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的傻子二豆意外走红了。

白鹿原傻子二豆演技(白鹿原傻子二豆)(1)

他追着小屁孩们尽情地玩

白鹿原傻子二豆演技(白鹿原傻子二豆)(2)

和一帮孩子爬梯子偷窥祠堂,瞧这神态

白鹿原傻子二豆演技(白鹿原傻子二豆)(3)

孩子们拜师时,他是背景

白鹿原傻子二豆演技(白鹿原傻子二豆)(4)

白嘉轩随朱先生劝退20万清兵成功归来,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他

《白鹿原》里给了二豆不少的镜头,甚至是特写镜头。这个角色台词,全剧加起来也许就几十个字之多。很多时候,他只是哼哼哈哈不知所云,单就凭着那张脸,那副表情,二豆折服了不少观众,成了《白鹿原》中十分抢眼的一个配角。

俗话说得好,红花还需绿叶扶。配角的作用就在于此。

不过,绿叶也不好当,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最近另外一个与众不同的配角!

那就是《人民的名义》里的郑乾。

在一部以中老年角色为主的正剧里,加入郑乾这个角色,本是为了迎合年轻观众,增加点人间烟火味,但效果恰恰适得其反,要不然,郑乾也不至于成了“郑快进”。

白鹿原傻子二豆演技(白鹿原傻子二豆)(5)

从网友反应看,傻子二豆算是锦上添花的角色,而郑乾却起到了狗尾续貂之效。

同样是配角,效果大为迥异。

不过,我要说的是,与我们常见的很多影视剧中的“傻子”不同,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思维、性格或者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傻”,并不是生理意义上的“傻”,或者说,是脑子慢、是缺心眼,是过于实诚、厚道、一根筋、不合潮流……,显然,二豆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生理意义上的智障人士。

我还要说的是,基于已经播出的剧情看,傻子二豆在《白鹿原》中,对于全剧剧情的推动,没有丝毫作用,剧中虽然没有讽刺和愚弄他的情景,但他的出场更多也只是为了让剧情更灵动、更有趣,可是,努力将残疾人的“缺陷”进行艺术放大,是不是也不够人性化呢?

我丝毫不怀疑演员的演技,我也知道,智障人士真实地存在于生活当中,但我还是觉得,从已经播出的剧情,单单就故事铺开和冲突来说,这个角色,有了四十,没有五八。虽然不像赵本山小品里对于智障人士毫不避讳地捉弄和愚弄,但夸张的肢体表演,传递到一向喜欢看热闹、喜欢围观、喜欢看别人出丑、出洋相的观众的面前,似乎连廉价的同情心都没有,有的是“这是导演拿糖骗来的真傻子吗”等此类调侃。

这,多么像是在街头围观一个智障人士一样,大家就神态、动作品头论足,指指点点,都看得很知足、很过瘾……

见缝插针地就为展示一个生理意义上的智障人士,这样一个角色,真的不可或缺吗?未必吧。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