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常见习题(专题复习物质的结构)(1)

1物质的构成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考点内容

命题趋势

1.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及应用

★★★★★

1.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及联系

2.分子、原子的性质

3.原子的构成

4.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计算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

5.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辨别离子、原子结构示意图

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的中问题是常考题目,多出现在选择题中;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并渗透着元素的相关知识,多出现在选择或填空题中;原子的构成及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常出现在选择题中。

2.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

★★★★

1.分子和原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3)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微粒的性质(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都能保持由它们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21cnjy.com

2.原子的构成:

(1)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两部分,一般的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 三种微粒构成,其中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在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中必不可少的是质子和电子。21·cn·jy·com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C12)质量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离子为阳离子,如镁离子,符号表示为 Mg2 原子得电子形成的带负电荷 的离子为阴离子,如氧离子,符号表示为 O2-。

5.微粒结构示意图:

(1)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www.21-cn-jy.com

表示 原子核

硫原子构示意图

(2)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向一:分子、原子

典例1:(2017•广州)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分析】根据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物态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变大或缩小分析。

【解答】干冰升华是固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间隔变大,故答案为D。

考向二:原子的构成21·世纪*教育网

典例2:(2017•温州)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

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1-c-n-j-y

A.118 B.176 C.294 D.412

【分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解答】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18,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为118,故选A。

考向三:核外电子排布

典例3:(2017•深圳)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有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小格信息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包括圆圈及圈内数字,表示的是原子核及质子数,弧线及弧线上数字,表示的电子层及各层上电子数。

【解答】碘名称带“石”为固态非金属元素,由结构示意图可知,由图示可知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碘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单位是“1”,故选C。

考向四: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典例4:(2017•海南)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分析】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间隔或运动速率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解答】水烧开后,分子间间隔变大,氢壶盖顶开,而不是分子数目变多,故答案为B。

易错点一:概念理解不透

题1: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分子大,原子小 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⑤分子在一般条件下固定不动 ⑥铁由铁分子构成 ⑦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⑧分子是保持性质的一种微粒 2·1·c·n·j·y

解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同种物质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错误;②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错误;③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错误;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正确;⑤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误; ⑦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不是化学变化时,原子可以再分,故错误;⑧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故错误。

答案:

错因透视分子概念在描述时易将“化学性质”写成“性质”,原子定义描述时易丢掉“化学变化”这个条件,要掌握分子、原子定义并能举例分析。www-2-1-cnjy-com

易错点二: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不清

题2: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8,且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2)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为______.

解析:(1)由已知条件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知原子得2个电子,可知m的值为(2 8 8)-2=16,为硫元素,则可知粒子符号为S2-;21教育网

(2)若m-n>10,说明失电子了,故可知其离子种类为阳离子;

(3)若m=11,可知n的值为1,则可知元素符号为Na。

答案:(1)S2-;(2)阳离子;(3)Na

错因透视将得失电子后微粒的种类弄混,得失电子后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的关系弄反,得电子形成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失电子形成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易错点三:微粒的性质解释现象错误

题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事实:盛夏,昆明湖畔,荷香四溢解释:分子在不停运动

B.事实: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解释: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

C.事实: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解释: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事实: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解释: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H

解析:A.荷香四溢是因为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故说法合理;B.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小,故说法不合理;水通电分子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氢分子可分,故说法合理;D.酸都相似的化学性质,因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说法正确。

答案:B

错因透视微粒都有间隔,若该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则微粒种类、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物质的体积改变只是间隔变大或缩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