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瓣阅读”,现居北京,目前已发表了97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豆瓣阅读”关注Ta,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你们都用什么软件找工作豆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你们都用什么软件找工作豆瓣(在做梦都想去的公司上班)

你们都用什么软件找工作豆瓣

本文作者“豆瓣阅读”,现居北京,目前已发表了97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豆瓣阅读”关注Ta。

作者:袖里青蛇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一个人是一座岛》。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转型才能应对?在曾是无数传媒人梦想之巅的森岛传媒上班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跳出体制划出的舒适区,需要多少勇气和智慧来面对继续的生活?答案藏在故事里……】

0 | 开篇

寒冬是一本艰深的书,终于读完,春天带着水气涨潮,三角梅开遍大街小巷,这是三月,东城的南风天十分难过,整个房子都潮得想发霉,悄然滋长的远不止这些。

森岛集团。

就新一年的安排,内部会议郑重讨论,决策去年年底商议准备开启的几个预案。米琳很明白冷总的想法,也劝过文景:“上面让你立军令状你就立吗?万一没达到业绩指标,可是要辞职的。” 回想起创业竞赛颁奖那天,在场的徐总、陈总等诸总一致瞧着最终获得金种子奖的项目选手,刀光剑影,众人对这个久不见声响的才子怀有各种揣测。文景心一横,签下了名字。

没有理由不做这个尝试。森岛集团内部风云变幻,冷总需要文化创新的政绩,徐总力主下属文景可以做成这件事,他的同僚兼对手陈总是主张把老印厂做成新媒体培训基地的那一派,说到底是一个创收的方式。只是时局变幻微妙,哪一条路才算摸到了延续森岛集团辉煌的命脉呢?

眼瞧着前同事纷纷跳出体制创业,像时尚杂志的头牌自立门户做美妆平台,农业板块的哥们搞起了电商自媒体,用着之前森岛集团的人脉资源,有品牌的背书,又精明肯干,都做出了一番小天地,创业风生水起,最近这半年,文景踌躇满志,思绪万千,在自己常去的小酒馆待到深夜。他抿了一口啤酒,这个春天,没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拼一次。那张军令状,今天签了之后,就可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他喝完了菠萝杯里最后一口,买了单,摇摇晃晃走回家,在熟睡的女儿额上轻吻上一记。

春天,万物复苏,项目正式启动。

1.1 | 文景的故事

在同龄人里,文景算是得志的,中文系毕业,少年书生,写作成名,才华横竖都溢,写过两本畅销书,一时间洛阳纸贵,风头最胜时媒体爱把他跟郭韩并提,因为都是80后成名作家。但从进了森岛集团之后,就有点尴尬了。他淳朴的塑料普通话因在西城念大学时得到熏陶变得纯正厚重,却完全抵不过东城方言流行的洗劫。他始终没有学会说,别人讲快了会听不懂。十年里做过公关,也策划项目,更多时间老老实实做首席记者,悄悄结了婚,生了个女儿,老婆也是集团的,像他这样的家庭类型,集团里还有很多。

怕中了仲永的诅咒,不是没有挣扎过,为文还是为业,总有一个要出头,才能混得下去。这几年文景越发沮丧,发现自己已经写不出当年那灵气逼人的文字了。灯红酒绿的日子过去,传媒业变化迅疾,报纸销量下滑,广告业绩亦不佳,集团像头日渐消瘦的骆驼,目光冷峻地搜寻着绿洲。森岛传媒受新媒体冲击,许多之前躺着也能赚钱的业绩部门都出现疲态,需要收紧控制转型,岛项目原本只是一个创意,在集团的项目孵化比赛中,文景长袖善舞以情怀取胜拿了头奖,获得那笔孵化资金,还有集团老总的首肯,作为文艺创新的重点创业项目来搞,各子单位都要尽量配合宣传,终于变成森岛集团内部孵化的全媒体新作。

创业大潮下,体制内的老员工纷纷利用之前积攒的人脉,进入电商、新农副、新媒体行业。后来发展到几乎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岛项目即是在此情境下对之前资源的重新盘活。冷总把一个业已停刊的杂志刊号批给了岛,新成立岛杂志中心专心打造《文艺岛象》期刊,他亲任名誉主编督导工作以示重视,每月一本,定价半百。运营中心负责新媒体、品牌合作、园区建设、电商平台等等,从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到线上,全方位无断层。

