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古代文人雅士不计其数,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在这些经典当中,不乏一些讽刺、挖苦的经典语句,这些话看似文艺,却是骂人不带一个脏字,如果有人对你这么说,可千万别认为是在夸你。

古人霸气的三句话(古人在骂人的时候有多文艺)(1)

相鼠有皮,人则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这句话出自《诗经·鄘风·相鼠》,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连老鼠都有皮毛,如果一个人不穿衣服(暗指不讲礼仪),那还不如死去。这么看起来这句话也没什么,但如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要脸。而且老鼠作为一种贬义性质的动物,是极具侮辱性质的,比如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等。如果连老鼠都不如,那就别做人了。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是宋朝伊始,赵匡胤还在统一周边各国,而在和后蜀的重要战役后,成功地灭掉了后蜀。后蜀的花蕊夫人根据两国这场战役中,后蜀十四万士兵不战而降的经历所作的《述亡国诗》中的一句。

诗歌的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说后蜀的这十四万士兵,全部投降,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男人。讽刺意味十足,诗歌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这些人都不是男人。

古人霸气的三句话(古人在骂人的时候有多文艺)(2)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这两句都是出自《庄子》,后一句更是衍生出来井底之蛙这句成语。原本这两句话其实并不是在讽刺人狂妄自大,不知深浅,而是表达四季的变化。但是在后期逐渐地使用过程中,就成了讽刺人的语句了。而这两句话在讽刺人的时候,不仅把讽刺的含义表达到极致,而且还具有十足的诗意。

竖子不足与谋

这句话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经典语句,是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出现的。是在鸿门宴的结束后,刘邦平安地离开,项羽手下的谋士范增对项羽放走刘邦的行为极度愤慨,说出来“竖子不足与谋”的话。

竖子就是形容那些阅历简单,啥都不懂的小屁孩。看似文明的话语,其实内容中表达了一种对他人完全不屑一顾,瞧不上的意味。

古人霸气的三句话(古人在骂人的时候有多文艺)(3)

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虽然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应该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论语》之中。我们熟知的都是一些“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等教导的语句,没想到还能有一句如此讽刺的话语。

原本这句话的故事,是孔子一日来上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学生吊儿郎当的坐着,孔子于是生气的骂他,形容他是老而不死就成了害虫。但是最后有一段时间却成了人们形容一个人,活得久就成了一种罪过。

沐猴而冠

这句成语也是来自《史记》中项羽的故事。在大秦灭亡之后,当时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项羽。而项羽并没有称帝,而是开始把众多势力封往天下各地,自己名义上统领着所有的势力,并称自己为“西楚霸王”。

而项羽手下的谋士韩生在建议项羽在咸阳定都的时候,项羽却坚持回到家乡,要回去炫耀自己获得的成就。最后韩生就用这句话来讽刺项羽这样的决定,说他就是一个带着皇冠的猴子而已,根本不是真正的王者,讽刺项羽是一个猴子。

古人霸气的三句话(古人在骂人的时候有多文艺)(4)

虽然古人这些讽刺人的语句,看似没有我们现在的骂人话言辞激烈。但是这样的话,不仅把对方讽刺,甚至还体现出自己的素质和涵养。不得不佩服一些古人的文化,骂人都不会有一个脏字,还会让人觉得这样的语句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