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学界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新闻,吉林省文联主办的《小说月刊》在自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则通知要求,向《小说月刊》投稿者,在作品涉及到对话处,自行使用冒号、双引号,还举例称,例如他说:“你好,什么时候到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中文标点符号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文标点符号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东西方融合而生的汉语标点)

中文标点符号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

近日,文学界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新闻,吉林省文联主办的《小说月刊》在自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则通知要求,向《小说月刊》投稿者,在作品涉及到对话处,自行使用冒号、双引号,还举例称,例如他说:“你好,什么时候到的?”

通知一板一眼地做示范,宛如一堂语文课,足见杂志编辑的苦心。同时也说明不规范使用双引号的作品实在太多,从少数成了多数,甚至成了一种“主流”。

标点和汉字相辅相成,它可以画龙点睛,让文字更为传神。现今,移动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标点使用愈加多元,这无疑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标点创制:中国传统句读符号和西方标点符号融合的结果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典籍是没有统一、规范标点的,就如韩愈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而因此造成的歧义、误解也在所难免,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有多种解释,且有的解释意义完全相反。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1919年,胡适等6位教授在张德彝的基础上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新青年》杂志是率先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刊物之一。可以说,现代标点符号是新文化运动的成果之一,它的普及对于白话文的发展、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新式标点符号又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补充,在汉语中已通行了100多年。

国际性是现代各国语言标点符号的共有特点,汉语的标点符号是我国传统句读符号和西方标点符号融合的结果。正如1920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颁布时政府训令所指出的“远仿古昔之成规,近采世界之通则,足资文字上辨析义蕴、辅助理解之用”,汉语标点符号堪称民族性和国际性结合的典范。这些符号中的问号、叹号、逗号等是从国外引进的,句号、顿号、着重号、专名号、书名号、虚缺号等脱胎于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等,直行文稿的引号则直接借自日本。

网络时代:肆意滥用标点现象屡见不鲜

时下,键盘、手机成了主流书写工具,网文、邮件成为主流文字表达形式,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就在标点符号上“偷懒”了。对此,澎湃新闻指出,网络上,有的写直接引语彻底不加冒号、引号,因为“双引号”涉及切换键盘上档键,觉得麻烦。有的乱用英语半角、汉语全角符号,甚至直接用英语里的“.”代替汉语里的全角句号。《南方日报》亦称,网言网语“一逗到底”、文字聊天穿插各式表情包、新媒体排版惯用空格或换行……一系列带有个性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充斥网络。

澎湃新闻评论道,类似做法看起来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实际上关乎书面语言的规范性;看起来只是自身的表达个性,实际上折射出一些人对标点符号乃至汉语言文字缺乏基本的敬畏。

郭沫若先生说:“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汉字、标点符号,是对中华语言文字美学的尊重,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虔敬,是对中华文明认同感的巩固,是一件关乎长远的大事——不重视使用规范的风气一旦形成,我们的后人可能在提笔书写时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小标点“撬动”大文章,小习惯影响大格局,对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多些坚守,亦是对严肃文学、纯洁文字的有力守护。(完)

综合《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