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发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代表课题组发布的《以消费为主导 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报告预计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会超过50%,在整个居民消费中的贡献率将接近80%。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关注到两个数据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1、中等收入人群规模,现在的数据是三分之一,按2021年全国14.13亿人计算,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大约为4.2亿人。

对于中等收入人群规模这一数据,从另一个渠道也得到了证实。2022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的阶段。在谈到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之时就提到了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他说: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在已经有4亿人。

平均工资环比下降是因为什么 国发中心发布报告(1)

根据《以消费为主导 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的研究报告,再过八年,也就是2030年,中等收入规模达到50%,那么相应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则会超过7亿人。和现在相比,会增加大约2.8亿人。

2.8亿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并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在8年之内达到中等收入的水平。这显然会带动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从而也通过消费带动了其它人的收入增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中有两个大宗消费正是当前努力的重点。那就是买新车、换新房。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汽车、房地产的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可能成为重点之一。

2、中等收入人群占整个消费的比重。

根据《以消费为主导 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的研究报告显示:

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近三分之一,占整个消费比重的近50%。而到2030年,报告预计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会超过50%,在整个居民消费中的贡献率将接近80%。

也就是说,消费的比重将会增加30个百分点,达到80%。中等收入群体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那么,按照现在的消费增长趋势及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占比增至50%来估算。至2030年,中等收入群体的年消费将达到40万亿元。

平均工资环比下降是因为什么 国发中心发布报告(2)

说了这么多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情况,可能还有网友不太了解中等收入的划分标准。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绝对标准模式,另一种是相对标准模式。

绝对标准模式:日人均收入介于10至50美元或10至100美元的人为中等收入者。

相对标准模式:中等收入群体划定的收入下限为全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上限为高于平均收入两倍。

那么,自己有没有达到中等收入的标准,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如果按相对收入来计算,大家可能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可支配收入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

平均工资环比下降是因为什么 国发中心发布报告(3)

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可支配收入为基础,如果家庭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5560元至31120元之间。那么,恭喜你,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一员。

我默默地算了一下,很好

从下图,大家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在增长。想要长期待在中等收入群体里面,工作可不能放松呢。

平均工资环比下降是因为什么 国发中心发布报告(4)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我国高收入群体一般是以财产性收入为主,中等收入群体则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所以,努力上班,千成不要躺平才是根本。当然,工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速密切相关。经济增长越高,收入增长越高。

提升经济活力,让大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并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咱们,继续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