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年3月29日,约克长子爱德华称王第24天,北方约克军陶顿村,进行了一场长达10小时的漫长厮杀,这可能是发生在英格兰土地上最血腥的一次战斗,将永载史册。

爱德华四世没有举行加冕典礼,他发誓未将亨利六世夫妇彻底击败,绝不正式戴上王冠。登基之后,他向全英格兰发表宣言,要求33个郡支持自己称王,提供帮助平息内乱,同时声明将宽恕那些及时悔悟的兰开斯特追随者。这是孤立王后的政治策略。

先是儿子的继承权被剥夺,现在约克家长子又废黜亨利六世取而代之,红王后现在除了拼死一战别无退路。此时兰开斯特军已撤回约克军,她准备募集更多军队,号召所有忠于亨利六世的封臣率军奔赴北方集结,同时向苏格兰太后再借一支军队,将兰开斯特军扩充至3万人。

爱德华四世同样深知,必须尽快粉碎兰开斯特在北方的力量,断绝观望者们的念想才能巩固王座,一场红白玫瑰两大家族的生死大决战在即。

3月11日,福肯贝格男爵率领先遣军向约克军进发,13日爱德华四世离开伦敦,沿着赫里福德郡、剑桥郡缓慢向北开拔,一路与各地援军会和,连兰开斯特最忠诚的重镇考文垂都送来100名战士。3月27日抵达庞蒂弗拉克特城堡时,军队规模达到2.5万。

前锋萨福克公爵进抵亚耳河旁的村庄布里费里奇,但河的北岸已被兰开斯特前锋克里福德男爵占据,桥梁也被拆毁。萨福克下令用木板搭桥渡河,遭到对岸箭雨袭击,不少约克军士兵中箭掉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爱德华四世命令沃里克前去增援萨福克。趁着天色渐黑,兰开斯特军后撤之机,沃里克派人加速抢建木板桥,先头部队总算渡河扎营,准备第二天等待主力过桥。孰料,克里福德和内维尔男爵率领小股部队第二天黎明前偷袭沃里克营地,约克军菲茨沃尔特男爵混战中死亡,沃里克胳膊中箭后领着余部仓皇过桥逃回南岸,木板桥再次被兰开斯特军捣毁。

指环王白城之战都有谁参战(陶顿大决战王冠的最终归属之战)(1)

萨默塞特和埃克塞特公爵率领主力驻扎在北岸的陶顿村,但他们行事谨慎,仅让克里福德男爵守卫河岸,未主动渡河来袭。到中午,爱德华四世下令无论如何当天必须解决守卫河岸的敌军,让部队安全渡河。福肯贝格男爵率领一队骑兵向上游急行军几公里,从卡斯尔福德镇附近的浅滩快速趟过亚耳河,闪电般直插兰开斯特军河岸守军营地。由于侦察兵未能探知情况,克里福德被突袭后激战不支率队撤退,经过萨克斯顿村时被一箭射中咽喉身亡。这场战斗称为“弗雷桥战役”。

兰开斯特守护河岸的前锋被歼,约克军悉数渡过亚耳河,扎营在萨克斯顿村,爱德华四世一度收到亨利六世派人送来的和谈建议,但约克国王坚定回绝了兰开斯特国王。

3月29日清晨,天空中大雪飘舞,约克军向陶顿村推进,接近敌营时发现兰开斯特军早已严阵以待,排成将近一公里的长蛇阵形,诺森伯兰伯爵、威尔特伯爵、白金汉公爵、埃克塞特公爵、德文伯爵、第三代舒兹伯利伯爵……各家领主的旗帜迎风飘扬,另有数名男爵和60名骑士参战,他们都在等待“自封的英格兰国王”——鲁昂的爱德华前来受死。

相比起来,约克军这边的贵族阵营略微寒碜,兵力也比对方少几千人。约克军照例分成三部,福肯贝格男爵指挥前锋,沃里克指挥中军,爱德华四世指挥后卫。兰开斯特军的具体部署不详,大概分成三线,智勇双全的安德鲁·特罗洛普爵士和诺森伯兰伯爵指挥前锋,戴克男爵指挥中军,后卫由埃克塞特和萨默塞特两位公爵指挥,亨利六世夫妇则待在约克市等候战况。

上午9点左右,双方以弓箭对射拉开序幕,但风向突然转变,约克军阵地从逆风变成顺风。福肯贝格男爵令长弓兵赶紧往前推进数步,站到敌军箭矢落下的地方继续射出箭雨,因为风向缘故,双方的射程此长彼消,兰开斯特军很多士兵中箭倒地。萨默塞特发现继续互射己方吃亏,下令全军冲锋,以优势兵力压过去近身肉搏。

指环王白城之战都有谁参战(陶顿大决战王冠的最终归属之战)(2)

陶顿雪原之战关系到王冠最终归属,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皆无退路,各自心中充满把对方生吞活剥的恨意,此战之血腥程度为英格兰史上空前。

沃里克遵守诺言徒步作战,爱德华四世也下马与士兵们共同拼杀,高大的身影左冲右突,挥舞着长剑四处劈砍,兰开斯特阵中没有一位战将的威猛可与之匹敌。不过兰开斯特军数量优势很快体现出来,约克军渐处于下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约克军好像都在撤退,其实阵线没有崩盘,而是边打边退。数小时肉搏,尸体堆积过多,双方局部战场总是被迫暂时终止战斗,把各自伤亡的士兵拖回去,新的部队补上去继续厮杀。