文景是这么想的,搜集具有艺术启蒙和创意精神的产品,挖掘富有当代文化和创新观念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进行艺术项目和创意产品合作;同时搭建各个气味相投的品牌和创意家们之间的合作平台和建立垂直艺术网站。集团的老印厂,前身是森岛日报的出生地,今后改造成岛空间作为线下集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咖啡美食、艺术商品为一体的多元跨界艺术体验空间。拿余玄做个比方。把会画画的余玄,打造成青年艺术家,可以做一系列将艺术融入生活的产品,产品可以在这里售卖,作品可以在这里办展,艺术家本人也可以在这里驻店。岛项目就是要帮助青年艺术家,再让扎堆的青年艺术家盘活森岛集团现在这堆风中剥蚀的资源。前期余玄可以帮忙运作建设平台,后期还能把余玄当做网红艺术家包装推出,完美!这就是文景递了半天橄榄枝也要把余玄挖过来的缘由。

为做这个艺术园区,集团拨了中心副楼的两层给岛项目办公,说做好了以后这一爿就是东城标杆式的艺术CBD,集团人多口杂,文景也知道岛项目明面上是集团的新尝试,其实还是缓解了一批老员工的转移就业,而自己,只是刚好愿意端起这个盘子的人。行政先到了,目前只有米琳一人,新开一个公司有大堆麻烦事,米琳很谨慎的没有申请调档到自己经手办理程序的新公司里来。黎敏是集团陈总分管的某杂志市场部负责人,拉业务颇有手腕,被调过来配合文景的日常工作,当新公司的副总经理,过来的时候还推荐了席燕,另有一个给森岛特刊写了几年人物采访稿的记者,为了配合这边新媒体的工作,也插了进来,叫黄菡。早春大张旗鼓的招聘中,跟森岛系没什么关系的人大概只有丁备和余玄,丁备之前在一个艺术空间做策划,算是业内迁徙,余玄是自己找的,文景对自己识人的眼光很有信心。他让余玄发一份简历过来,她没有拒绝。

按照军令状,初期集团提供孵化资金来支撑公司的运营,运营中心来负责运维项目,并提供杂志中心的支出。半年之后视情况控股或者将股份卖出。所以文景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业务需要扶持也证明无法独立,谁也不想摊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名头,不但要做起来,还要找到能够容许他大展身手的投资人,不是现在这样,给一口奶还要叫一声娘,何况岛上人心不齐,岛项目在其中挟裹前行。

1.2 | 管青的故事

管青放了管肃的鸽子。女儿毕业之前管肃就给自己下属这边打过招呼,小城电视台这边也乐得有管青这样根正苗红的大学生来上班,管青却不想做电视台出镜记者,说是因为不愿天天化妆,其实是还没死了进森岛集团那颗心。无奈投去几个子部门的简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毕竟是全国闻名的传媒集团,招的都是名校毕业生,双学位的都不在少数,管青并没有特殊的优势,所以当森岛集团的岛项目负责人给她打来电话说可以来实习的时候,几乎是下意识地说了好。挂了电话她才反应过来,答应去岛项目的那天正好也是电视台那边offer的报到日期,意味着她必须做出选择,然后知会父亲大人。而对她来说,没有森岛的通知时,电视台还算个选择,有了之后就不算了。

管青是小城姑娘,管肃带着她妈在小城生活多年,小城就在东城旁边,人情关系通顺,生活富足,管青二十三岁的生涯里,没在家里见过蟑螂,东城大学中文系读了四年,仍然是每周回家的频率,父母希望她毕业了就回小城,要么考公务员要么作为领导的孩子进电视台。不想靠父母关系,所以犟着脾气要进森岛传媒集团,自信可以逃掉家里的安排了,她并不想一辈子待在小城,也不想进电视台让别人因为她是管肃的女儿而给些优待,最最重要的是,森岛集团一直是是中文系新闻系学子的殿堂级归宿了,管青想象过多少次自己写的特稿或者专栏在这个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出版媒体上,摸着铅字傻笑的那个人就是她,学了四年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这天,管父难得地在家里吃饭,管青起身给他盛第二碗饭,顺口说出,我过几天要去森岛集团上班,那边已经答应了。这与之前开口让电视台那边照顾下自己孩儿的管肃预期全然不同,而且先斩后奏,离家两个多小时城际轻轨的距离,不像市电视台,公交车坐两站路而已。在气头上,管肃当场拍了桌子。

从小习惯了管肃好声好气跟自己说话,一向溺爱的他还没有什么不依着自己的,这回完全不留情面地驳回了诉求,管青也恼了,饭吃到中场就愤愤然抓起背包跑出了家门,走的时候没忘抓起钥匙,但一时半会,这个家是不能回的了。她想好去已经在东城找到工作的同学家蹭住几晚,看看森岛这边实习是怎么回事再行打算。管肃见自家姑娘走时还知道带钥匙,只当是女大不中留又不碰南墙不回头,消下气来后把通讯录里的老同学翻了两遍。

