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乾时期,

扬州瘦西湖便有了“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那么,瘦西湖之名是如何由来的呢?

“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

有人说“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扬州人吴绮《扬州鼓吹词序》。书中记载可见瘦西湖在清初便已得名,因其水道弯曲狭长,并地处扬州城的西北,故称为“瘦西湖”。

瘦西湖和扬州的区别(扬州瘦西湖的瘦)(1)

然而“瘦西湖”这个名称的来历,则是来自于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

瘦西湖和扬州的区别(扬州瘦西湖的瘦)(2)

相传乾隆元年,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

《咏保障河》

垂柳不断接残芜,

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

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和扬州的区别(扬州瘦西湖的瘦)(3)

诗中描述了瘦西湖一带的景致与繁华。在诗人眼中,扬州和杭州一样,市井繁荣,故称“销金锅子”,并通过与杭州西湖的对比,认为瘦西湖之名确实形象而贴切。

瘦西湖和扬州的区别(扬州瘦西湖的瘦)(4)

“瘦”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有别于杭州西湖的雍容,大气,却表现出了扬州西湖的纤细、苗条和婉约。

瘦西湖和扬州的区别(扬州瘦西湖的瘦)(5)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有扬州的西湖,

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

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从此,“瘦西湖”之名被流传至今。

伴随着古扬州城,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每一位作者的图片文字等版权,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等各种渠道,无法追溯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主动与我们联系!0514-82229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