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

过年合家欢乐

年画,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传统的年画,

一般是木刻的,

每一幅年画,

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或戏曲,或神话,或风俗,或祈福

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民国时期的年画,

精美绝伦的木刻本,

刻画着别样的、动人心弦的故事。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

刘大人私访黄爱玉上坟旋风告状全图

此年画的故事情节源于公案小说《刘公案》。

故事情节:一位男子蒲贤被他的妻子爱玉与奸夫害死,被害男子变成一股旋风向刘大人告状。刘大人通过私访、验尸等手段,使案情终于真相大白。这幅年画把整个故事完整地表现出来了:黄爱玉在给死去的夫君上坟时,刘大人前来私访,忽然被害人蒲贤变成一股旋风向刘大人告状,刘大人身后是开道、打伞、抬轿和师爷等人。旁边还有提笼架鸟在旁观望并议论此事的人。整幅年画把故事情节概括得十分全面精练形象。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3)

济公佛法《白狗代美人》《 仝盟结拜》

这两幅年画都为神话故事《济公全传》年画。

第一幅《白狗代美人》:这段故事讲的是陆炳文为讨好好色的王胜仙,逼着梅成玉嫁给王胜仙。济公活佛巧施法将白狗点化成妩媚多姿的美人,代替梅成玉上花轿,与王胜仙拜堂成亲。结果入洞房后,白狗现出原形,将王胜仙鼻子咬掉,对王胜仙的衣裳连咬带撕后,跑掉了。结果陆炳文偷鸡不成屎把米,害人终害已。画面中正是洞房之夜白狗现形的情景。

第二幅《仝盟结拜》:讲的是华云龙在西川作案多起,官府追查,只好离开西川,来到了江西玉川县,结识了当地英豪杨明。华云龙愿意痛改前非,杨明甚是高兴,撒帖请来众英豪庆贺,并喝血酒结拜。画面中正是华云龙与杨明喝血酒结拜场景。人称五鬼的开风鬼李兆明,云中鬼郑天福,鸡鸣鬼全德亮,蓬头鬼云芳,黑风鬼张荣坐在一旁。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4)

捉拿高登大破千斤仙人担

此年画描述的是京剧故事《艳阳楼》(又名《拿高登》)。

故事情节:画中讲述的是青面虎、十一郎、李成等众义士捉拿高登一段。高登是宋朝权相高俅之子,倚仗父势抢男霸女,为害一方。高登出游,遇徐士英(绰号青面虎)一家至郊外扫墓,高见徐妹飞珠貌美,命人抢回府中,欲纳为妾。飞珠不从,被囚禁艳阳楼中。徐士英遇梁山后裔花逢春、呼延豹、秦仁,三位英雄决定挺身而出,除暴安良。四人潜入高府,适高登酒醉出屋,遂拚杀起来。高登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下力战群雄,体力渐渐不支。他退到练功场地时,顺手举起仙人担(举重用的石制杠铃),众义士抄起石锁进行围攻,终于将高登打翻在地,并把其爪牙一举全歼,救出飞珠。花逢春等人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英雄行为,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5)

三堂会审

此为戏曲故事年画。《三堂会审》是京剧《玉堂春》的一出。

故事情节:《玉堂春》讲述的是京城名妓苏三(玉堂春)结识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二人坠入爱河誓偕白首。王金龙银两花尽,被鸨母逐出,落魄街头。苏三得知,前往关王庙与王相会,并赠金给王助其返回故乡南京。王走后,苏三矢志不再接客,被鸨儿用计卖给山西富商沈燕林作妾。沈妻皮氏与赵监生私通,将沈毒死,嫁祸于苏三。洪洞县令受贿,将苏三判成死罪。王金龙赴试得中,授山西巡按,调审此案。在与藩司、臬司三堂会审中得知苏三苦情,悲从中来,不能自持,未能终审。王金龙又微服入监与苏三相会,后得臬司刘秉义之助,冤狱得以平反,王金龙与苏三终得团圆。画面内容正是三堂会审情节,苏三跪在大堂之上,王金龙作为主审官。地面、桌布和屏风描绘细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6)

