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蛰居族是干什么的(日本蛰居族未来会超过1000万)(1)

刘冉 中文导报

日本内阁府今年公布的《生活状况相关调查》显示,全国40至64岁的人口中,约有61.3万人处于“家里蹲”状态;2017年度的《儿童.年轻人白皮书》则披露,15至39岁的“家里蹲”人数约有71万。虽然两次调查的方法有些不同,但由此可大致估算,日本”家里蹲”的总人数已经超过百万人。早在1998年就著书关注“家里蹲”问题的筑波大学医学系教授斎藤环甚至警告称,若无恰当对策,十三年后,全日本的“家里蹲”人数会超过1,000万人!

“家里蹲”的日文原文是「引き篭もり」,由「引き」和「篭もる」两部份组成,字面意思分别是“抽离”和隐居、闭门不出。二者结合,指的是从社会抽离、足不出户,不上学也不工作,除家人外,不与他人交流的人。这个词有时也被翻译为“蛰居族”或“隐蔽青年”,亦有人参照英文cocooning,将其引伸翻译为“茧居族”。值得注意的是,“家里蹲”与“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日文里,“宅”指对某种事物狂热痴迷,并没有闭门不出的意思。

“家里蹲”指的是从社会抽离、足不出户,不上学也不工作,除家人外,不与他人交流的人。(《不求上进的玉子》剧照)

按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定义,闭门不出的状态至少要持续六个月,才会在调查中被定义为”家里蹲”。这个定义还可继续细分:“狭义家里蹲”指的是平时完全不出家门,甚至不出自己房门的人;“广义家里蹲”则纳入了平时虽待在家里,但也会偶尔去趟便利店,或因自己感兴趣的事偶尔出门的人。至于因生病或怀孕而在家休养,或是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则并不包括在内。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则是“尼特族”(ニート),指的是不上学、不上班、终日无所事事的“啃老族”。虽然媒体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但“尼特族”并不一定会把自己关在家里,最多可视为是”家里蹲”的预备军。

2015年播出的动画《阿松》,将赤冢不二夫原作中的六胞胎设定为长大后变成了“尼特族”,他们虽是无业游民,但经常出门闲逛,也有社交生活,算不上“家里蹲”。2015年古泽良太编剧的日剧《约会大作战》中,长谷川博己饰演的男主角谷口巧则介于“尼特族”与广义家里蹲之间。35岁的谷口巧每日沉迷文学书籍,依靠开美术教室的母亲过活,却自诩为“高等游民”;由于害怕母亲过世后无法过活,他决定上约会网站钓富婆,由此揭开与女主角之间的故事。谷口巧虽有古怪之处,但仍可正常与人交往,且颇具魅力,与现实中亟需帮助的“家里蹲”群体相比,未免过于浪漫化。至于泷本龙彦所著的小说《欢迎加入NHK》(亦有漫画和动画版本)中的主角佐藤达广,从大学退学后在家蛰居四年,房间里堆满垃圾,可说是不折不扣的”家里蹲”了。

根据内务省的调查,“家里蹲”中超过四分之三为男性,无法适应职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和找工作碰壁是最常见的原因;在学生中,则有在校遭受欺凌、考学失败和无法融入校园等原因,与不登校人群有所重合。知名动画编剧冈田麿里就曾因校园欺凌而拒绝上学、长期在家,她的自传题目就叫做《不能去学校的我在写出「未闻花名」「心在呐喊」之前》,还被NHK拍成了电视剧。

冈田麿里能够重返社会并且成为知名编剧,无疑是幸运的。日本政府也尝试了许多方式帮助“家里蹲”青少年,例如设立网络学校,鼓励“家里蹲”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家学习;建立支援中心,由社工上门探访,鼓励“家里蹲”走出家门。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家里蹲”回归社会的信心与可能性逐渐降低。内务省的调查显示,年轻“家里蹲”中有四分之三已蛰居三年以上,高龄“家里蹲”中则有一半已蛰居超过五年。如今,80岁的父母养着50岁的“家里蹲”子女,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被称为“80-50问题”。

NHK在近期专题节目中访问了一名56岁男子伸一,他在父母过世后靠他们的存款过活,蛰居家中三十年。孰料节目播出后数日,伸一被发现饿死家中。他的弟弟后来回忆,哥哥是因为考大学多年失败,找工作也不顺利,历经多次挫败后失去信心,最终成为“家里蹲”。2018年,札幌市也曾出现82岁的母亲与52岁的“家里蹲”女儿双双因营养失调而身体衰弱、死于家中的事件。父母将长期”家里蹲”的子女杀死的事件,之前也时有发生。虽然“家里蹲”群体的整体犯罪率低于普通人群,但每当发生恶性事件,“家里蹲”身份总会成为焦点,反过来又加重了这个群体的污名。

山下敦弘于2013年执导的影片《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前田敦子饰演的坂井玉子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成为终日无所事事的“家里蹲”。她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地睡懒觉、看漫画、吃饭、发呆,靠父亲照顾过活,父女二人倒也乐在其中。父亲任劳任怨地陪伴女儿度过了一年四季,最后对她说:“等夏天结束,请你从家里搬走,工作也好,游手好闲也罢,总之先从家里出去。”影片中的玉子似乎就这样轻松自然地脱离了“家里蹲”状态。但在现实中,在极其在乎他人看法的日本社会,蛰居一族若想回归正常生活,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