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之“十五删”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童声诵读:张隽含(10岁) 、张隽熙(5岁) 指导教师:魏沁梅

上期答案

1.下联: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2.下联:安史之乱,郭破虏,李莫愁

《笠翁对韵》之“十五删”

林对坞(1),岭对峦。昼永对春闲(2)。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3)。裙袅袅(4),佩珊珊(5)。守塞对当关(6)。密云千里合(7),新月一钩弯(8)。叔宝君臣皆纵逸(9),重华父母是嚚顽(10)。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11);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12)。

临对仿,吝对悭。讨逆对平蛮(13)。忠肝对义胆,雾鬓对云鬟(14)。埋笔冢(15),烂柯山(16)。月貌对天颜(17)。龙潜终得跃(18),鸟倦亦知还(19)。陇树飞来鹦鹉绿(20),池筠密处鹧鸪斑(21)。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22);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23)。

注释:

(1)坞(wù):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

(2)昼永对春闲:昼永,漫漫白昼。春闲,清闲的春日。北宋梨园亮有“人闲知昼永,花落见春深”的诗句。

(3)任大对投艰:任大,指身负重任。投艰,指赋予重任。

(4)裙袅袅:衣裙随风摆动的样子。

(5)佩珊珊:女子的配饰叮咚作响的样子。

(6)守塞(sài)对当关:守塞、当关,都是把手关口要塞的意思。李白《蜀道难》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

(7)密云千里合:千里浓云密布。

(8)新月一钩弯:一弯新月如钩。

(9)叔宝君臣皆纵逸:叔宝:即陈叔宝,南朝陈后主。纵逸:放纵享乐。陈叔宝经常召集江总、孔范等十个文人和张贵人等八名妃嫔在一起饮宴,整日纵情声色。

(10)重华父母是嚚(yín)顽:重华,即舜帝。嚚顽,愚昧。相传舜帝的父亲和弟弟多次设计谋害他。

(11)名动帝畿(jī),西蜀三苏来日下:帝畿,国都周边的地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日下,都城。居住在四川的三苏父子来到京城,父子三人的声名大震。

(12)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二陆,指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大有才名,人称二陆。云间,江苏松江县之古称。云间的二陆兄弟,来到京都洛阳游历。

(13)讨逆对平蛮:讨逆,讨伐叛乱。平蛮,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蛮,旧指南方少数民族。

(14)雾鬓(bìn)对云鬟(huán):雾鬓,如云雾般浓密秀美的头发。云鬟,指高耸的环形发髻,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15)埋笔冢(zhǒng):相传隋朝著名的书法家僧人智永,勤练书法,他写字用过的笔累积了十八瓮,后埋成一墓,称为“退笔冢”。

(16)烂柯山:柯,斧柄。《志林》载,晋代王质进山(信安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奕,就上前观看,一局棋未终,下山回家发现斧柯已烂;回到家乡,家乡已经过了几代,完全变了模样。刘禹锡诗:“怀旧空吟闻管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7)月貌对天颜:月貌,形容女子姣美的面容。隋朝江总《优填像铭》:“眸云齿雪,月貌金容。”天颜,天子的容颜。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诗》:“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18)龙潜(qián)终得跃:出自《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潜藏的龙终究会腾空飞跃。比喻人或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19)鸟倦亦知还:鸟飞得疲倦了也知道回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鸟倦飞而知还”。

(20)陇树飞来鹦鹉绿:陇树,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边塞的树上飞来绿色鹦鹉。

(21)池筠(yún)密处鹧鸪(zhè gū)斑:筠,竹子。鹧鸪斑,鹧鸪胸部的羽毛上有圆形白点。池边竹子稠密处有带斑点的鹧鸪。 

(22)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秋雾笼罩的江面上,苏轼在此月夜泛舟游赤壁。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语。

(23)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寒冷的冬天,浓云笼罩着秦岭一片迷蒙,韩愈雪中过蓝田关。 韩公,即韩愈。蓝关,即蓝田关。韩愈因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行至蓝关遇雪,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侄孙湘》,诗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今天我们讲“十五删”,这个韵部一共40个字,分别是:

山 讪 关 奸 删 扳 纶 还 闲 间 环 疝 艰 弯 娴 悭 殷 班 般 顽 颁 患 菅 孱 斑 湾 痫 蛮 鹇 潸 潺 颜 圜 寰 擐 斓 鳏 攀 鬘 鬟

这些字都归入了中华新韵的“八寒”。

这个韵部中两次提到了苏东坡,今天我们就谈一谈这位“名动帝畿”的旷世奇才和他与对联的故事。

论语精选与翻译(论语说文之九十二)(1)

