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6月底上映的《人生大事》以不俗的口碑拿到了超过16.6亿的票房佳绩,不仅给萎靡不振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心剂,也为电影暑期档做好了热场。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1)

随着《独行月球》上映8天就拿到了16.2亿的票房,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打响了暑期档的第一枪。

虽然,这部影片的票房正在向着预期的40亿大关稳定前进,但其评价却呈现出两极分化,这也为影片后续的口碑发酵埋上了一层阴影。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2)

这样一部有争议更有看点,将科幻与喜剧紧密结合的电影自然值得一谈。

以往的闲谈新片都是在没有看过全片的前提下,针对各种宣传片、预告片和花絮进行的观影前瞻。

这次,也是终于有机会再次来到电影院,重启搁置已久的影院观影之旅。

更重要的是,这次参加观影活动的还包括了即将唱着《孤勇者》进入小学校园的果果兄。

第一次来到电影院,看的却不是一部儿童动画电影,对他来说是一次满是新奇的体验,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充满疑问的挑战。

究竟他能不能老老实实待在椅子上看完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又会不会被其中一些画面场景、音响音效和人物行动所惊吓到,这些都是未知的。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3)

好在,果果兄依旧是那个对一切新鲜事物和活动充满好奇的少年,不仅没有昏昏欲睡、大呼小叫,还能捕捉到影片中的许多笑点,甚至是被结尾的一幕感动到“小泪纵横”。

这一次闲谈新片,我就试着从果果兄的观影感受出发,不剧透地简要谈谈这部影片。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4)

总的来说就是几个关键词:独孤、孤独、葫芦丝儿、刚子。

这是果果兄观影之后印象最深的几个词,似乎也或多或少涵盖了影片可以搞笑、可以硬核、可以共情、可以大热的些许原因。

独孤、孤独可以放在一起来谈。

独孤月意外被留在了月球,成为了一个独行者。

独与孤,前者是一种外在的存在现实,独自、独个,无依无靠。后者则更多的是内心的荒凉与死寂,心无可恋,无所慰藉。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5)

莫大的孤独感和无助感瞬间笼罩着他,他的生活没有了动力和意义。

这似乎再次证明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被死亡更可怕的是孤独地死去,比孤独地死去更可怕的是孤独地生活下去。

战胜孤独,不仅需要内在精神属性发挥功效,还需要有心与心的交流,有情与情的辉映。

当然,小朋友还很难体会到这个意思,他们只知道有父母的日常陪伴,有同学朋友的相伴相随,有玩具可玩,有零食可吃,孤独什么的东西就不会近身半步。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6)

果果兄会感觉这个叫做独孤月的人是一个时而斗志昂扬,时而躺平养膘的中年大叔,有些好笑,却也有些担当。

影片最后,从两颗小小的眼眸里留下的泪珠,在“他去哪儿了”的反复询问中变得更加纯粹而透亮。

我想他是看懂了这样的叙述方式,体会到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7)

尽管这种叙述和表达方式会被那些更加成熟、经历了很多世故的成年人一概而论地当作是煽情、强行正能量,但对于小朋友来说,这就是一种力量,无师自通,油然而生。

再来说说葫芦丝儿,这本来只是一种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的乐器,在影片中却因为一个吹葫芦丝滥竽充数的人而产生出许多的笑料。

他姑且可以算是影片中第三位的搞笑担当,第一当然属于独孤月,至于第二名是谁,那就是下一个话题要谈的了。

葫芦丝儿,不仅叫着挺亲切,还将开心麻花电影中一以贯之的音乐叙事、抒情和欢愉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可以算是影片搞笑部分的一个意外之喜。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8)

再来说说更重量级的刚子。这是影片中独孤月对遗留在月球上的转基因袋鼠“金刚鼠”的“爱称”。

因为独孤月被这只生性暴躁、体型庞大的袋鼠彻底“打”服了,也在跟它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人与动物的深厚友情。

作为全球“顶流”的刚子可以算是勾连起科幻外壳和喜剧表达最好的实体介质,也是最让小朋友喜爱和开怀大笑的角色。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9)

其实,开心麻花的这部科幻喜剧大作是主打着沈腾、马丽再组“沈马CP”,搞笑地月两星球的旗号进行宣传推广的。

但我还是想诚实地说,这的确是一部“含腾量”很高的喜剧片,也不是沈马对手戏很足的斗嘴欢喜片。

马丽饰演的马蓝星不仅在戏份上还没有“金刚鼠”的多,也没有与沈腾饰演的独孤月形成一番接一番的搞笑阵势。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10)

相比而言,月球遗弃组合之间的笑果反应显然更胜一筹,不仅中和了影片科幻题材对小朋友们不太友好的疏离感,也为整部电影前半部分的喜剧气氛做足了铺垫,让影片打上了老少咸宜的标签。

《独行月球》的争议基本可以归结为科幻概念中掺杂了一些有些闹腾的喜剧段落,消减了科幻神秘而深邃的既定感受。

而影片的中后段却脱离了喜剧片的范畴,全片也因为有一个融合了科幻色彩的宏大叙事而难以在戏剧情节的拓展与延伸上下足功夫。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11)

但我认为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的电影,其虽然在科幻硬核程度上无法达到《三体》和《流浪地球》的高度,但确实是用心搞科幻。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12)

不仅对原作进行了相对合理的改编,还首次聘请了科学顾问,并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作为起科学支持机构,足见其诚意于严谨性。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13)

此外,影片的特效水平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影片整体的科幻氛围做得很到位,代入感很强。

毕竟,这是一部科幻喜剧片,是对科幻和喜剧两种元素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创新。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14)

尽管,这部电影还有一些瑕疵,但的确是一部有笑点,有燃点,更有泪点的类型电影,是一部可以让人笑哭,让人看哭,让人回味的科幻喜剧先驱电影。

带小朋友看独行月球电影哭了(把小朋友看哭了的科幻喜剧片)(15)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