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与黄宾虹,在新中国美术史上艳称“北齐南黄”。齐白石山水、人物、花鸟、水族、草虫兼善,尤以写意花鸟被世人所知。黄宾虹虽然以山水闻名于世,但其花鸟画同样有着极高的成就。

4月30日,“隔花人远天涯近——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展”在北京画院启幕。展览由北京画院特联合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共同推出,两位艺术巨匠难得地跨越南北、同台“对话”。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1)

在展览开幕式上,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这是一个“熟中生”的展览。齐白石花鸟画展在北京画院是一个常态。黄宾虹山水画进京展过很多次,但他的花鸟画北方观众是不熟悉的。此次成体系地展出黄宾虹的花鸟作品,并将其与白石花鸟对照,希望大家从中见出不同的韵味。

傅雷先生曾言:“我数十年看画的水平来说,近代名家除白石、宾虹二公外,余者皆欺世盗名。”吴洪亮讲:“是否真如傅雷先生所说,大家还是从画中去寻找答案。”

“接木移花”与“刚健婀娜”

此次展览分为“接木移花手段”“含刚健于婀娜”“不似之似为上”三大板块,共汇集齐白石、黄宾虹的花鸟作品、写生、画稿等共计169件套,全面地展现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卓越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呈现两位艺术巨匠于写生方式、创作题材及艺术理念层面的异同。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2)

1947年冬,齐白石(前排左四)与黄宾虹(前排左五)在画家于希宁画展上

“移木接花手段”是齐白石非常自得的一枚印章,也是他早年木匠生涯在绘画思维当中的体现。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二层,完整还原了齐白石花鸟画的发展脉络。既有“衰年变法”之前延续清末胡沁园花鸟画风格的作品,也有“衰年变法”之后,齐白石汲取海派画家吴昌硕等的优长,以“红花墨叶”面貌闻名于世的佳构。

工虫花卉是齐白石花鸟画很独特的一个类别。将精雕细刻的草虫放到画面当中,成为画面的主角,是齐白石最具辨识度的章法结构。比如此次展出的《荔枝蜻蜓》,画上一只蜻蜓被荔枝的累累红香吸引,从远处振翼飞来,观之极富趣味。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3)

荔枝蜻蜓 齐白石 136cm×33.4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文人常画梅兰竹菊,齐白石对日常所见的农家花卉感兴趣,所以他画了牵牛花、鸡冠花、玉兰花,对花鸟画的题材进行了很大的开拓。他还有一些水族类的花卉,巧妙地将鱼虾蟹与花卉相结合,很好地形成了鱼戏莲叶间的画面美感。还有齐白石蔬果类的题材画作。齐白石出生农家,南瓜、白菜以及有吉祥意味的民间植物,也被他欣然纳入画中。”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薛良在展厅中介绍说。

三层展厅集中展出黄宾虹先生的花鸟画作品。黄宾虹研究、临摹古人一生不辍,更是将勾摹古人作为自己的日课。在师古人的基础上,他还提倡游观、写生,强调“师造化”。虽然在取材上并不像齐白石那样丰富,但是黄宾虹笔下的花鸟却展现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画风。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4)

梅竹 黄宾虹 69cm×35.8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宾虹提倡勾花点叶,往往笔简意足,一挥而就,物态盎然;晚年擅长用破墨、渍墨之法,用色随性,淋漓尽致。更是将书法用笔融入花鸟画中,使得其花鸟画富有节奏的点画韵律,看似用笔松散,轻松自在,实则内在法度严谨。作为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黄宾虹将自己的“五笔七墨”生动地运用于其花鸟画中,一波三折,含刚健于婀娜。

薛良指出,与山水画相比,黄宾虹先生的花鸟画是笔墨更加自由舒张的一个绘画题材。“然而,他的花鸟画很难分期,并且画上也很少有题跋,这就给后人的观看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更需要我们去静心地观看。”

烟火气与书卷气

齐白石(1964-1957)、黄宾虹(1965-1955)两位大师出生、逝世都在相邻的年份,他们的艺术之路却不尽相同。一个从民间走来,把耳闻目睹的活生生的东西,鲜明地、泼辣地呈现在笔墨当中。另一个成长在文人家庭,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品中有深厚的文人传统的滋养。因此,一个有俯拾皆是的烟火气,一个有挥之不去的书卷气。

在北京画院的四层展厅,由浅入深地齐白石、黄宾虹两位先生的花鸟画进行了对比性的呈现。

首先是同一题材作品的对比。梅花、竹子、荷塘等传统文人花鸟题材,在齐白石、黄宾虹的笔下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气韵情态。黄宾虹的《荷塘秋趣》,全篇以淡墨渲染、淡笔写就“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画面,具疏离清真之美。齐白石的《残荷》则落笔纵横捭阖,枯索泼辣,仿佛天地间充盈着一支秋风中挺立的残荷的精神。白石老人题识:“作画剩色,灯昏画此,竟落落大方,记之。”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5)

荷塘秋趣 黄宾虹 106.6cm×39.9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6)

残荷 齐白石 117cm×34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其次是齐、黄两位先生写生的对比。薛良介绍,齐白石很多写生的草虫、花卉,就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比如他看到墙边儿长的一棵小草,就画下来。黄宾虹先生的方式更多是“游观”,他出去游山玩水,在山上见到的不知名小花卉也纳入自己的创作。“而且黄宾虹先生早年的写生带有日本博物学的意味,不同品类、不同形态在他写生稿里都有表现。”

展厅中陈列了数帧齐白石、黄宾虹的花鸟写生画稿,比如齐白石《游鹅画稿》《一鱼二蛙》,黄宾虹《莲塘鹭鸶》《禽鸟画稿》等,这些极为“形似”的底图揭示了两位艺术大师成功背后的勤勉之路。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7)

禽鸟稿 黄宾虹 26.5cm×30.5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8)

一鱼二蛙 齐白石 35cm×23.5cm 无年款 纸本水墨 北京画院藏

第三重对比是“似而不似”。齐白石常说“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黄宾虹作画也提倡“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位艺术大师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中,悟出的画之真诀和中国美学精髓。

在展览的压卷,是白石老人的一枚印章“隔花人远天涯近”,这也是此次展览的“题眼”。薛良介绍,“隔花”象征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的不同风格,“人远”形容两位大师地域上的一南一北,“天涯近”则指齐白石和黄宾虹在人生最后阶段,殊途而同归,都以“似与不似”作为中国美学最高的审美趣味。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9)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10)

卢光照原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隔花人远天涯近)(11)

展厅现场

展览开幕当日,便有不少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打卡。有人指着黄宾虹寥寥几笔的写生图说,画一幅用不了十分钟,背后却是几十年修炼。也有人站在两人同题画前感叹,作品放在一起,齐白石在气势上总要略胜一筹。这场奇异的“相遇”与PK,在五月的开端,成为京城艺坛一件盛事。

展览持续至6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