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试着在小腿自由下垂状态时轻快的敲击膝腱,小腿会不由自主的跳起来,这叫髌韧带反射,是正常的生理性反射。面对不同的刺激会做出不同的条件反射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反应,新生儿也一样,他们许多特有的先天性反射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既能够反应新生儿机体是否健全,也能够反应出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新生儿天生反射有哪些(新生儿特有的一些)(1)

新生儿特有的一些反射是他们所经历的正常发育阶段的产物,如果缺乏某些反射可能就表明新生儿的大脑或神经系统有问题,所以父母要学着观察新生儿所出现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如同鸟儿一样,新出生还未睁眼的鸟儿如果鸟妈妈衔来食物轻轻碰幼鸟嘴边的喙它就会有张大嘴巴等待投食。新生儿也一样,如果用手抚摸他一侧的嘴角,他就会自然的将头偏向被抚摸的一方然后张开嘴巴准备吃奶,这种反射大概持续到胎儿4个月大。

新生儿天生反射有哪些(新生儿特有的一些)(2)

巴巴啃反射:如果用拇指同时压住新生儿的两侧手掌,新生儿会张开嘴巴并向前低头,伴随着闭眼的动作。这种反射在出生后便已经出现,大概在6周左右会逐渐减弱。

吮吸反射:如果宝妈将新生儿抱在怀里,乳头接触新生儿左侧脸颊,新生儿会立刻将头转向左侧张开嘴巴衔住乳头吮吸。

这几种反射是新生儿出生后所特有的先天性反射,但是随着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新生儿的大部分条件反射会逐渐消失,如果在幼儿3、4个月左右如果仍然存在就可能预示着幼儿脑部的病变情况。当然,新生儿所特有的先天性反射不仅仅是这几种。

新生儿天生反射有哪些(新生儿特有的一些)(3)

拥抱反射:当突然性的发出声音或者触碰新生儿,导致他们受到一定惊吓,就会有手指伸开并且双臂外伸的动作,有时可能还伴随着哭泣,所以这也叫做惊吓反射。如同成人受惊吓后会做出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一样,这种反射一般在新生儿2个月后消失。

抓握反射:又称为“达尔文反射”,当把手指放在宝宝手心并且轻压掌心时,会发现他会紧紧攥住你的手指。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也在2个月后消失,并且有专家认为抓握反射是宝宝在“保护自己”。抓握反射对幼儿机体是否健康也有着直接的评判,如果抓握反射过于激进,或许是提示宝宝双侧大脑有疾病,而本该在抓握反应的发生期却呈消失或者减弱的状态,那么可能提示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呈抑制状态。

新生儿天生反射有哪些(新生儿特有的一些)(4)

颈强直反射:也称为“击剑反射”,当宝宝处于安静状态下平躺时,将他的头扭向左侧或右侧时,无论转向哪一侧,他就会随之伸出那一侧的手,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就会弯曲起来,动作形如击剑。这种反射不容易被注意到,尤其是当他们哭闹时就不会有这种反射出现。这种反射大概持续到宝宝5~7个月左右时会消失。

巴宾斯基反射:这种反射很多宝妈都不曾注意过,当轻抚宝宝足底时,他的脚会呈大脚趾弯曲而其他脚趾散开状态,而这种反射的持续时间大概在12~24个月左右。

新生儿天生反射有哪些(新生儿特有的一些)(5)

行走反射:宝妈会发现,当你双手扶住宝宝腋下并且将他提起的时候,他竟然能够尝试“凌空踏步”,不要觉得奇怪,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一般这种反射会在两个月后消失。在宝宝有直立能力后,让他扶住桌子或者沙发支撑站立起来后,又会出现自动踏步的动作,左脚先迈出,然后右脚紧跟上,有些宝宝甚至能够自己走出去几步。

除了这些短暂性反射,还有“长久性”反射,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熟悉的一些动作。

比如呼吸:其实新生儿刚出生后是不会呼吸的,但是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生存,肌肉就自动开启了呼吸的条件。

新生儿天生反射有哪些(新生儿特有的一些)(6)

眨眼:如果遇到光的刺激,比如强光直射或者户外活动时阳光照射,宝宝会自动闭眼,瞳孔也会自主收缩,这也是身体先天性的条件反射。

吞咽:新生儿刚出生,不具备学习能力,但是他能够自主吞咽,可以自由的吃奶、喝水,也属于先天性的一种条件反射,并且这几种在医学上被称为永久性的反射。

对于新生儿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来说,父母要尤其重视,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障新生儿能够在健康、平安的状态下顺利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