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它们靠发射超声波来判断飞行方向,所以客家人把蝙蝠叫做“夜摸哩”,就是夜肓的意思。

蝙蝠怎么才会攻击 蝙蝠又称夜摸哩(1)

蝙蝠一直都不招人喜欢,农村的老人用它来吓唬小孩,外国的作家把它们写成“吸血鬼”的宠物,如今又成为“病毒携带者”,大家对这种动物都心存恐惧。有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生物,为什么不把它们消灭了?

其实不用主动消灭,有些蝙蝠已经灭绝了!

1968年,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关岛,最后一只关岛大蝙蝠被端上餐桌,被当地人吃掉了,从此以后,这种张翅可达1.7米的大蝙蝠在关岛再也看不到了。

其实关岛大蝙蝠并不坏,它们喜欢吃香蕉,而且并不会吸人血,但就是因为它们的肉可以食用,因此而带来了灭顶之灾。在世界不同的地方,蝙蝠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大肆捕杀。有些地方的人为了食用蝙蝠肉,有些地方的人则认为蝙蝠对人有害,这些不正当的捕杀导致蝙蝠数量急剧减少。

在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所有的生物都是以“链”的形式相互生存。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单细胞生物,甚至是病毒和细菌,都是构成地球生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蝙蝠怎么才会攻击 蝙蝠又称夜摸哩(2)

蝙蝠也是地球生物链的一部分,如果蝙蝠灭绝了,整个生态链都会受到影响。

消灭蝙蝠并不能消灭病毒

蝙蝠身上确实存在着各种病毒,但这些病毒并不会因为蝙蝠的灭亡而消失。

比如说冠状病毒,不只是会感染蝙蝠,从目前全世界发现的冠状病毒种类来看,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所以,蝙蝠不是病毒的唯一“携带者”,消灭了蝙蝠,病毒也会找新的宿主。

因此,只要我们不主动去招惹野生动物,这些病毒就不会传染到我们身上!

蝙蝠怎么才会攻击 蝙蝠又称夜摸哩(3)

其实蝙蝠的生活习性几乎与人类不搭边,它们一般把窝建在远离人类的地方,比如树洞里、竹洞里、山洞里、石头缝里……蝙蝠一直都小心翼翼的生存着,从恐龙时代一直生存到现在,最终还是逃不过一些“贪吃者”的捕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