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废物利用改成收纳袋(近八旬巧手老伯爱上这一行)(1)

编织袋废物利用改成收纳袋(近八旬巧手老伯爱上这一行)(2)

用尺量好尺寸、拿起剪刀剪去一部分,被剪的部分,通过裁剪缝合,变成了两个细长条,剩余的大部分经过拆线、缝合并“筑底”,然后再装配缝制好两个细长条……在78岁王惠理老伯的巧手制作下,一个废弃的大米外包装编织袋,转而变成了一只环保手拎袋。

“袋子花花绿绿的,好看也结实,去趟超市、菜场,拎个十几斤、二十几斤的东西,都没什么问题。”用上老人赠送的自制环保袋,邻居们纷纷点赞道。

近八旬老伯手工自制环保袋

坐在自家飘窗前,王惠理老伯戴上老花镜、套上顶针箍,开始了手工DIY。在他面前的小“工作台”上,放着尺子、剪刀、针线包,小纸片上缠绕着红、绿、黄、白等不同颜色的线。“这些线也是从米袋子上拆下来的,循环再利用,又结实又不浪费。”在老人眼里,常被人丢弃的大米袋子浑身是“宝”。自家买了大米,或是邻居家、亲戚家买了大米,王老伯会去“打招呼”收集,挑选出图案清晰且有观赏感的“蛇皮袋”,清洗干净后,根据袋子本身大小合理裁剪,制作袋底,缝制袋口,待缝上手提带子后,立体挺括的环保袋就完成了。

由于缝合的线是粗线,不适用于缝纫机,每个环保袋全是老人手工缝制,做一个环保袋往往要让老人花上1个半小时到2个多小时才能做好。记者看到,老人缝制的环保袋针脚整齐均匀,折角平整,特别是底部是长方形的平底,即使袋子里不放东西,打开后也能稳稳地“站着”。“最初的时候,先做了拎手,发觉袋子容易倒,就把原来的底部拆了,折角加固,做成了平底。”老人笑着说,袋子做得多了,他也在摸索着进行改良。

环保袋免费赠邻居获点赞

退休前,王惠理曾是一名退役军人,年轻时在部队中,他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心灵手巧的他也学会了针线活,日常的缝缝补补都不在话下。

说起自制环保袋的初衷,在家负责“采购”的王惠理说,国家一直倡导环保,现在还推行了限塑政策,他平时外出购物会带上一些无纺布环保袋,但发觉有些轻质的无纺布袋“吃不起”重量,很容易坏。当见到准备当垃圾处理的米袋外包装时,老人顿时眼前一亮:“编织袋很结实,而且材质比较防水,做成环保袋就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循环使用。”王老伯随即便萌发出了动手自制环保袋的想法。

现在去超市、菜场采购,老人都会背着他特制的环保袋。看见这些结实耐用的袋子,邻居们纷纷问他是在哪里买的,热心的王老伯会拿出家里已缝制好的袋子,一一送给周边的邻居使用。

“时常有居民和我们说,他们家的米袋子都不扔了,留下来给王惠理老伯,他会做成环保袋。”嘉定区南翔镇翔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倪霞告诉记者,老人的环保意识和做法很值得推广,“今后我们在进行社区活动时,想邀请他‘做老师’,教大家做环保袋,让更多的居民用上袋子,一起‘绿色’行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