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该旗境内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发源于陕西省白宇山北麓的萨拉乌素河(又称红柳河,下游为无定河),迂回曲折从毛乌素沙漠中穿过,冲刷出一条沙漠峡谷,峡谷沿岸是古人类“河套人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世界少有、亚洲唯一的沙漠峡谷奇观。峡谷全长约50千米,两岸沙山连绵,崖陡壁立;谷底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而“大沟湾”更是峡谷中的精华所在,有如江南水乡。

大沟湾这个名字在当地具有不同的含义,一个是当地的俗称,泛指这条沙漠峡谷,峡谷中有名字的大湾就有16个以上。另外是指大沟湾村和旅游景区。本文介绍的大沟湾即为旅游景区,该景区又名沙漠大峡谷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该景区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东南18千米,鄂托克前旗与乌审旗交界处。其入口的景区大门名为“鄂尔多斯(河套人)遗址”,在乌审旗境内一侧。进入大门两旗各有各的牌子,内容不同。

徒步穿越峡谷和露营是大沟湾景区重要旅游项目。景区内的景点主要有萨拉乌素动物群遗址、滴哨沟战场纪念园、水帘洞、喊泉、高家大院等。萨拉乌素动物群遗址,被专家誉为天然的地质公园,出土过很多的动物化石,有纳玛古菱齿象、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为纪念发现者蒙古族农民王顺而命名)、诺氏驼以及鬣狗与老虎等,其中大部分早已灭绝;滴哨沟战场纪念园,由纪念碑、大型浮雕墙等组成。战争年代这里是城川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一条重要的生命补给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爆发过很多次战斗;水帘洞是过去人们为保商道畅通,在道路下开凿的一条十几米长的隧洞。水流如瀑布般从红色的沙岩上流下来,最后汇入这个巨大的石洞,又从洞底流出,从上面望去,萨拉乌素河到此一壶尽收,可谓一大奇观;喊泉泉水从地下上涌,当人们围在泉边,多人一起高喊时,泉底出水就会增多,此种现象至今无法解释;高家大院是一处已经住了六、七代人的窑洞院落,为蒙古族人家,来此可品尝酸奶、酥油、熟米、奶酪、麻花、奶茶、手扒羊肉等地道的蒙餐。此外,在大沟湾还有缩小版的“乾坤圈”、壶口瀑布等黄河景观。

鄂托克前旗还有一处神奇的地方,那就是位于该旗城川镇西北部巴彦希里嘎查境内的榆树壕。当地称为茫茫毛乌素沙海中,天然的历史名胜。古老的鄂尔多斯民歌《六十棵榆树》中:“远望着郁郁葱葱的六十棵榆树哟,虽然年年大旱还是那样繁茂翠绿;远望见青烟缭绕的吉仁希布尔(溪水)哟,东西两面的风水都让它独占了呀!”,歌唱的就是这块风水宝地。

榆树壕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5千米,东西两侧是绵延起伏的金色沙丘,在方圆10平方千米的“壕”中长满了古榆树,在“壕”的北端座落着“六十棵榆树庙”,庙周围的数十棵古榆或前俯、或昂首、或斜卧,千姿百态、苍劲古朴。而被誉为“八大榆神”的树体上,开有大、小、高、低各异的树洞,每逢农历五月初三的“神榆节庙会”,洞中便会溢出清纯的“榆泉”,供人们尽情品尝。

如今参天的榆树不计其数,每年五月初三举办的“神榆节庙会”上,数以万计的中外游人来此畅饮“神榆泉圣水”,观看或参与赛马、摔跤等活动。以及祭奠或静听喇嘛诵经,同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鄂托克前旗的旅游景区景点还有大沙头景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明代长城遗址、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王震井革命遗址和宥州古城等。

最大沙漠景区(亚洲唯一沙漠峡谷)(1)

最大沙漠景区(亚洲唯一沙漠峡谷)(2)

最大沙漠景区(亚洲唯一沙漠峡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