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创作:怎样擅于捕捉生活中“有包孕的片刻 ”并把它写出来一.什么是“有包孕的片刻”

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因为含蓄的外表可以调动欣赏神像的人丰富的想象力。

儿童自创诗可以在哪儿投稿(诗歌创作怎样学会擅于选取有包孕的片刻)(1)

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

朱光潜先生曾说:“要说明雕刻上流露和含蓄的分别,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是最好的例子。相传拉奥孔犯了大罪,天神用了一种极残酷的刑法来惩罚他,遣了一条恶蛇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一块绞死了。在这种极刑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目不忍睹的一顷刻,而希腊雕刻家并不擒住这一顷刻来表现,他只把将达苦痛极点前一顷刻的神情雕刻出来,所以他所表现的悲哀是含蓄不露的。倘若是流露的,一定带了挣扎呼号的样子。这个雕刻,一眼看去,只觉得他们父子三人都有一种难言之恫;仔细看去,便可发见条条筋肉根根毛孔都暗示一种极苦痛的神情。德国莱辛的名著《拉奥孔》就根据这个雕刻,讨论美术上含蓄的道理。

莱辛是德国十八世纪启蒙的代表人物,他在《拉奥孔》中就提出了有关选取有包孕的片刻

”的主张后来黑格尔等人也对此作了论述和发挥。

儿童自创诗可以在哪儿投稿(诗歌创作怎样学会擅于选取有包孕的片刻)(2)

莱辛是德国十八世纪启蒙的代表人物,他在《拉奥孔》中就提出了有关选取“有包孕的片刻 ”的主张。

文学作品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我国前人论画认为画家应该挑选整个动作中有包孕的片刻,只不过没有用“包孕的片刻”这个词。所谓“有包孕”,就是最富有内涵的意思,所谓“有包孕的片刻”,就是最有含义,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比如画一个事件就不可画顶点,画矛盾已经解决,(如同拉奥孔受极刑的惨不忍睹的那一刻)而且应该选其中一个,最能够体现该事件的前因与后果的那个片刻。

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个片刻呢?因为绘画(连环画除外),与诗文不同,他不能表现事件场景或动作的连续发展,只能选取其中一个小片段。如果这个小片段没有啥含义,那么画出来就势必会淡然无味。

在表现生活的连续性上,诗要比绘画优越一些,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也需要选取有包孕的片刻尤其是短诗。举两个例子:

儿童自创诗可以在哪儿投稿(诗歌创作怎样学会擅于选取有包孕的片刻)(3)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郑遨《富贵曲》)

第一首诗说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爱吃鲈鱼,可是这鲈鱼是怎么得到的呢?是渔人们架了小船在大风大浪里冒着生命危险才得到的啊!

第二首诗说美人梳洗的时候满头都戴着珍珠翠玉的首饰,可是你知道不知道,这“两片云”(两个发髻)是戴去了好多个乡村缴纳的税款呢。

两首诗都选取了生活中蕴含量很大的一个片段,就是有包孕的片刻

第一首“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个生活小片段是有包孕的,包含着很大的风险和劳动者的辛苦,诗人对其中的包孕并不说破,让读者去寻味。

第二首诗,“美人梳洗时 满头间珠翠,”这个生活小片段也是有包孕的,包含着富贵者的奢侈和对劳动人民生活果实的吞噬。诗的后两句“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把其中的包孕点破了一层,在表现手法上不及第一首含蓄,但由于这个生活小片段本身很有包孕,所以这首诗也还是耐人咀嚼的。

一般来说生活中任何一个事件、场景、动作的任何片刻,或多或少都蕴藏着某种含义,区别仅在于有的蕴藏量大,有的蕴藏量小,有的有社会意义,有的没有什么社会意义,诗人应当选取蕴藏量大的最有社会意义的片刻,从而创造出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战斗诗篇。

不过这并不是说社会意义不大,生活片段一概不能入选,有的生活小片段虽然没有包孕多少社会生活的内涵,却包孕着某种健康的生活情趣,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小片段也是可以选取和描写的。像下面这首小诗 :

儿童自创诗可以在哪儿投稿(诗歌创作怎样学会擅于选取有包孕的片刻)(4)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写的是一个牧童骑牛唱歌,歌声把树林都震动了,可是走着走着,忽然想要捕树上的鸣蝉,于是歌声骤然停止 闭口立在那里。

