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野望杜甫(望岳-杜甫)(1)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举进士不第。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杜甫工诗,其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语言精炼。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有《杜工部集》行世。

古诗野望杜甫(望岳-杜甫)(2)

【翻译】

五岳之长的泰山是什么样?尽齐鲁之地,甚至在更广阔的地区内,都可以看到它那巍峨苍翠的身影。造物主把宇宙间的神奇秀丽之景,都荟萃在这里。它的北面和南面,一昏一亮,区别是如此分明。若登上山顶,重重叠叠的云气从山中生出,会激荡你的心胸。睁大眼望去,归山的飞鸟,会飞进你的眼眶,终有一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处,向山底眺望,此时群山在我的脚下是如此渺小。

【赏析】

诗人以泰山高大挺拔的形象,寄托自己的胸襟,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乐观的情绪。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勇于攀登奋发进取的雄心壮志。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设问入诗,接着层层深入去写泰山造化神秀,分割昏晓。然后虚拟情境,抒写自己,胸怀旷达,眼界无边。像孔子一样,高众山之上,超群伦之表,表达出了诗人的凌云之志和蓬勃的进取精神。

读完这首诗,泰山的形象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我虽然没有去过,但在诗人的描写下,仿佛现在就在泰山的山顶上,俯瞰着一切。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在等待着,我们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

古诗野望杜甫(望岳-杜甫)(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