到岛项目报到的这天跟想象的有些不同。招呼管青的是一个颇有气势的女人,听声音知道打电话的是她,自我介绍叫米琳,让管青叫她Linda就好,说是岛项目的行政总监,交代了一些琐碎事情给管青办理着就回集团开会了。过了中午,电话叫管青到集团徐总办公室取个文件,管青第一次见到了文景。徐总刚交代完事情,文景准备退出办公室,见管青文质彬彬进来,取了文件便走。徐总说,刚才这个小姑娘,你那边还能放得去吧,你和米琳给安排一下。

文景头大了一点,边进电梯边问米琳,人你招来的?米琳说,这两天眼看就要集中办理入职了,我手下这边还没有干活的,就从官邮里搜了几份简历,本来想作实习生顶过这两个月,不知怎么徐总就问起来了。文景说,她家应该有点关系,我这边已经饱和了,不如你那边问下徐总要怎么安置。文景在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管青进行政中心,工资走集团,也算减轻自己这边的负担。正好卖个人情给米琳,同时照顾了徐总的托付。

米琳回头就跟管青说了。

“你的简历杂志中心和运营中心都进不去的,那边早就招满了,而且不收应届生,我原想让你过来帮忙两周,见了你人觉得不错,不如从我们行政中心干起,转正没问题,前三个月算试用,档案还可以入到集团那边,比直接进岛公司要稳定一些。”

“……”管青瘪瘪嘴,没说出来。原来不是过来当实习记者,自己要的是稳定吗?电视台比这里要稳定得多。但是能留在森岛集团,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内部调动的机会呢。

米琳接着说,“薪酬吗,第一年每月基本工资三千,试用期先发百分之八十。你现在住哪里?”

管青说了同学家的住址,生怕说出自己小城的家,米琳嫌弃她上下班要花太多时间。

米琳领着管青到了行政中心的办公室,给她指了台电脑,就算开工了。听她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一遍,管青才知道,岛项目分三个部分,米琳带行政中心,文景带运营中心,还有个杂志中心,成员是从之前森岛旗下其他杂志调过来的,加上社会招聘时被推荐面试的一些人,撰稿人和摄影师都颇有来头,自己当时投的简历方向明明是记者编辑,听到说运营中心分管新媒体采编,管青想,要是能进这里也行啊,可现在呢,明明中文系毕业的她,坐在电脑面前,往人才库里归档所有官邮里的简历,帮Linda整理会议记录,岛公司刚成立,一大堆手续流程要走,据说接下来还要办理入职人事,她干了两天,几乎什么都在现学,没有跟家里说这情况,憋得快内伤了。不过集团那边的人,听说她是Linda的下属,也没太为难,管青常常拿着一份文件从这栋大楼跑到那栋大楼签字,顺序不能搞错,有时候领导在开会,她就问清楚时间晚会再来,后来学乖了她知道提前给内线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再出动。

有一回漏掉了文件条款被那边的主任跟Linda告状,不但挨了说,还要重做,好不容易赶在下班前重签好所有的字,交表的地方已经关门。挂了管肃的“慰问”电话,管青瘫坐在老印厂人迹罕至的门前,大门破落,厅里空旷,野草蔓生到台阶上来,这几日的情景悉数浮现眼前,忍不住捧着脸哭了。

“你怎么了,躲在这里哭鼻子啊?”

递过来的纸巾触到管青的手背,她抬起头来,鼓起肿眼睛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本以为这里人迹罕至,不会有人路过,才过来放心哭哭,谁知还是被人看到。

“你在这里上班?”她抓过纸巾抹抹眼角。

“哦没有,第一次来,迷路了。不过刚好也没有别的事,嗳,为什么在这里哭?被老板凶了?”

“不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迷茫……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了。”

“那说明你还年轻,小孩子才分对错。是刚参加工作吧?”

“是的,今天我试用期第三天。”

“怕自己过不了试用期?或者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现在干的工作不是我大学学的专业,为了它我跟家里吵架,我爸还不知道我在做这个。”

“很多人第一份工作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专业不对口就慢慢挪到对口的去,每份工作之间的区别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我爸妈希望我回家,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

“这个就没办法了,我妈也只生我一个,我一直不在她身边,在一起会有矛盾,一个人又特别孤单,怎么说,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忍受。”

“难过的时候你会干嘛?”

“我会收拾厨房。看到那么油腻肮脏的地方,都需要我用手一点点处理,就会觉得有一种逃脱的荒谬感。”

“你的方法很特别啊。”聊着聊着管青忘记哭了。

……

【选段结束,免费阅读全文请戳: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一个人是一座岛》;免费阅读更多最新入围作品。】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