诗歌里选取的这个片刻有包孕,有情趣,所以信手写出就饶有情趣,能令人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享受。

看来是要做到含蓄,除了从表现手法上着力以外,选取有包孕的片刻,也是一种好办法,好途径。

二.让我们一起欣赏“有包孕的片刻”的文学作品吧:

我国古代许多文论家提到诗文的含蓄。刘勰说:“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心雕龙.隐秀》)所谓“文外之重旨”就是晓得文意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

在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往往是多重多维结构的,文义是一重,它只是实写的表层义,而意思好处又一重,即深藏在诗歌的底蕴中:

“深山藏古寺”、“踏青归来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竹锁桥边卖酒家”,等经典艺术作品之所以耐人捉摸,似嘴中含有橄榄,愈咀嚼愈有味,具有长久令人品味的艺术魅力,就是它选取了“有包孕的片刻”,因而能够充分调动了欣赏者能动的参与性。

文学作品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成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我们且看下面这首五言绝句,仅仅二十个字:

儿童自创诗可以在哪儿投稿(诗歌创作怎样学会擅于选取有包孕的片刻)(5)

元稹的《行宫》选取了有包孕的片段

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选取了一个似乎很平常的一件事:地点:古行宫;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人物;白头宫女;事件: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此时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十分凄绝。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其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诗的表面是一层意思:看到的不过是白发宫女在破败的宫中闲坐交谈,但它仅仅是记叙了弱女子一生的年华的流逝吗?仔细揣摩,它实质也暗示出几十年的帝王兴衰,时代变迁的历史这个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抒发着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或许还有对这些原先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的宫女们悲苦命运的悲怜!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人们,不同境遇的人们吟咏这首极具包孕的片刻的五言绝句,会有多少凄楚的感伤啊?会有多少繁华与衰败的慨叹?在这寥落的所在,在这绝句的寂寞荒凉的情调之外,不仅是年华易逝、兴亡莫测,恐怕还有对时光、功利、青春、历史等等问题的更加深沉的思索吧?这就是选取有包孕的片段的诗歌艺术的魅力所在啊!

三.要擅于捕捉生活中有包孕的片刻,并有能力把它凝练成耐得住咀嚼的诗句。

从我们上文所举的例子中不难发现,无论是范仲淹写的《江上渔者》中“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郑遨《富贵曲》中的“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还是元稹的《行宫》中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可以说,都是一些人们经常看到的生活情景。但是如上这几位诗人,信手拈来写入诗中,便成千古名诗。原因何在?

很明显,这些诗人擅于捕捉生活中的有包孕的片刻,并把它很好地凝结在诗中。也就是,这些诗人具有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挖掘其中包孕着的深刻的内涵,并能写就成凝练的文字,把它呈现给读者,让我们来咀嚼,来品味。而且愈咀嚼,愈品味,就愈有味道——这就是一个诗人的特有能力。

我以为具有这种能力必须有三个条件:1·生活阅历。2·对生活本质的认识能力。3·诗歌艺术的创作能力。能够写出好诗来,是这三个条件综合发力。

有人会说,“谁没有生活阅历?活着就有生活阅历。”这句话似乎有理,其实不然。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去旅游,但收获就不一样。像人们所调侃的:“下车就拍照,上车就睡觉,回家一问什么也不知道。”这也是旅游阅历。

儿童自创诗可以在哪儿投稿(诗歌创作怎样学会擅于选取有包孕的片刻)(6)

陶渊明《时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我们举陶渊明的一次暮春之游来看一看这位大诗人是如何捕捉生活中有包孕的片刻,并有能力把它凝练成耐得住咀嚼的诗句的吧他的《时运》这首诗前有序说: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稳了,春天的景色是那么和美,独自出游只有影子作伴,不禁欣喜与慨叹交替袭来。这首诗比较长,诗人捕捉到四个极具包孕的生活片段我们拿出第一组来欣赏证明捕捉有包孕的片刻,是需要必备三个条件的综合发力才行。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意译如下:

