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杨振雄合集(听书笔记中篇弹词)(1)

你可以通过喜马拉雅,输入“中篇弹词 王佐断臂”,再搜索“第一回 断臂”即可听到录音。

【故事梗概】金兀术五进中原,岳飞统率三军、在朱仙镇奋勇抗金。兀术召义子陆文龙助战,文龙善使双枪、骁勇非凡、岳飞不能取胜。王佐在阵前观战,疑陆文龙乃潞安州陆登的后代。遂断臂诈降,试探乳娘,并以说书为手段、描绘当年潞安州可歌可泣的抗金血泪史,感动陆文龙、并策反文龙归宋。本书由杨振雄、费一苇编写。(摘自《苏州弹词大观》)

【细节梳理】岳家军在朱仙镇遇到了劲敌,一员白袍小将,岳飞派四员大将岳云,狄雷,严成芳,何元庆(号称“八大锤”)连番车轮大战,最终也没能取胜。参谋大夫王佐在营门前观战,发觉这位小将面庞清秀,英雄气概,不像是番邦人,倒很像中原人。见他的旗号上写的是“完颜陆文龙”。王佐立刻想起当年潞安州总兵壮烈牺牲的陆登将军,此役陆门一家全部慷慨捐躯,唯余一个怀抱婴儿,被乳娘抱养得以逃生,结果也被金兵掳到北番。王佐根据陆文龙的名字和年龄,还有他的长相,猜想这位小将极可能是陆登的儿子。

收兵以后,王佐就将这个疑问告诉岳元帅,并说只要有一个人将家仇国恨告诉陆文龙,陆文龙一定能替父报仇,为国立功。如能策反文龙,战局定能逆转。就在此时投降派秦桧派人送来一信,秦侩得悉朱仙镇战事不利,特地告知岳飞,如果岳家军不能战胜金兵,秦桧打算立即与金议和。所谓议和,其实就是向金投降。其实岳飞还不知,投降派秦桧的总后台就是宋高宗赵构。赵构嘴上不说,心里并不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如果彻底战败金兵,徽钦二圣南归,自己的皇位就将不保。赵构支持秦侩的议和主张,岳飞却毫不知情,以至于最后落得个“风波亭”下场。

王佐对岳飞说,自己愿意诈降进金营,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岳飞却不赞成冒险,如果这位小将不是陆登之子陆文龙,你怎么办?

王佐回营帐后,还在考虑诈降一事,没法入睡,就拿起一本《春秋》看了起来。正好翻到“要离刺庆忌”一节。关于要离刺庆忌的故事,简单介绍如下:吴王阖闾欲派人刺杀出逃在外的吴公子庆忌,伍子胥推荐了要离。后来,要离使出“苦肉计”,杀妻残身(断臂),假意投奔庆忌,庆忌身材魁梧,力大如牛,被称为吴国第一勇士。然而,要离运用智谋,最终刺杀了庆忌,庆忌临死前叹服要离的勇猛,交待手下不要杀他,但要离自知自己的罪孽深重,于是自杀身亡。(摘自百度)王佐由此受到启发,决定将自己的左臂砍去,使用苦肉计投奔金营。

王佐先给岳元帅写好书信一封,说明情况,自己已经断臂去金营诈降,另外要求元帅做几件事,配合自己,以便让金兀术上当。接着又对手下心腹交待,听到营帐内有刀枪之声立刻进帐相救,心腹听了莫名其妙,大夫一人在帐内,如何会有刀枪之声,难道他预先知道今夜有刺客行刺?心腹退出帐外,王佐就将金疮药,止血丹取出。一手卸下衣袖,一手拔出宝剑,咬一咬牙,举起宝剑想砍自己。但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但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人的本能使然。这时天已四更,王佐心里明白不能再犹豫,天一亮诈降之计就不能实施。于是心里想起军中多少兵将为国牺牲,他们舍得自己的性命,难道自己还舍不得一条臂膀,王佐闭上眼睛,只听得剑响臂落。王佐痛得眼前一片漆黑,浑身发抖。帐外的心腹听到动静立刻进帐,见大夫躺倒在地,连忙给他敷上金疮伤药。王佐说你们不用管我,只管去报告元帅,我现在就投奔金营而去,元帅会见机行事。

【唱词记录】

13′39″岳飞(杨振言): 我是忆昔当年潞安州,气壮山河天地愁。乳子哪知这家国恨,只为蒙蔽番邦十余秋。纵然他无娘遭难死,叫他哪识其中血海仇。若然有人去言明白,他定能够激起深仇恨不休,恍然大悟猛回头。

29′14″王佐(杨振雄): 月色朦朦梆锣催,沙场沉寂战云漫。我忠心报国空有志,眼前如何挽狂澜?锦绣江山铁蹄践。恨煞那秦桧恶贼滔天势,辱国丧权投敌番,岂不是大好河山要付劫灰。男儿壮志拼死战,无奈是番兵凶狠拒敌难,更兼那双枪文龙勇非凡。家国垂危难挽救,风送梆锣二鼓催。最可痛将门之子助仇敌,为虎作伥岂应该,他哪晓得杀父冤仇在海底埋!我恨不能挺身营前言相劝,去激起他国恨家仇把忠孝谈,我欲进番营难上难。

42′18″王佐(杨振雄): 一支狼毫手中提,把那诈降情由禀岳飞。金兵入寇中原地,到处唯闻哭声啼。将卒军士齐赴死,他们为国捐躯头不低,真是男儿慷慨不为稀。想当初要离断臂把庆忌刺,真是勇士无双世上稀。我王佐亦抱冲天志,何惜区区一肘臂,怕什么痛来希稀什么奇!我去劝说文龙归大宋,运用我舌剑唇枪破敌疑,方可以一仗功成好返帝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