上天降福 新春大喜

此为新春风俗年画,展现了当时普通人家祭拜灶王爷的场面。

故事情节:在一户富裕家庭的灶间里,地上有一大盆祭灶果品,男主人正虔诚地向灶王爷画像合掌行礼,女主人怀里的婴孩却迫不及待地想吃祭灶果了。另外两个男孩则不管什么祭灶的事情,只顾诉说着明天大年初一好玩的东西。一盆取暖的炭火正旺旺地燃烧。条案上的水仙郁郁葱葱,花香四溢。除夕之夜,全家人其乐融融。灶头墙上的对联云:“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表达了大众百姓希冀生意兴隆生活平安的良好愿望。祭灶果是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少灾免祸,在灶王爷上天那天供奉的甜味糕点。各地的祭灶果品种有所不同。宁波地区的祭灶果由麻团、红白球、油果、黑白交均糖、芝麻脚骨糖、寸金糖、白麻片、冻米糖等组成,是一种老幼皆宜的糕点。现在民间祭灶的习俗已比较稀见了。此画为我们保留了些许回味的素材。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7)

新春大喜,民国二十一年

此为民国时期迎新春的年画。

故事情节:画面上有六位人物,令人惊奇的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却光着一只脚而且是大脚。这说明此时妇女已经不再缠足了。两旁是两头牛驮的聚宝盆和摇钱树。画面中有军人扛着民国的五色旗。地面全是金钱,象征恭喜发财。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8)

三霄洞图,民国年间

此为神话传说年画。

故事情节:传说《封神榜》中有三位仙姑:云霄、琼霄、碧霄,她们是赵公明的三个妹妹。赵公明在峨眉山九老洞修炼,她们在不远处的另一洞里修炼成仙,以后人们就把她们修炼之洞称为“三霄洞”。《封神演义》中三霄大摆黄河阵,在甘,陕,川,冀等省区均形成“九曲黄河灯会”的民俗信仰活动。三霄仙姑既是婚姻之神,又是主宰子嗣之神。原题名为三肖洞,肖为误字。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9)

利市仙官

此为神话传说年画。

画面解读:利市仙官是民间流传的一位小财神,是赵公明的徒弟,名姚少司,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迎祥纳珍的利市仙官。“利市”,在俗语中是走运、吉利之意,又指买卖所得利润。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欢迎,每到新年,必将利市仙官贴在门上,以图吉利、发财。画面中利市仙官手持官帽,招财童子手拿戏火珠的云龙,树上地上遍布金银财宝,正所谓“招财童子至 利市仙官来 “,象征利官进门,带来了无数财宝。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0)

刘法师捉妖被妖捉 灵隐寺济公吃狗肉

此为《济公全传》的两则故事年画。

第一幅画面是第六回“周望廉细说见妖事 刘泰真捉妖被妖捉”里的故事,大意是:刘泰真去捉狐狸精,结果反被狐狸精捉住。这狐狸精其实是一位美丽女子,最后刘泰真与她成了亲。画面人物有刘泰真、周员外、狐狸精等。

另一幅是第十五回“狗度董平改恶为善 荤酒回庙耍笑众僧”里的事:济公到灵隐寺当和尚,本不应吃肉,但为了教化众生,便不管清规戒律连狗肉也吃。后人便常用来形容不顾清规戒律的人和事。画面有济公、广亮和尚、静明、静安和尚。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1)

居官高升

此为祈福吉祥年画。

故事情节:一只羽毛艳丽斑斓的大公鸡想领赏吃虫子,正在“喔、喔、喔——“卖力地高声打鸣,鸡冠火红高耸,两只鸡爪十分粗壮有力。一个大胖女童正在给它喂虫子。她身后则是一株硕大的鸡冠花。作者的用意也就在这里:公鸡爪后面突出象脚趾一样很尖锐的部分叫做距,谐音“居“;公鸡鸡冠和鸡冠花谐音“官“;高声打鸣谐音“高升“。作者的用心可谓良苦!实际上,但凡要升官的,不用心思还真不行。在年画制作方面,作者笔触工谨,设色大胆,浓墨重彩,构图简练,画面却十分红火,其中的寓意相当鲜明,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准。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2)

天官赐福

此为企盼“发财致富“的吉祥年画。

故事情节:画面中央为一个大型聚宝盆。聚宝盆里的大金钱写有“中华民国“字样,表明其出版时间为民国年间。画面人物不多但具有代表性:聚宝盆两旁各有一位财神爷,再两旁左为利市仙官,右为招财童子。画面两旁还有大型的摇钱树,树上挂满金银财宝。聚宝盆上方是驾云而来的赐福天官。聚宝盆中有二位取宝神。整个画面简单明了,既有过年喜庆的气氛,又表现了人们企盼发财的梦想。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3)

