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羞耻感:最具杀伤力的情绪

言语上的侮辱、批评与轻视,甚至来源于不被觉察的被排挤也是暴力。

密歇根大学Ethan Kross博士的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

当一个人说感到“心碎”的时候,“心碎”其实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比喻了,他神经系统可能真的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心理学家发现,“当众被误解和打击”个人带来的不仅是委屈,还有羞耻感。而羞耻感会慢慢内化为一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影响成年后的人格和人际关系。

什么是羞愧感?

羞耻感 (shame) 常常会与愧疚感(guilt) 混淆

愧疚:当一个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时,会因为良心不安而感到愧疚;

羞耻感:但羞耻感的前提却不是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心理学家发现真正打开羞愧感开关的,是旁观者的反应。

有一些旁观者会责怪受害者是“活该”的——即“受害者有罪论”,也是造成羞愧感的源头之

不会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这4种方式安慰人)(1)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如果遇见不会安慰人的朋友,那简直是火上浇油。

当你的朋友像你求安慰时,千万不要用这4种方式安慰。

1.算了,多大点事啊?

——多大个事,伤不伤心,难道不该我们自己说了算吗?

独木舟在《深海里的星星》里说:“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2.你这算啥?我更惨啊

比惨的安慰方式,只是在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他根本没有听对方说什么,不关心倾诉的内容,别人的情绪和他关心并不大,他的重点都在自己身上。

有同病相怜的感受,他以为自己得到了认同。但是过一会,他会觉得你不够真诚,因为他的情绪还没有得到释放就被你中途“阻止”了。所以说,比惨对于安慰,更像是剥夺对方倾诉情绪的权利和欲望。

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安慰别人,也不要总是说“我”,不要反客为主,静静地听着也挺好。

3.这事你也有问题。

亲,如果有你关心的人向你倾诉,不要急着分析问题,情绪第一,安抚他的情绪,让他知道你和他是站在一起的,比任何的理性安慰都有效。

4.打鸡血

情绪低落的人,更需要的是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倾诉,更像是在寻求帮助,希望你能够告诉他:没关系,你已经够好了,慢一点,没关系。

不会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这4种方式安慰人)(2)

心理学家教你如何去有效的安慰他人,这四个方法提供给你。

1.认真倾听,表示理解

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真诚的表达,倾听并不是只听就够,还要及时反馈,反馈自己认可对方的某些观点和自己,就是对方的某种情绪激发了自己和对方有相同的感受。

2.默默陪伴,告诉他不是一个人

3.用身体语言,给他力量,拍拍她的肩膀,或者给她一个拥抱。

真正的为对方做些什么

心理学家:真正安慰一个人,只需要三句话

1.我现在愿意听你一个人说”

2.我理解你的情绪,你可以慢慢地说”

3.我明白,我懂

我现在愿意听你一个人说”

如果我们愿意真诚地听他们讲而不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等他们完整地倾诉完后,我们的安慰就已经完成了一半。

最忌讳的就是对方刚说出自己的烦心事,你就马上开始说你自己类似的悲惨经历

法国中世纪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认为“比惨”,会让被安慰者感觉自己的痛苦其实只是庸人自扰。因为很多人都会经历,所以他不应该伤心。

可是事实上,当你说出你类似的经历试图去安慰对方时,说出来的那一瞬间也许让对方觉得有同病相怜的感受,他以为自己得到了认同。但是过一会,他会觉得你不够真诚,因为他的情绪还没有得到释放就被你中途“阻止”了。所以说,比惨对于安慰,更像是剥夺对方倾诉情绪的权利和欲望。

我理解你的情绪,你可以慢慢地说”

让他慢慢地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

不要着急地给对方提建议,可以多用一些问句,带着对方一点点倾吐出来,帮助他们放下内心的不安。安慰不一定能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它的功能就是帮助对方释放情绪。

“我明白,我懂”

著名的心理学家 Teresa Wiseman 在关于“同理心”的研究中认为:同理心就是能与人一起感受。

具有同理心的人,可以接受不同的观点,同时不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人的观点。他们深深地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随便评价其实是自己的失礼。

我们选择安慰对方就选择了和对方待在一起,共同面对那些不安的情绪。情绪来临时,不要赶走它,否定它。当我们正视情绪、接纳情绪后,那些激烈的不安都会慢慢平静,最后,我们都会笑着重新站起来。

不会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这4种方式安慰人)(3)

不同颜色暗示不同性格,孩子喜欢这种颜色,家长要小心了

早在18世纪,思想家哥德就曾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出不同的性格,把各种性格对应到不同的颜色中。这就是我们后来有所耳闻的色彩心理学

1、喜欢蓝色的孩子性格

性格:沉默是金,安静、平和、乖巧、胆小。

2、喜欢粉色的孩子性格

性格:有些犹豫不决,非常依赖父母

3、喜欢红色的孩子性格

性格:热情,奔放,个性强烈,愿意表现自己,暴躁冲动,容易以自己为中心。

4、喜欢橙色的孩子性格

曾有调查有趣地显示,从小就喜欢橙色的人,会从一而终地喜欢到成年。创造性强

5、喜欢黄色的孩子

性格:如果一群孩子出去玩,黄色性格的孩子一般会担当组织者或者“领头羊”的身份。

6、喜欢绿色的孩子性格

这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很强

7. 喜欢紫色的孩子性格

容易过度情绪化。调查显示,现如今喜欢紫色的男孩比女孩还要多

不会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这4种方式安慰人)(4)

中国著名教育家傅雷曾经说过: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

教育就是要求父母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方式去影响孩子

对于我们的先民来说,身体和情绪的关系几乎就是常识。

例如焦虑,就是提心吊胆,恐惧,就是脊背发凉。愤怒的情绪被《水浒传》写的非常传神:“怒从胸中起,恶向胆边生。”悲伤的最高境界,则是“断肠”。

以上说的都是负面情绪,而对于正面情绪,表述似乎很少,基本上就一个词:安心。

我们每个人,当然更包括孩子,首先是活在感受里的,其次,才是活在"道理"或者"标准"里的——这是人的本能,基因如此。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委屈,回家后又不知如何安慰,或者总是踩雷,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那么你就真的要多看几遍我的文章

文章总结:

其实与其担心孩子受欺负,我们更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避免被欺负。

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教育孩子的视频,当有人提问:我的孩子在学校会被欺负怎么办?专家给出的"招数"是交一些合适的朋友。

当三两个小伙伴组成一个团体,别人来欺负其中一个人的时候,其他人肯定会站出来帮忙,这就是结伴而行的力量。

所以想让别人主动帮助自己,那就尝试主动成为别人的朋友,组成一种坚定的感情圈子,遇到困难对方肯定出手相助。

当然,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要审批一下孩子的朋友的人格,比如是否有违背法律和原则的坏习,这样的话,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远离这样的人。

孩子是否有不愿意与你沟通的表现、或者是育儿知识,在评论下方留言,我会为大家解答。

大家好,我是自我激活,佛是以醒人,人是未醒佛,专注于自我提升、沟通方式、人际社交、商业、育儿、人性知识领域等。

关注我,不迷茫,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