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者的能力,我认为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包括思维认知、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这是最难的,也是最底层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优秀管理者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优秀管理者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优秀管理者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关于管理者的能力,我认为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包括思维认知、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这是最难的,也是最底层的。

01结构化思维

为什么你换个行业就拿不到结果?

为什么你换条业务线就拿不到结果?

为什么大厂出来的核心骨干到创业公司,往往拿不到结果?

这些问题多源于结构化思维的缺失。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我的定义是穿透表象、抓到本质的能力,并且以体系化的方式呈现。

举个例子,销售老大跟我说:“Cherry,我上个月业绩没有完成。”

我:为什么没有完成呢?

销售老大:我的人不够。

我:为什么人不够?

销售老大:老人不认同公司的销售制度,跑了。

我:公司销售制度没有变过,为什么老人跑了?

继续追问,我发现是老人对新上任的管理者不服气,不认同,所以走了。

我:新人为什么也走了?

销售老大:新人进来没有业绩,赚不到钱就走了。

我:新人为什么赚不到钱?

销售老大:因为没有培训。

我:为什么没有培训?

最后发现,是因为新来的管理者没有培训意识。

这就叫抓本质。团队销售业绩不好,本质上因为新任主管不懂管理,所以老人跑了,新人没有培训也赚不到钱。

训练结构化思维,首先你要学会深度思考,想不通的地方一直往下想。

结构化思维是我们处理复杂事务和信息的利器,能帮助我们跨越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为什么有的管理者换一个行业或一项新业务,就做不出成绩?

因为他没有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有的只是碎片化经验,而碎片化的经验很难复用到另一个领域。

可以说,结构化思维在我们的职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02销售思维

我在阿里巴巴第一份工作是电话销售,后来被调到集团人力资源部门转型做组织发展,再后来离开阿里巴巴做投后管理和投资,现在创业做企业服务,一路走来经历许多岗位和角色,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老板和管理者。

我发现每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无论他做没做过销售,都具备非常强大的销售思维——客户导向和结果导向。区别在于,不同的人面对的客户不同。

比如一位企业老板,除了外部客户的需求,他还要面对“内部客户”即公司员工的诉求;

比如一位技术部门的主管,除了外部客户的需求,他还要考虑如何帮业务部门解决问题。

任何一个工作岗位和人生角色,本质上都在重复销售思维的闭环:客户需求——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塑造价值——获得认同。

03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原来是口号,现在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能力。

现在商业变化和公司发展这么快,每个岗位每一年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你要是不能更新知识结构,一定会被淘汰。

我从阿里出来,花了五年半学做产品,2020年开始做新媒体营销,去年开始学做视频号。

04以身作则

所谓:以身作则胜千言。

我们要求团队每天上午8点半开早会,如果你作为管理者8:45才进办公室,那么团队对你就不会产生信任感。

信任感是怎么来的?就是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的作用。

作为管理者能够传承给员工的到底是什么?是方法和工具吗?你教给他们的方法和工具可能很快就过时了。

管理者真正能够传承给员工的只有两条:

第一是做人的标准,第二是做事的标准。而这些只能通过管理者的以身作则去传承,你自己都做不到,没有人会相信你。

很多人都不会在一家企业工作一辈子,但为什么有的员工离开公司很久了还会跟前上司保持联系,逢年过节还会想到他,遇到困难时也会想到他?因为这位上司曾经影响了他。

我人生第一次管团队时,带了15名员工,对管理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怎么管。结果不出所料,一个半月没有出一单,然后我团队的15个人就给老板写了封信,联名上书要求换掉我。

我当时的老板倪亮就找我谈话,他说:

“有人反馈你做得不好,我认为是我的责任,因为我没有辅导你。所以,第一,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早上拿笔过来,写清楚今天要做什么事,为什么做,打算怎么做,我来辅导你;第二,你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天晚上把今天完成的事打钩,总结和反思今天的工作;第三,在任何场合我都支持你。”

我当时很感动,此后的每天早上,我都会去做10分钟汇报,他也一直坚持给我辅导。在各大场合,他每次都会对我的团队说:“今天她就是你们的老板,如果你们有人反对她,请你离开。”

我就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所以从那以后,我一直用同样的方式带团队,以及辅导自己的下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