加官进禄

此为企盼“升官发财“的年画。

画面解读:“加官进禄”就是晋升官位,增加俸禄,反映的是旧社会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基本思想。升官发财,是旧社会人们追求的幸福,也是旧社会里人们生活的追求和愿望,所以年画中不乏这类题材。这一类年画常常使用“谐音取意”的方法,以某种实物来代替字义。如以“鹿”代“禄”,以“冠”谐“官”。此图画中间是一男子站在一头梅花鹿前;图画的右边为一童子进献官帽;图画左边是一童子手举一枝花站在鹿旁。此年画正是采用“谐音取意”的手法,一边有献“冠”,一边是靠“鹿”,组合起来便有了“加官进禄”的意思。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4)

官代流传(1)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5)

加官进禄 (2)

此为对称张贴的年画。

画面介绍:两年画内容相同,细微差别在于人物手中所持花瓶中插的鲜花不同。一个是莲花,取谐音“连“,有连续,代代相传的意思。另一个是牡丹花,万花之首,寓含勇争第一,不断加官进禄之意。此类年画表达了旧时社会人们对官位的向往,希望子孙后代不仅要得到官位,而且要代代相传。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6)

赶三关(1)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7)

赶三关(2)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8)

赶三关(3)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19)

赶三关(4)

此为戏曲故事年画,讲述薛平贵与王宝钏的凄美爱情故事中的一段。

故事情节:薛平贵陷于西凉国十八年,西凉王将女代战公主嫁给他。一日鸿雁捎来薛平贵前妻王宝钏血书,急欲回国探望,可是代战公主不准,薛平贵只好灌醉代战公主,私逃回国。代战公主醒后追赶,连赶三关,追上薛平贵。四幅年画描写了《赶三关》的十出场景戏。头出:薛平贵在西凉;二出:打鸿雁;三出:看血书等。“赶三关”一词后引申形容某人急匆匆的的样子,有贬义。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0)

三疑计

此为戏剧故事年画。

故事情节:《三疑计》叙述明代守备唐通,聘请塾师王标教儿子读书,其妻李月英因塾师患病,恰逢唐通外出,乃命儿子将被衾送去,不料误将绣鞋裹在被中。唐通归家,到书馆探病,发现绣鞋,疑心妻子不贞。后经种种曲折,唐通才知是自己误会,向李月英百般赔礼,夫妻言归于好。这个戏原为秦腔,经荀慧生改编,又名《香罗带》。中国京剧院也加以改编,易名为《平地风波》。此图正是唐通(右)持剑逼李月英(左),夜晚往叫塾师(中)房门的一幕。图中持灯者为丫鬟翠花。唐通(老生)戴大叶巾,穿箭衣、马褂,挂宝剑,怒气冲冲;李月英花旦扮演(花衫兼演),一脸无辜,束手无策;塾师(老生)戴高方巾,穿褶子,扶椅而立,面显病容。画面构图简练,套印准确,形象生动。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1)

蟒袍纱帽执刀喝道 近代官僚视此逼肖

此为诙谐讽刺年画。

故事情节:作者的用意在年画标题中已经揭示得十分清楚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鸣锣开道,前呼后拥,真正是不可一世。画面画的是猴子,矛头直指人类社会官僚弊病,使人看后能够大呼痛快,痛快,痛快!古时的讽刺年画还是有一部分的,但讽刺得如此痛快淋漓的还真是不多见。不知道真正耀武扬威的人看了这幅年画是作何感想!整幅年画中各猴的神情逼真,主题集中,套印准确,设色大胆,想象奇特,浓墨重彩,制作水平较高。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2)

渔家乐趣

此为幸福吉祥年画。

画面解读:年画上方原题字:“渔家乐趣 甲辰中秋,仿梅花道人笔法于雪鸿山馆西窗。桐轩高荫章戏墨。“后钤“高荫章印“、“桐轩“两方木刻印章。画的是:柳枝轻抚,微波粼粼,和风送爽,芦苇簌簌,盆花暗香,木桥自横。两家渔民一天劳作以后,把船并排停靠在岸边。男人们在岸上围坐一圈,吃着河鲜,划着拳,喝着酒,气氛热烈。他们的媳妇儿都在船上,这一个还在拎起锅盖,看饭熟了没,男人们的酒可是喝得差不多了,那一个正忙里偷闲忙不迭地与孩子亲嘴儿,旁边的猫咪忍不住回头偷看了一眼。船边挂的鱼篓仍然浸在河里,想必捕获的鱼是多多的。他们养的鸭子正悠闲地戏水。远处天水一色,大雁数行。一个有趣的“闲笔“是:一根长长的竹竿,斜挑着一件大红的婴孩衣衫,晾晒在那里,仿佛高悬的酒旗幌子一般,发散出浓浓的平民生活气息。恬静的田园生活多么惬意!作者高荫章是年画画匠,也是国画高手。观此年画可见其盛名不虚。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3)