苏东坡少年聪慧,也颇为自负,初生牛犊不怕虎曾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他的父亲苏洵看见后,怕他小小年纪狂妄自大,为了教训他,把对联改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见到后,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取得非凡的成绩,成为“名动帝畿”的天下奇才。

论语精选与翻译(论语说文之九十二)(2)

后来经过多年的苦读,他的父亲带着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从四川眉山出发来到京师,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场科考,苏轼兄弟名声大振。本来苏轼可以考取状元,当时的主考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以后,颇为赞赏,但是转念一想这样好的文章只有自己的学生曾巩能够写出,如果把自己学生点为状元,有偏袒之嫌,于是就评为第二名,苏轼也因此和状元擦肩而过。他的弟弟苏辙也在这场考试中进士及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就是这个韵部原文中提到的“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而曾巩呢也在这一场科考中一战成名,曾氏兄弟四人及两位妹夫都在同年同榜考中,在中国的整个科举史上,这样的事情都非常罕见。这一场科举可以说阵容强大,空前绝后,考官有文坛领袖欧阳修,著名诗人梅尧臣,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王珪等一批文坛宿将,考中的进士除了苏轼兄弟二人、曾巩兄弟六人之外,还有程朱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配祀孔庙的张载,北宋的政治家、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吕惠卿等,可谓是群星璀璨。

苏轼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的赏析,也得到了他一生亦敌亦友的王安石的赏识,王安石评价苏轼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苏轼在读到王安石的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后,更是由衷佩服,赞叹到“此老乃野狐精也”。但是由于王安石、司马光二人在改革朝政上政见不合,形成了各自的政治主张、政治势力,苏轼夹在其中,更是起起伏伏,命运多舛。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畅游赤壁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这就是文中的“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

论语精选与翻译(论语说文之九十二)(3)

苏轼虽多次被贬,但是此人旷达乐观,也正是由于他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成就了他传奇而浪漫的一生。他不仅写出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还发明了东坡系列的名菜,也演绎出许多趣联故事。这些趣联故事虽然大多见诸野史和民间传说,未必是历史事实;但是,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苏轼的洒脱旷达、幽默风趣,感受到这位旷世奇才的可亲可爱。

吟诗作对,是文人的雅事,苏轼更是对对联的高手,他的趣联故事流传甚广,这其中自然离不开他的得意门生秦观、黄庭坚以及佛教好友佛印和尚。秦观和柳永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秦观有一首《满庭芳》写得很好,首句为“山抹微云”,苏轼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君”。柳永在屯田员外郎的职位上退休,因此人称柳屯田,那时柳永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一起饮酒,苏东坡随口将二人的名字和绰号联成一副对联“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苏轼不仅可以巧妙地把人名嵌入对联当中,还经常巧用谐音的手法创作对联。所谓“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字较多的特点,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形为此字,意为彼字,从而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论语精选与翻译(论语说文之九十二)(4)

诗僧佛印,虽为出家人,但不避酒肉。一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佛磬之下。苏轼闻到鱼香,就故意说出一副大家熟知的对联的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便说:“谁不知下句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话音刚落,苏轼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出一道吃吧。”苏轼巧妙地借“庆贺的”“庆”和“钟磬”的“磬”、“有余”的“余”和“鱼虾”的“鱼”同音的特点,使佛印拿出了自己藏在磬下的鱼一起享用。还有一次,他和佛印泛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只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明白苏轼在取笑自己,于是,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他们二人的行为艺术,各自的动作组成了一副谐音对联,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谐音对联是对联中别具特色的一种,它利用对联对仗工整这一特点,在上下联对应位置,分别嵌入同音不同义的字或词,以取得一种语言睿智或暗喻效果。谐音之处一语双关,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指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从而由表层涵义联想到深层涵义。北宋时期重文轻武,一位文臣和一位武将二人互不服气,武将出了一个上联“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联中的“橹速”谐音为东吴名臣鲁肃鲁子敬,“帆快”谐音为汉初高祖刘邦的大将樊哙,文臣对的下联是“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联中的“笛清”谐音为北宋大将狄青,联中的“萧和”谐音为汉初三杰的萧何,二人分别通过谐音的手法借历史名人或本朝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虽为意气之争,但也诙谐幽默,别有情趣。

本期试题

1.苏轼与佛印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这个上联的 “无”和“巫”谐音,请您对出下联。

2.相传,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嫁给了秦观,新婚之夜,苏小妹出上联难为秦观,上联的是“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其中的“不雨”谐“不语”。请您帮秦观拟一个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