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正月初七的黎明,一声“豆腐”的叫卖,打破了寂静的城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粉浆面条啥牌子好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粉浆面条啥牌子好吃(粉浆面条百年味)

粉浆面条啥牌子好吃

刘悦

正月初七的黎明,一声“豆腐”的叫卖,打破了寂静的城市。

年过完了,生活的轨迹恢复了正常。

不用开窗就可以知道,那位一年四季天天早晨,卖自己磨的豆腐的老人,开始新的一年忙碌了。

老人骑着着三轮车沿街叫卖,每天天不亮准时到达,一个买包子的小铺前。

车上摆了十托豆腐和几盆凉粉、焖子。还有一个保温桶里面装的是粉浆面条。有几次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正好遇上揭开锅盖,一股浓厚的热香扑鼻而来。看着有的人一碗在手,据车大啖,不断的评价面条醇香耐嚼,面汤酸而不酷,浓淡适口,非常过瘾。有爱好者一连两碗,吃得大汗淋漓,留下一个字“爽”。这真是吃得通体舒畅。

冬天的早晨,不论是买豆腐的还是行人,喝完立刻感觉身子暖暖的,一边走一边回味着,这种实惠的小吃。

粉浆你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浆何物,北京的豆汁你没有喝过,从电视剧、电影中总会了解一些。粉浆就是和豆汁差不多类似的一种食品,将绿豆研磨后,放置容器中,让其自然发酵至有酸腐味道出现,就是有这股似酸似腐的味道,才获得知音者的喜爱。

粉浆是很讲究的,它是用制作绿豆淀粉过滤出来的浆水制作而成,喜欢的人称之为美味,吃不惯的却嗤之以鼻。粉浆面条和豆汁一样,受众人群相当两极化,喜欢的人对它死心塌地,不喜欢的人对它避之不及。

传说粉浆面条是起源于河南省方城县,据传在明朝正德年间,该县一个姓史的人开了个饭店,生意很兴隆。有一年小麦歉收,豌豆丰收,饭店天天卖豌豆面饭,一时生意萧条。

京城一位钦差大臣带 随从路过此店吃饭,店主因无上等米菜下锅急得团团转。当他看到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时,急中生智,用椒叶、藿香等作作料,用豌豆浆作汤下入面条,做了一锅豌豆浆面条。

钦差大臣吃后十分满意。此后店主便新增了粉浆面条这一食谱,小店生意又兴旺起来,从此,这粉浆面条便成了一道名吃。

还有说东汉年间,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日夜奔走,数日水米未进。一日深夜行至洛阳附近,见到一户人家。便想讨些饭食,可主人贫穷,只有几把干面条,一些已经放酸的绿豆磨的浆水。刘秀饥饿难耐也顾不了许多,主人就用酸浆,把面条、菜叶、杂豆下入锅内烧熟。刘秀狼吞虎咽,竟然觉得香气扑面而来,吃得那叫津津有味。

刘秀当了皇帝,依然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以至于御宴中就有了粉浆面条这道菜。然而对比粉浆面条发源地的说法,这个传说有攀富权贵,弄一个好出身的嫌疑。

正宗的多为一些杂粮面,面条一定要细。最重要的一点是粉浆,这粉浆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小吃的味道。

 做面条时,先吧酸浆倒在锅里煮至80℃,浆水的表层泛起一层白沫,这时,要用勺子轻轻打浆,浆沫消失后,浆体就变得细腻光滑,接着再下面条等其他调料即可。

从形状上看微绿的豆浆里,有一厘米宽的宽面、窄如韭叶的窄面、细如发丝的龙须面,也有菱形的面叶儿、绵长不规则的面片等。

原来的菜码也就是几种,现在是十几种时令小菜,像酸白菜丁、黄瓜丁、芹菜丁、榨菜丝、雪菜丁、黄豆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事先腌制好的,已经入了味。

从味道上说,有淡味、咸味、辣味、酸味等。可见下的功夫非同一般,所以,这吃起来,味道不用再说了。

时代变迁,粉浆面条以色彩悦目,酸辣利口,消食开胃的特色留传之今。经过数代厨师精心配料调制,适应了当代人的口感,更诱使爱好者,不离不弃那浓浓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