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名作,书中描写背景宏阔,气势磅礴;同时运笔细腻,精雕细刻各种场景,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

小说以20世纪俄国的一系列战争为背景,人物上至将军统帅,下至一般群众,都塑造得很有个性,而且写尽了当时小人物的悲怆。

书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和情人之间,徘徊于不同的阵营,处处身不由己。

他犯过错,吃过苦,受过罪,被磨难狠狠碾压,一路历经艰难困苦,最后总算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看完《静静的顿河》你会发现,人生所有的祸福得失,都是一场因果轮回。

1

放纵欲望,埋着命运的祸根

在帝俄时期顿河流域的鞑靼村里,住着麦列霍夫一家。

这家的小儿子葛利高里爱上了邻居家司切凡的妻子阿克西妮亚。

阿克西妮亚长期受到丈夫的虐待,便乘司切凡在军队服役期间,与葛利高里有了私情。

葛利高里的父亲为了避免丑事外扬,安排他与村中一位姑娘娜塔莉亚结了婚。

婚后,温柔美丽的娜塔莉亚一心一意地爱着他,任劳任怨地照顾公婆。

但葛利高里并不爱她,不久公开与阿克西妮亚同居,成了村中一件丑闻。

葛利高里的父亲羞愧难当,痛打了儿子。

葛利高里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他和阿克西妮亚跑到村外富户李斯特尼兹基家中帮工。

时间长河及一个人的心性修为(再读静静的顿河)(1)

这段时间,阿克西妮亚生了个女儿。不久,葛利高里应征入伍。

娜塔莉亚见丈夫对自己毫毛感情,痛苦得想要自尽。但经麦列霍夫家百般劝慰,她终于平静下来。

葛利高里第一次休假回家,发现阿克西妮亚和地主家当军官的少爷尤金勾搭成奸。不巧的是他们的女儿不幸死去。

葛利高里怒火中烧,他找到尤金打了一架,又痛打了阿克西妮亚一顿。

然后回到自己家中,请求娜塔莉亚的原谅,两人言归于好。休假结束时,娜塔莉亚己怀了孕,不久便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

然而,几年过去,阿克西妮亚被少爷抛弃后,葛利高里忍不住又与她旧情复燃。

他再次抛下妻子,带着阿克西妮亚一起去了前线。

白天,他忙着与敌军交战;晚上他就在驻扎地与阿克西妮亚偷情。

正怀着孕的娜塔莉亚得知真相后,一气之下堕了胎,结果因大出血而死亡。

然而,她的死,依旧斩不断他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开始光明正大的交往,就在两人以为可以长相厮守时,阿克西妮亚却被一支追击而来的红军巡逻队打死。

为了这段当断不断的孽缘,葛利高里不惜数次背叛家庭,伤害妻儿。

最后情人还是离他而去,徒留伤痛和遗憾。

他不明白,命运馈赠的东西,早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从他抛弃妻子,追逐欲望的那一刻起,他就走上了荊棘丛生的不归路。

莎士比亚说:“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

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欢乐和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

不管不顾地亲手种下恶果,等待你的,就只有猝不及防的厄运。

2

你的付出,藏着一生的福报

在感情中执迷不悟的葛利高里,到了战场上却异常清醒且理智。

葛利高里在军队中英勇杀敌,因此被授予十字勋章,成了村中第一个骑士。

在部队中,他遇见了哥哥彼得罗和情敌司切凡。司切凡屡次想加害葛利高里,但无法下手。葛利高里反而在一次战斗中救了司切凡一命,两人恩怨抵销。

后来,俄国国内战争爆发,葛利高里加入了反革命的白军行列。

没文化的他在部队受尽排挤,他丝毫不放在心上,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屡屡立下战功,被提拔为了师长。

时间长河及一个人的心性修为(再读静静的顿河)(2)

他不抢劫红军家属,不愿滥杀无辜,只想在兵荒马乱中保全自己的生命;他无意参与什么主义之争,只想早日和平;他坚守原则,丝毫不在乎是否会被降职,得到了所有士兵们的尊重和爱戴。

由于红军不断加强攻势,白军节节败退。最终,红军将白军打垮,葛利高里在逃亡的途中被红军部队俘虏。

他认罪态度良好,又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得到了去战场上将功赎罪的机会,开始为红军效力。

由于作战英勇无比,从连长一路升为了团长。

他冒过险,受过伤,却始终安然无恙;他当过俘虏,换过阵营,却照样军功赫赫。

旁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说他是命运眷顾的幸运儿。

上天不会轻易眷顾谁,要想得到回报,就得认真付出。

运气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自己。

雨果说:“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不抱怨,不气馁,做好手上的事,走好脚下的路。

时过境迁,你终会发现每个脚印都是相连的,能一步步将你引入福田。

3

人生的得与失,皆有因果

战争快要结束时,葛利高里得以复原,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他想当一个脚踏实地的农民。

然而,他的妹夫米沙是个狂热的革命分子,痛恨所有当个白军的人,打算追究村民的反革命罪行,葛利高里被列入首批名单。

他听到风声后,连夜逃走了。

时间长河及一个人的心性修为(再读静静的顿河)(3)

走投无路的他,无奈之下加入了匪帮。在匪帮成员们烧杀抢掠时,他没有丢掉善良的本性,不跟他们同流合污。

眼看着匪帮也即将覆灭,他想个办法离开了这群匪徒。

他逃到森林里,遇到了一群住在土窑,储备了充足食物的逃兵。

其中,有位逃兵曾跟他并肩作战,知道他为人可靠,就将他留了下来。

就这样,他度过了寒冬,等到春暖花开时,回到了家乡,如愿做回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

人生的得失,都是有定数的。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而每次选择都是代表得与失,明白自己的方向和价值取向,才能够活的明白和自在。

书中有句经典名言:

“种风的人,收获的是风暴。”

它背后的寓意,是指作恶者必将遭受命运的审判。

那些被苦难捶打的人生,看似是时运不济,实则是自食恶果。

人生得失看似随机,其实都是自己一手造成。

一个人当下的所有选择,决定了他以后的生命轨迹。

修好自己的心,不要为一己私欲而种下恶因。

做好自己的事,不必为一时困顿而怨天忧人。

与其为昨日的因自惩,不如为来日的果修行。

人生就是这样,得失无常。

只要生命还在,只要我们不屈服,只要还有梦想,一切都可以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