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有一题:鲁迅幼年时一次对课,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出上联“独角兽”。鲁迅对以「比目鱼」,先生拍案叫绝——有人吐槽这考题,说鲁迅对的下联平仄不和谐。

凤梨虾米

东城区中考一模题~鲁迅那道题被吐槽了,说比目鱼和独角兽平仄不和谐

题目:

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幼年时一次对课,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出上联“独角兽”(注)。众童生对,先生皆不中意;鲁迅对之,先生拍案叫绝。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幼年鲁迅对出的下联,并简要阐述理由。(理由不超过50字,4分)

A.比目鱼 B.丹顶鹤 C.双头蛇 D.九头鸟

理由:

(注:独角兽指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头顶正中有一支单角的动物,为吉祥物。)

比目鱼和独角兽出自哪篇文章(鲁迅少时用比目鱼对独角兽)(1)

子瑜

初中语文就读这么多。。。

杨早

双头蛇肯定是不对的

凤梨虾米

为啥?

杨早

鲁迅此对为人称许,是因独非数字,有单之意,比更非数字,作双解。如果对双头蛇,内容上是犯重了,平仄虽合,境界甚低

单才应该对双,独不宜对双

题目出得不错,是问鲁迅选的哪个,又不是问哪个才是的对

凤梨虾米

我也觉得双头蛇很low

不过要是学生学了对联规则从平仄角度筛选,确实会把比目鱼筛掉……

这个就更不好猜了,除了知道那个故事的……不知道的用技术筛选就出问题了~

杨早

非听过故事不可,考的课外阅读面

凤梨虾米

而且单对双平仄也不和谐……

独对双也说得通,平仄也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也有道理,可能真是考阅读面

子瑜

那还要写理由? 求问理由怎么写?。。。

杨早

鲁迅此对为人称许,是因独非数字,有单之意,比更非数字,作双解。故事里就这么解释的

凤梨虾米

答案里理由有三点,一是杨老师刚才说的,二是角和目分别为器官,三是虚实相对。

第三点也被吐槽了,我理解出题人的意思是比目鱼是实际有的,独角兽是虚构的。但对联里的虚实相对概念指的不是这个,出题人望文生义了……

其实这个题的本意就是考学生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只不过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系统里没有教对对联的,现在中学教育重新提出来对联,就出现好多尴尬的现象,比如入声字对很多老师来说根本不知道,也就没法讲,具体的对联规则大家也都不知道,教的时候只能统一标准,把汉语拼音四声变成平仄标准,而对联规则就简化为词性、句子结构、汉语拼音标准下的尾字平仄相对。

这位吐槽的老师在学校里开对联诗词课,古典文学出身,家里有老辈念过私塾的给讲过,所以吐槽……

杨早

悬的太高(摇头)你让他去评陈寅恪出的对联题,他一样会吐槽

凤梨虾米

不过我现在成天跟王老师学习这些知识,毕竟多知道一点也挺有意思的。现代文学狗出来知识结构里有缺陷,给中学生讲起古诗文,一不会吟诵,二没有诗文写作训练,里面的门道不清,说话没底气……

光有点儿思想史练习,新批评文本细读基本功,但毕竟觉得心虚,而且初中生好多东西理解不了,还不如硬一点的知识好用。跟群主交流之后尤其体会深刻

杨早

这是对的,但如胡适所说的「恰当技术」很重要,你跟群主对话就有不顾对象自说自话的问题

凤梨虾米

确实是。我的表述需要多训练

杨早

@凤梨虾米 落花对微雨,平仄如何?

凤梨虾米

这个应该是词牌规定好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对子我今天听是说字数越多,要求越松,单字对的肯定得平仄相反,多字的除了平仄都可以的地方,都要严格要求,但字数很多的,比如考卷上第五题那样的,平仄就不很严格,因为太变态了。说是还有上千字的,对联用两面墙来抄

SwangYoung

对联还有一个思路,比目鱼算是尔雅里头有的(不过好像不在“释鱼”在“释地”),后来成语有“鹣鲽情深”。独角兽虽是西方神话多(貌似真实也存在过,后来灭绝了),但也有学者说古书里的“角端”、“麒麟”、“獬豸”也是类似的。这两个都是有一些文化寓意的动物了。

凤梨虾米

延维又称委蛇,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妖怪。形貌怪异,但却是被野心者期待看到的鬼怪。根据《庄子·达生》中记载齐桓公游猎时就曾因见到人首蛇身的延维而郁闷病倒,后得知这是自己将称霸诸侯的征兆,于是豁然痊愈。

这个玩意也是古书里的……而且鲁迅对各种怪蛇比较喜欢~(不是想说双头蛇答案更好)

比目鱼和独角兽出自哪篇文章(鲁迅少时用比目鱼对独角兽)(2)

梅子酒

就是“虚与委蛇”的那个“委蛇”么?

SwangYoung

对,也是山海经中有的,这个好玩

凤梨虾米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寿镜吾说的独角兽应该是这个货……

比目鱼和独角兽出自哪篇文章(鲁迅少时用比目鱼对独角兽)(3)

梅子酒

“委蛇”这个词解释还挺多的,延维只是其中一项,庄子里提及”虚与委蛇“这个词,成玄英注疏说是随顺之貌,按照这个看并没有将延维与这个成语联系,这么看当成是“逶迤”的通假解释更通一些。但我的疑惑在于延维既然是蛇,为什么在表达这一义项时,读音还是作“yi”

红楼梦,金瓶梅,金庸,福尔摩斯……我们的读法跟别人不一样。

金庸武侠,最初是用广东话写的?

福尔摩斯干的事,都符合法律吗?

孙大圣在天宫基层锻炼,对取经大业有何帮助?

答案尽在“名著异读”。

本文系鲁迅学习小组“从鲁迅认识民国”(读读鲁迅)的一次群聊精选。欲加入学习小组请关注微信订阅号“名著异读”,点击同名文章进群(5月27日前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