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3岁辍学、23岁下岗,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强不息,在剪纸领域里异军突起,她就是海伦市剪纸艺人——王淑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冯文珍剪纸作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冯文珍剪纸作品(自强不息的剪纸艺人)

冯文珍剪纸作品

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3岁辍学、23岁下岗,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强不息,在剪纸领域里异军突起,她就是海伦市剪纸艺人——王淑芳。

王淑芳1965年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从懂事开始,就跟祖母、母亲学习刺绣和剪纸。虽然那时的剪纸还只限于剪窗花、墙花、鞋花,她也只能剪出一个雏形,但是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却萌发出了对剪纸的渴望和梦想,进而产生了对艺术的追求。

1987年,她在该市长发乡的“农村工艺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基础”、“家具绘画”等课程。期间,受教于海伦画家冯继学,由于成绩优异,留校做了一年助教。

此后,与爱人遍走农村,为农家家具涂油、绘画。1989年,被“海伦市幸福家具厂”聘用,从事家具涂油、绘画工作。期间,结识了在县科协工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由傅作仁介绍参加了“黑龙江省剪纸藏书票函授学习班”。结业后,在傅作仁的指导下,创作了三套剪纸藏书票:《冰上风采》(6幅)、《叶的希冀(6幅)》、《雪乡娃娃》(4幅)。这些剪纸便是她的剪纸处女作。

此后,王淑芳就边研究剪纸,边在街头上刻石头、画花鸟字画。2013年,她参加了海伦市残联举办的“残联剪纸培训班”,剪纸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高潮期。期间,她分别拜刘卫平、孙景海、张慧敏为师,学习剪纸的设计和剪刻,创作出代表作《福禄双娃》、《金猴十二月》、《十二生肖图》等作品。

王淑芳还建立了网上剪纸QQ群,一是在网上求教于各地的剪纸大师;二是互相交流剪纸的设计和技法,学习掌握南北剪纸之风格,传统与现代之技法。

她的剪纸雅拙中见华丽,朴实中见情趣,具有粗犷、敦厚、质朴、隽秀的艺术风格。在传承海伦剪纸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着民俗性的特征和民族性的特点,在揭示深藏在人民群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的同时,呈现出新的文化艺术特征。

造型上,多采用窗花、墙花、棚花等形式和图案式的造型方式。使作品具有主轴、平衡、对称、组合、连续等图案的特点。同时,运用了夸张、象征、暗示、变形、写意等传统民间剪纸的手段进行创作。这种造型打破了程式化语言符号的运用,将真实的社会生活以抽象、变形的方式来展示。拙中见俏、粗中见巧,轻形似、重神似。使表现的对象更具特征性和艺术魅力。构图上,采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的方方面面,使剪纸不受时空的制约,来烘托剪纸的主题。装饰上,除了巧妙地运用传统民间剪纸的装饰外,较多的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一些图案花纹做剪纸的装饰。突现了剪纸的民族性。品类上,多为“象征表意剪纸”。这种剪纸是民间传统剪纸的一个种类,更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这种剪纸的图案都是用花草、动物、文字、传统图案、花纹组成的。虽然有人物和动物,但是都用修辞学中的借代法来表示某种含义。图案中的花草、动物都不是它们本来的属性,而是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由于她的勤奋创作,不仅有许多作品获奖,而且还发表了论文。1990年,作品《收获季节》入选黑龙江省第二届剪纸展览会展出;1991年,作品《心中的太阳》、《飞天》入选黑龙江省庆祝建党70周年剪纸展览会展出;1992年,作品《黑土梦》入选黑龙江省冰雪节剪纸艺术大展展出;1993年,作品《青年》、《趣》入选黑龙江省商品剪纸展览会展出;2014年,剪纸作品《黑土儿女》在第四届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迎新春美术作品展播”节目播出。1990年,论文《创作题材美,内容新的书票剪纸》入选海伦市科学技术协会年会论文宣读;1990年,论文《新时代的书票剪纸》入选黑龙江省第二届剪纸年会发表;1993年,论文《从剪纸创作到石人的工艺商品生产》入选黑龙江省第二届剪纸艺术节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