王小赶脚

此为生活场景故事年画。

画面故事:赶脚,是我国旧社会普通百姓的代步形式,有的人以此为职业,画中的王小即是。二姑娘要回娘家,适逢六月里大热天,婆家二十里铺距娘家张家湾四十里路。路上雇了王小的毛驴骑着。他们通过讲价钱、拉家常,观景致及骑驴、抱包袱等情节,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表现出两个青年人开朗、纯朴的性格和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其中也不泛王小想讨些小便宜的调皮、调侃和王小反遭二姑娘捉弄的机趣。画面内容正是二姑娘和王小讨价还价的情形。王小的调皮和二姑娘的严肃通过表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4)

万代长青宝 珊琥树金钱

此为祈福发财年画。

故事情节:《万代长青宝》画的是两个胖童子,男孩用竹竿挑着一只宝葫芦,女孩双手各持一爿长满珍珠的蚌壳。青宝指“蚌长珍珠”。《珊琥树金钱》画的也是两个胖童子:女孩用竹竿挑着一节珊瑚树,男孩手持一枚硕大的光绪通宝。两幅年画刊刻精细,彩绘艳丽,开脸贤淑,表情喜庆,看了让人的心情比较愉悦,制作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5)

恭喜发财

此为祈福发财年画。

故事情节:年画上题词“元宝助精神,净是有福人。驮来千倍利,金银满了门。”画的是一辆独轮车装满了金银财宝,两个大胖仙童一推一拉,推的是感到十分吃力,拉的是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地上撒满了金钱、珊瑚。整幅画面珠光宝气,喜气洋洋。从年画制作上看,雕刻和套印应该说质量还是可以的,只是手工着色的工序显得马虎潦草了一些,许多笔触没有到位,信手涂抹的地方不少。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6)

孟姜女万里寻夫到长城

此为戏剧《孟姜女》故事年画。

故事情节:后半部年画原题八至十四回目:孟姜女过关当裙、观世音指点迷途、孟姜女哭倒长城、孟姜金殿骂秦王、秦王亲祭喜良坟、孟姜女投江尽节、小夫妻天上团圆。古时秦始皇是暴君的象征。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十分流行。各种《孟姜女》戏剧的版本也很多。此年画以连环画形式叙述故事,构图自如,雕刻熟练,套印准确,色彩丰富,质量较好。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7)

新刻七擒孟获全图

此是《三国演义》题材的故事年画。

故事情节:刘备死后,许多原来归顺蜀国的少数民族部落都发动了叛乱,夺取了蜀国很多土地。公元225年初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去平定叛乱。临走的时候,马谡对诸葛亮说:“南方的少数民族依仗地形险要,离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以后还是要闹事的。用兵的办法,主要在于攻心,丞相这次南征,只有叫南人心服,才能够长久安宁。“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的心意。诸葛亮不禁连连点头说:“正是此意。“到了南方,诸葛亮打听到孟获不但打仗勇猛,而且在南方中部地区各族中很有威望,就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害他。诸葛亮善于用计谋,蜀军和孟获军队交锋的时候,蜀军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他人多,一股劲儿追了过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本人就被活捉了。孟获被押到大营,心里想,这回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进了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了绑,好言好语劝说他归降。但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诸葛亮也不勉强他,陪着他一起骑着马在大营外兜了一圈,看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然后又问孟获:“您看我们的人马怎么样?“孟获傲慢地说:“以前我没弄清楚你们的虚实,所以败了。今天承蒙您给我看了你们的阵势,我看也不过如此。像这样的阵势,要打赢你们也不难。“孟获被释放以后,回到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但是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被活捉了。诸葛亮二话没说就把孟获放回去了。像这样又放又捉,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孟获,信守诺言,说到做到,待我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佩服,哪里能不遵守当初的约定呢?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其他部落全部投降,重新归顺了蜀国。

年画的故事有哪些(让你爱上民国年画)(28)

閤家欢乐大过新年

此为庆贺新年的吉祥年画。

故事情节:画面上人物众多,场面喜庆热闹,表现“五世同堂“合家欢乐的过年场面。有晚辈给长辈拜年,孩子们在放鞭炮。院子内有一对大聚宝盆。大门上的对联是“忠厚传家 诗书继世”。包饺子是整个画面的重点内容。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义,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因为人们常常将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