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中国军号 作者:蔡从润 刘爽 胡青川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1)

方向瞄准训练

“全班注意!用炮!” 初春时节,第77集团军某炮兵旅训练场上,面对由10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考核组,女炮长梁文平沉稳下达战斗口令。女子炮兵全副武装奔向战位,以高出标准的优异成绩顺利完成考核。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2)

女子炮兵排成立

两年前,该旅“女子炮兵排”刚刚成立,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姑娘们迅速转岗。从手拿针头,熟知药理的“白衣天使”到肩扛炮弹、精通火箭炮构造的“战斗女兵”,她们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获旅“十大先锋集体”称号,炮长梁文平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被评为旅“十大先锋个人”。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3)

扛弹药训练

“火炮不懂怜香惜玉,战场从不区分男女。”初入女子炮兵排时,面对完全陌生的专业,光是体能上的差距就让女兵们第一次尝到了转岗的不易。

起初,老班长教她们装填炮弹的动作要领时,都会不时打量一下姑娘们只有炮弹四分之一粗的手臂,担心地问:“这个你能不能抱得动?”“注意安全,你行不行?”回答他的只有女兵们咬着牙的一句“没问题!”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4)

用炮前平整场地

装填一次弹药需要快速搬动数十公斤的炮弹几十次,一套操作流程下来,男兵都感觉比平时跑个武装五公里、400米障碍还要累,更别提身高没有炮弹高,体重没有炮弹重的女兵们了。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5)

安装炮弹

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困难。几米高的战车,她们每天爬上跳下上百次,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有的手肘磨破了依然坚持训练;为快速提高专业水平,面对枯燥又复杂的单修计算,她们夜以继日地学习,有的连说梦话都在背记数据;为解决力量不足的问题,她们每天将数十公斤的炮弹搬动上百次,哪个女孩不爱美,可女兵们为了增强力量,努力增加食量,平均每人增重6.47公斤。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6)

炮长梁文平指挥炮班成员完成射击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8月,经过女子炮兵排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她们在实战背景下以23发全中的好成绩打响了女子炮兵排的第一炮,高标准顺利完成了实弹射击任务。2020年8月,她们首次参加某演习,顺利完成任务,取得优异成绩。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7)

火炮成功发射,呼啸出膛。

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现如今,训练场上,她们英姿飒爽,斗志昂扬,虽然皮肤被晒得黝黑、身材不再苗条,曾经白嫩的双手也布满了老茧和伤口,但是她们已经不再是当初那群娇弱的小女生,而是战场上一支能冲锋、能杀敌、能打炮的强劲战斗力量。

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从手拿针头到肩抗炮弹)(8)

女兵自信靓丽的笑容

(解放军报客户端·中国军号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