战斗进行到下午两点,约克军几乎已退到接近早晨出发的地点,特罗洛普率先撕破约克军左翼。兰开斯特军在约克军左翼不远处的森林中埋伏了一支部队,导致约克军局部处于绝对劣势。爱德华四世差点被逼退出战场,因为后备部队耗尽,约克军无法补充人员。压垮骆驼还差一根稻草,如果诺森伯兰伯爵率队及时冲上来增援,可能导致约克军阵线崩溃。爱德华四世重新集结好人马,身先士卒再次冲上来顶住阵脚,他的勇猛极大提升了士气,双方又形成胶着搏杀状态,但约克军陷入苦战,继续打下去将有溃败危险。

正在生死关头,诺福克公爵从东盎格利里征召的数千部队终于抵达战场,他先支援爱德华四世这一翼。这支狂呼乱叫的生力军突然加入,令情势瞬间逆转,变成兰开斯特军边打边退。血腥厮杀数小时后,战场又逐渐拉回双方开战的地方,兰开斯特军后备耗尽,阵线崩溃,士兵开始四散逃窜。

指环王白城之战都有谁参战(陶顿大决战王冠的最终归属之战)(3)

看见对方开始溃乱,爱德华四世激动地对追杀逃军的约克士兵高喊:“放过那些普通人,放过普通人,杀死领主,杀死领主。”这种情况在英格兰史上罕见,每个贵族俘虏都代表着一笔不菲的赎金收入,现在钱财已经不重要,歼灭敌人领主才是首要目的。

萨默塞特率右翼退回到公鸡涧,很多兰开斯特战士在约克军的冲击下不是被砍翻后滚进沟壑,就是失足滑落进去,由于身着沉重铠甲,慌乱中没法翻过公鸡涧逃命,要么被约克军士兵走上前来轻松砍死,要么被自己人尸体压在下面闷死。朝着塔德喀斯德市镇方向逃跑的兰开斯特军,很多人则跌落河中溺死,开战前他们为断绝约克军败逃时退路,将桥梁拆毁,结果现在作茧自缚。

陶顿大决战是玫瑰战争中最关键也最惨烈一役,约克军大获全胜却也付出沉重代价,双方动员约6万人参战。雪地与河水染成红色,附近的沟壑填满尸体,河上浮尸无数。诺森伯兰伯爵、戴克男爵、内维尔男爵、韦尔斯男爵、特罗洛普爵士皆战死沙场,42个兰开斯特骑士被约克军处决,萨默塞特、埃克塞特、罗斯男爵率残部逃回约克市。

亨利六世夫妇获知战败消息,赶紧命人打包行李,装载马车,匆忙离开约克市往北奔逃,打算去苏格兰避难。红王后临走前狠狠发誓,终有一日她会报仇雪耻。

第二天一大早,爱德华四世率军进入约克市,临近城门时看到上面悬挂着父亲、弟弟和舅舅的首级,顿时脸色大变,命人将三位亲人的头颅取下妥善安放。约克军在城中抓获躲藏起来的德文伯爵,随后砍了他的脑袋,德文与另外数个兰开斯特爵士的头颅被悬于城门。

陶顿战役基本标志着兰开斯特王朝被推翻,白玫瑰国王用刀剑证实了自己的能力。爱德华四世虽然复仇心切,但战斗结束后也得尽量摆出大度姿态,从政治上说需要赢得更多领主,尤其北方领主的拥戴,国家才能稳定,所以他仍然愿意宽恕那些“归顺”的兰开斯特贵族。

指环王白城之战都有谁参战(陶顿大决战王冠的最终归属之战)(4)

4月5日在约克城过完复活节,爱德华四世继续率军北上追击亨利六世夫妇,沿途扫荡兰开斯特残部,顺便巡游北方各地以示安抚,一路进入边境达拉谟郡并从那里抵达北方要塞纽卡斯尔。亨利六世夫妇早就仓皇逃离纽卡斯尔去往诺森伯兰郡的阿尼克城堡(珀西家族最著名的主城堡),他们路上常被约克党的支持者袭扰,所幸身边还有千余人马护驾,随后从阿尼克进入苏格兰。

历代国王很少往北跑这么远,久寻不着对方身影,爱德华四世也不便远离纽卡斯尔继续深入,遂决定折返。不过他还是颇有收获,达拉谟郡采邑主教劳伦斯·布思以前是红王后不遗余力提拔起来的心腹,现在深感兰开斯特大势已去,表示归顺新王朝,并成为爱德华四世的忏悔牧师。5月1日,爱德华四世在纽卡斯尔亲自监斩路上抓到的威尔特伯爵,然后启程南下返回伦敦。

陶顿大捷之后,爱德华四世立即向伦敦报喜,并给母亲写去家信,老约克公爵夫人欣喜若狂,召唤众多亲戚朋友云集巴纳德城堡听她宣读儿子的来信。伦敦城沉浸在喜悦之中,等待王者归来举行加冕礼!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

段宇宏《血王冠:玫瑰战争》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