“天回地转,时光迈进,温煦的季节已经来临。

穿上我春天的服装,去啊,去到那东郊踏青。

山峦间余剩的烟云已被涤荡,天宇中还剩一抹淡淡的云。

清风从南方吹来,一片新绿起伏不停。”

我国古人早就发现,运用语言,一般的交际还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人的细微情感,有时就是很蹩脚的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都是浅显的,无法尽情的突出心中所思所想。只有那种意会出来的东西才是事物的本质的反应。

庄子在《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时运》这诗中表达的情感,尤其是他的即景抒情诗,这其中的情感只有陶渊明自己最理解其中的情趣。更何况用现代语言意译出来,这就又差一层。我以为在弄懂诗的大意之后,还是要反复吟咏原诗。吟咏多遍其意会自见。

这诗的前八句是诗的第一章。具有包孕的片刻的诗句,突出体现在后四句中“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山峦间余剩的烟云已被涤荡,天宇中还剩一抹淡淡的云。清风从南方吹来,一片新绿起伏不停。)为什么说创作出具有包孕的片刻的诗句必备:1·生活阅历。2·对生活本质的认识能力。3·诗歌艺术的创作能力,而且还把“生活阅历”放在第一条呢?

大家都知道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正因为陶渊明身临其境,才能写出这样四句诗。陶渊明在这首诗前的序中说:“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他说:“诗是写暮春出游的。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稳了,春天的景色是那么和美,独自出游只有影子作伴,不禁欣喜与慨叹交替袭来。”

诗的序为我们了解诗人的情感起到很好的作用。他说“欣喜与慨叹交替袭来”这欣喜与慨叹,就是诗人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应该认清,这陶渊明的“暮春出游”和我们城里人偶尔往山里跑一趟不同。在我国真正的田园隐士只有陶渊明一人,他不是沽名钓誉去务农,每年的收成好坏,确实关系到他一家的生活境况,于是便发自肺腑地吟出“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两句被后人不断赞誉的名句。

难怪诗论家说,没有一定的农村务农的生活经历是难以写出这两句诗的。我以为更关键的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态度,他的欣喜之情,是对田园生活热爱的表现。他厌恶官场生活。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农家生活是自己的心愿。正像在这首诗的第二章中说的:“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人但求称心就好,心意满足并不困难。喝干那一杯美酒,自得其乐,陶然复陶然。)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当清风从南方吹来,一片新绿起伏不停。看着这风中的麦苗,感到自己的辛勤劳作会有指望,心中便欣欣然。这就是诗人对生活本质的认识。这两句虽然是写景,实际是写情。而这种情是真情实感,这种情感代表着辛勤劳作的广大农民的期盼。所以这首诗中的这两句,千百年来人们吟咏之,便会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诚如明代的焦竑所说:“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

要想有这样的情感必须有真实的田园生活作为基础,同时还得有对生活本质的深刻认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擅于捕捉生活中有“包孕的片刻”的三点必备条件的前两条件。也就是陆游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当然,只有前两点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分析一下陶渊明所具备的第三条“诗歌艺术的创作能力”了。

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刚才我对这两句的诗的剖析文字就是把这两句诗所包孕的内涵是按我的鉴赏理解,揭示出来给大家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其学识去鉴赏理解。这就是有包孕的片刻之含蓄性的魅力。它可以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补充。从诗的表面仅是景语,如果诗人把我的啰哩啰嗦的一番剖析之语,全在诗中由诗人一股脑地说出来,那诗的艺术魅力就大打折扣了。无言胜似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这就是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所展现的艺术的创作能力——“无言之美”陆时雍《诗境总论》谈到诗歌的不同形态,从而构成诗的意境的不同情绪结构式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韵幽。他的这首《时运》中的“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为我们展现的诗的意境有着同样的“韵幽”之妙,正像他自己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中的韵味我们只有在慢慢地咀嚼中去品味才行。正所谓:“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须“玩味乃可识”。(罗大经《鹤林玉露.诗兴》)“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四句诗,无一句言情,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语)“说出来是破坏,暗示才是创造”,若“指明对象,等于把诗的趣味减去四分之三。”(法国诗人马拉美语)这便是善于捕捉生活中有“包孕的片刻”的艺术手法的魅力之所在吧

儿童自创诗可以在哪儿投稿(诗歌创作怎样学会擅于选取有包孕的片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