河源头时发现此湖,并以当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之名为其命名。
维多利亚湖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最长处337公里,东西最宽处240公里,湖岸线长逾3220公里,湖面海拔1134米。
与附近很深的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不同,维多利亚湖是个清浅的湖泊,平均水深仅40米,已知最大深度不过82米。
同作为构造湖,前两者居于东非大裂谷中部的断层,而维多利亚湖恰好介于裂谷及其西支之间的浅宽盆地里,地面凹陷形成湖盆,故坡度和缓、落差较小。
▲维多利亚湖原住民房屋
由于面积庞大,维多利亚湖成为了调蓄水源、输出水量的重要节点,周围原本应为荒漠草原的地带,不少演变为沼泽湿地。
卡盖拉河、马拉河等河流常年注入尼罗河,位于北岸的尼罗河(此段亦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是湖泊的唯一出口,一般意义上的白尼罗河被认为从此处开始。
干季,源源不断的湖水涌入尼罗河,确保下游不断流,而到了湿季,湖泊则能有效发挥滞洪效用。不过,过于集中的降水往往使白尼罗河水位剧增,维多利亚湖负担过重,最终难以阻挡,与青尼罗河一起造成下游泛滥。
维多利亚湖有着庞大的水体,以至于对周边气候带来显著影响,大量湿润气流蒸发集聚,让维多利亚湖一带成为东非少有的多雨区,且多雷雨。
巨大的湖盆也囊括了多样的景观,北岸蜿蜒曲折,但地势平坦、地面光秃,湖泊出水口形成了瀑布,西岸为纸莎草与安巴奇树沼泽区,西南岸有着高耸的悬崖,湖中则岛屿和暗礁众多。
湖畔还有河马、鳄鱼等野生动物分布。
只是大湖地区人口稠密、生产落后、社会动荡、普遍贫困,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湖中拥挤的小岛
尽管生活质量不高,但还算背靠资源。维多利亚湖优越的水环境,催生了丰富的水产资源。
据统计,这里是非洲最大的淡水鱼产区,年渔获量约12万吨,盛产非洲鲫鱼、罗非鱼。湖畔渔村广布,多数人家以捕鱼为生,兼营少量种植业,比如棉花、甘蔗、咖啡、水稻和香蕉。
遗憾的是,维多利亚湖也是忽视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破坏的反面教材。由于人们迫切想要提高渔业产量,20世纪50年代引入了尼罗河鲈鱼,不料,水域原有生态系统遭到灾难性破坏,数百种当地物种灭绝。
臭名昭著的水葫芦也从美洲入侵,90年代末沿岸水域曾一度被水葫芦,直到后来投放了以水葫芦为食的象鼻虫,才得以缓解。
对于生活窘迫的湖畔居民,自然环境只能为其所用,饱暖才是关键所在。所以,可以预见的未来,维多利亚湖沿岸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而改善经济条件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