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玉石有何讲究(玩玉石的六大误区)(1)

常言道,学习一样东西,三年入门,五年得道,十年称王。和田玉是地壳经过千万年的变迁才出现的自然矿产资源,因此想要真正的了解和田玉,并不是一天两天的学习就可以的。

也正是因为和田玉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少一部分人能了解透彻,因而多数人在玩玉时,出现了不少关于和田玉的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下。

误区一:只看颜色

分析一块和田玉到底是不是上等的玉,需要看三个条件:颜色、润泽度、净度。很多新玩家在选和田玉时,会一味的追求白玉,误认为颜色越白的玉越是好玉。殊不知,润泽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白玉在同等色度下,越润越好,有些青白玉的润度是高于白玉的,但也是和田玉中的上等玉。

把玩玉石有何讲究(玩玉石的六大误区)(2)

误区二:只看质地,不看工艺

挑选一件上好的和田玉工艺品,好的质地固然重要,同时,雕刻的工艺也是不可忽视的。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疯狂的买卖和田玉,一些上好质地的玉都被随便雕刻几笔便拿出去买卖,根本不重视它的工艺效果。这种做法只是白白浪费了好的籽料,玩家们也没有收获太大的价值。

和田玉作为收藏品时,即使使用的籽料再好,没有精湛的雕刻技艺也只是一件半成品。因为它没有艺术效果与文化内涵,自然也是没有鉴赏性和收藏性的。

把玩玉石有何讲究(玩玉石的六大误区)(3)

误区三:被“大师”洗脑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假装成道行高深的大师的商贩,他们利用买家们盲目信服的心理,售卖假的和田玉。这些“和田玉”中大部分都是高仿的石英岩、玻璃、卡瓦石等。他们售卖时,编造虚假故事,让人信服,然后高价卖出。

因此,我们购买玉石时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应看玉的实际质地,而不要被 “大师”编造的故事洗脑。当然新手买家可能不如老玩家们对玉的了解更透彻,不能像他们一样一眼分辨出玉的质地和籽料,这也就需要玩家们常年对玉知识的积累,光看书本上的文字知识是不够的,需要多多把玩触摸,才能有更高的认知。

把玩玉石有何讲究(玩玉石的六大误区)(4)

误区四:追求“奇石”

2018年,在一场拍卖会上,一块形似天狗的和田玉籽料奇石,以1100万的高价拍出。顿时,刷爆了玉石玩家们的朋友圈,和田玉奇石也疯狂受到追捧。

和田玉籽料奇石是由于籽料经过千万年时间和环境的洗礼,自然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形状。因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让它具有了很大的收藏与科研价值,因此会以高价卖出。

但是现在的玉石造假技术,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大家追求奇石时也应该擦亮眼睛。毕竟,奇石是可遇不可求的,玩家们应该摆正心态,理性收藏。

把玩玉石有何讲究(玩玉石的六大误区)(5)

误区五:捡漏心态

无论是和田玉市场,还是其他商品市场,都有一种营销方式——“捡漏”营销。所谓“捡漏”营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有的卖家会编造各种理由,比如和田玉的来源是多么巧合,价格是多么的合适,来打动消费者。这也让玩家们以为,和田玉市场还有着很大的让利空间。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漏都是可以捡的,也许就是一个骗局。

尤其是现在直播平台做的火热,直播带货、熟人捡漏等会很大的增加玩家们的信任度。但是,大家还是应该理性玩玉、理性收藏,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收藏时还应小心谨慎,不要上当。

把玩玉石有何讲究(玩玉石的六大误区)(6)

误区六:见玉就买

很多不是真正了解玉石的玩家们,都会有一个心态:只要是和田玉,就是好玉。当他们遇见一些价格便宜的“和田玉”,都会忍不住购买。到头来,买了一堆,却没有一件真正有价值的。

收藏收的是精品,和数量是没有关系的。与其买一堆质地差、工艺差、不明出处的玉石,还不如慢慢的去寻觅一块精品。我们前边也讲过,挑选和田玉时不仅看它的外观,也要看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灵魂。市场上大量售卖的复制作品,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把玩玉石有何讲究(玩玉石的六大误区)(7)

以上便是我们总结的六点玩玉时的误区,也是提醒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避免上当受骗。

相信每个和田玉玩家们都是带着喜爱和憧憬来收藏和田玉的。希望大家平时多多学习,能够真正的认识和田玉,从而在收藏和田玉时,收藏到精品,收藏到令自己钟意的美玉。

搜索关注“玉雕匠人卫喜珍”,收获更多玉石收藏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