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1)

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对糖都并不陌生。在我国众多的古籍文献中都记载了糖,出现最多的则是砂糖,砂糖也就是甘蔗汁熬成的糖,人们对这种糖的感情是深厚的。同时,砂糖也是古代中国出现最早的糖类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一个名字已经不可考的人在押职韵的乐府诗歌《神弦歌十一首·其三·圣郎曲》中这样写:

左亦不佯佯,右亦不翼翼。仙人在郎傍,玉女在郎侧。酒无沙糖味,为他通颜色。

这里虽然写成了沙糖,但其实也就是砂糖。此外这里说明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砂糖就已经很普遍了,同时也说明那时候明确叫成了糖字。

那么,糖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代共有几种糖?古代人又是怎么制糖的呢?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2)

一、关于起源

糖的起源能具体到什么时候,现在已经不可考,一些证据都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是谁第一个造的糖也已经无考,但网上有一批人说砂糖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入唐朝中国,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糖在我国古代出现得非常早,虽然并没有记载谁是第一个造糖人,但是却在无数的典籍中留下了关于糖的记载,而这些记载远远的早于唐朝。

但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砂糖和饴糖,饴糖也就是麦芽糖。《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中记载: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这里的这个“饴”字说的就是麦芽糖,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这个麦芽糖也是我们现代那些手艺人吹糖人用的糖。当然了,在远古时候并不叫糖,而是叫“饴饧”。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糖。古代不止麦芽才能做糖,基本上所有谷类都是可以的。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甘嗜第四·饴饧》开篇中这样说:

凡饴饧,稻、麦、粟、黍皆可为之。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3)

同时,另一种糖类尚没有完全成形,也就是我们现代普遍食用的甘蔗糖,在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粗糙的,大多都是用甘蔗浆直接食用。屈原《招魂赋》里有这样一句:

有柘浆兮

这里的柘说的就是甘蔗,浆就是甘蔗汁。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甘蔗汁并不能称为糖,而是人们感觉甜,就压出汁来食用。

所以,我国糖类最早的是谷芽糖,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多有记载,向上则有无限可能,但苦于没有文字记载,我们无法取证。那么古代的糖类有几种呢?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4)

二、关于种类

在说种类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的一个点就是,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并没有收录糖字,只收录了饴字。

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把甘蔗汁熬成糖食用,这个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记载,从种种记录上来看,最早不能会超过东汉末年,最晚不会晚于两魏时期,这个我们后面会论证。

古代时,糖一共有四大类,分别有红糖、白糖、蜂蜜和饴饧。在这四大类中又分为若干小类。其中最大类就是甘蔗糖。比如红糖和白糖都是用甘蔗汁做成,而白糖里又有冰糖和兽糖。

其中,冰糖又分为五品。宋朝王灼在《糖霜谱》中记载:

凡冰糖有五品,石山为上,团枝次之,瓮鉴次之,小颗又次,沙脚为下。

这里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这是现存最早的制糖专著,非常珍贵。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说了一种兽糖,但我们不要理解成是用野兽做成的糖,而是用糖来做野兽,其实就是咱们现在的吹糖人,用糖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只不过区别在于,古时候的人是直接用模子做出来的。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5)

《天工开物·甘嗜第四·兽糖》中记载:

由狮象糖模,两合如瓦为之,杓泻糖人,随手覆转倾下。模冷糖浇,自有糖一膜靠模凝结,名曰享糖,华筵用之。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糖还不是普通人吃的,而是盛大的筵席时所用。此外,蜂蜜这种在古代时被称为天然糖,并不需要过多的加工方式,但蜂蜜在古代甜品中是上等品,远远要胜过人工造的各种糖,不论是价值上还是营养上。所以,蜂蜜在古代一直都是贵族才能够随便食用的东西,普通人在唐朝以前是无法随便食用的。想吃也吃不到。

明朝李时珍为这些糖类做过总结,并且统称为“石蜜”也叫白沙糖,白沙糖的主要原料就是甘蔗。《本草纲目·果五·沙糖》中,他是这样写的:

以蔗汁过樟木槽,取而煎成。清者为蔗糖,凝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也。

由此我们能得出结论,在远古到明朝时,最流行的就是甘蔗糖,古人食用最多的是蔗糖类。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6)

三、关于制作

在糖类的制作上,我国古代共可以分为四个重大时期,咱们分别来说一下。

1:萌芽期

什么叫萌芽期呢?就是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制作方法,但在很多古籍文献里确实有这种东西。比如我们最开始说的饴饧,也就是谷芽做成的糖,这个在很多记载里都有,但在同样的古籍中又确实找不到制作方法,我们只能推断古人并没有主动去做的意识,而是在无意间发现了这种方法可以产生甜品,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主动去做糖的意识。

关于饴饧糖的做法,我们最早可以在宋朝王灼《糖霜谱》中找到,里面是这样说的:

用稻、麦之类浸湿,生芽暴干,然后煎炼调化而成。

由于在同期的记载里我们找不到制作方法,所以称之谓萌芽期,时间大约在周朝到秦朝末这段时期。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7)

2:粗制期

什么叫粗制期呢?就是这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去制作糖,但又造不出太好的糖。古代出现最早的是谷类糖,但最早有制作方法的却是蔗糖,时间是北魏末年。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十·甘蔗第二十一》中这样写过:

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为饴饧,名之曰‘糖’。

这里的记载很明确,同时也可以印证咱们上面说的出现时间。但我们还能发现,这里虽然介绍了甘蔗汁做成糖,却并没有详细的方法,所以我们叫成粗制期。

3:精制期

在这里我们就要说到为什么有人会说甘蔗糖在唐朝时从印度传入。在唐朝时,印度的造糖技术比较先进,于是唐朝一个和尚去印度学熬糖技术,回来后将学到的技术广泛授于民众,短短几年后,糖朝的制糖术已经远超印度,成为了当地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糖国家,《糖霜谱》中这样说:

甘蔗所在皆植,独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糖冰……唐大历中,有邹和尚者,始来小溪之伞山,教民黄氏造霜之法。

唐朝时,的确有人去印度学习了造霜法,但在唐朝以前,我国古代早就开始造砂糖了,并不是什么传进来的,而是相互的融合。所以网上说什么砂糖技术是唐朝时从印度传入我国古代的并不对。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我国古代的制糖术开始进入繁盛期,各种精制糖开始出现,从此进入成熟期。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8)

4:成熟期

从宋朝时,我国制糖进入了成熟期,南宋王灼的《糖霜谱》不止是在我国古代有名,对世界造糖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朝时,宋应星根据前面人的记载,全面总结了制糖术,当然他主要参考了王灼《糖霜谱》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甘嗜第四》中系统的介绍了各种造糖法,而且主要写的就是甘蔗糖。由于篇幅原因,我们不能一一介绍,仅在这里说一下他分的蔗品:

凡蔗造糖,有凝冰、白霜、红砂三品。糖品之分,分于蔗浆之老嫩,凡蔗性至秋渐转红黑色,冬至以后由红转褐,以成至白。

古代是怎样做出白糖的(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9)

到了现代,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季羡林老先生花了十七年写《糖史》,而我国现代也是世界最大的糖类出产国之一。糖从远古时期被我国先民发现,谷类糖被称为全世界最早的糖。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正式制作甘蔗糖,到唐朝时又引进了外来技术进入精制期,宋明时进入全面的制糖成熟期。糖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所以只是写出了皮毛。我们说的虽然只是糖,但这又何尝不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种植和手工科技技术的进步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