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1)

执笔行走与人世间,用文字书写尘世的故事

1

1

1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今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莘莘学子即将开启新的人生征途。

十年读书生涯,在铺满笔墨的答卷上刻下了印记。

高考前,有这样一个话题登上了热搜,为什么古人说立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而现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立志?

这让我想起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事实上,这和多年以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家长和老师不停的念叨“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

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大多数人读书不是因为热爱,也不是为了人生志向,而是因为别人的期望和名利的诱惑。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2)

读书在功利性的目标下,渐渐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黄灯说:“我在今天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动力,被迫学习的弊端一览无遗。

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思考,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在当今时代应该立什么志向?

1

2

1

有一篇论文,在作者去世11年后登上热搜。

这篇论文没有参考文献,作者嚣张的写道: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3)

因为这句话,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他是谁?这么嚣张”。

点开文章之后,纷纷感叹:“国士无双”。

他就是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事实上,他并非理科学霸,物理、化学、数学三门加起来,他才考了20分,物理只考了5分。

能进入清华,是由于他的中文和历史考了100分,才被破格录取。

他能够成为力学巨匠,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和立下的志向。

《钱氏家训》中说:“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际,为了守护家园,保卫国土,钱伟长决定:“我要学物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理科基础极差的他转向物理系,几乎不眠不休的补习功课,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清华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4)

毕业后,钱伟长继续深造力学,在美国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

抗战结束,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的时候,钱伟长没有丝毫犹豫,放弃美国的待遇,不顾艰难,回归故土,报效国家。

他铭记家训:“兴学育才则兴国。”

回国后的他,投身于教育工作,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专业,就是我的专业。”

在国家危难之时,钱伟长坚信读书的力量,立下志向,在炮火喧嚣的年代,迎难而上,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献身于国家建设。

正是无数像钱伟长这样的伟人,用他们的努力与奉献,为国家的和平与繁荣,修出了一条阳光大道。

1

3

1

如今,疫情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困扰了我们三年。

在这期间,钟南山院士披上铠甲,肩负使命,用他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素养向我们展示了“国士无双”。

钟院士并非医学天才,他在35岁才正式开始行医生涯。

他说:“我上大学时做师资,从事新专业,后来搞放射生物化学,一直都服从分配,从来都是标兵、先进,做医生是我的愿望,但不是我所能选择的。”

当有了选择的机会,他毅然决然地遵从本心,投入医学。

由于缺乏经验,差点被医院劝退,但他并未就此放弃,每天苦读、钻研,详细记录每个病人的治疗过程,慢慢地才有了进步。

43岁时,他前往英国进修,而那时的西方国家并不看好中国医术。

弗兰里教授对他说:“你们中国医生的资历是不被承认的。”

面对这样的贬低,钟院士用更加严苛的钻研与实验来进行反击。

他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不断探索总会有所收获。

终于,他纠正了英国皇家医学权威的实验结果,得到了外国专家的认同。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5)

当疫情来袭,钟院士用他毕生所学来捍卫生命,拯救无数家庭,让身处恐慌的人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在给孩子的信上,他写道:“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当你们走出社会,在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

你们是未来的接班人,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授身于祖国的建设,不惧艰辛,勇敢前行!”

祖国的繁荣富强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努力,现在这一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中。

1

4

1

然而,在物欲的裹挟下,人们的精神日渐匮乏,个体主义越来越明显。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毕业前想要的是高学历,好工作,毕业后想要的是车子,房子,更好的经济条件。

可是,人生的追求就止于此吗?读书仅服务于功名吗?

对于普通人而言,读书是出人头地的捷径,但重要的在于你的志向与坚持。

回看马云的高考生涯,令人唏嘘。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6)

第一次高考,他的数学只考了一分。

备受打击的他无意中看到了《人生》这本书,主人公高加林曲折的生活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深深的打动了他,这让他彻底改变了心态,坚定要考大学的信念。

于是他开始刷题,背书,认真复习。

然而,第二次高考,他再次落榜,数学才考了19分。

但他没有就此放弃,在第三次高考中,数学考了79分,总分仍然没有过本科线,但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马云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被杭州师范大学破格录取。

工作之后,他就立志“要建设一家为中国小企业服务的公司”。

他做到了,现在的阿里,服务着超过1000万的中小企业,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

不仅如此,他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将全新的购物模式带入中国。

读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实现财富自由,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生格局,让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个世界。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7)

钱伟长在国家危难,急需工业人才之时,转入物理专业,献身于国家建设。

钟南山院士在国家相对稳定,西方不看好中国医学之时,遵从本心,开始从医。

马云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之时,顺应互联网潮流,创办阿里巴巴。

如今,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追寻心中的热爱。

能够在自己所热爱的行业里创造价值,奉献国家,亦是当代青年的使命。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小我到大我,让小我成就大我。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失败了(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