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道路最新消息(辽源交通史话)(1)

据老年人讲,清光绪后期,实行“驰禁招垦”以后,辽源这地方才开始有了人烟。最初到这里来生活的人们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完全是靠人的体力去完成各种活计。当时种的全是高梁、苞米和大豆,没有什么细粮可言。人们为了改善生活,就成帮结伙地到伊通小孤山一带去买小米。那时没有什么车辆运输工具,完全是靠人的体力人背肩找地往回运。那时,辽源归海龙府管辖,人就穿一个大乌拖头子,踏着大雪,翻山越岭,步行到海龙去缴地租税。后来随着人家的增多,耕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发展了,这里出现了车。最初的车是用木头做的车架子,车轴也是木头的,有两个大木头车轱辘。那车轱辘是用两块很厚的硬质大木板,一横一竖拼成的带四个眼的车轱辘,外圈镶嵌着大铁瓦。这种车的车轴和车轱辘一起转,十分笨重。但能拉重载,最结实不爱坏。当年人管这种用马拉的车叫“大铁车”,也叫做“四眼车”。那时辽源这里道路很不好走,遇到阴雨天气道路泛浆,稀泥能没过一半车轱辘。老年人说,那时候用马拉着这种大铁车,从北门开始走,走一天都走不到南门。可见当年道路状况如何了。后期就出现了一种比较先进的花轱辘铁瓦大木头车。这种花轱辘大车的轮子是辐射形成的,有十六根辐条,比较轻便,但没有前面的大铁车轱辘结实,拉不了太重的载。

辽源道路最新消息(辽源交通史话)(2)

到了光绪二十五年左右,经济日趋发展,辽源与外地交流往来颇多。不久就出现了显赫一时的金、魏、叶、姜四家大财主,随之出现了一种带有拱形车棚,用一匹马拉着专门供人乘坐得比较窄小的车。当年人给这种马车叫“小车子”。小车子里边能坐两三个人,走起来比较快,成了当年一种最好的交通工具。一开始是四大家族有这种车,后来一些大户人家也都有了这种车,供家里人外出办事时乘车。同时也出现了和关内一样的用人抬着走,结婚时乘坐的轿。

辽源道路最新消息(辽源交通史话)(3)

三十年代初,在辽源城的街道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专门拉旅客的马车。这种拉旅客的马车出现后,使早期人们出门乘坐的带棚子的小车子和结婚时由人抬着走的轿子逐渐消失。四十年代基本就不存在了。当年这种专门拉旅客的马车是用木料和铁合制而成的车子。它是把车套在牲口身上,由马拉着跑的一种车。有用单马拉的,也有用双马拉的,一般在城里拉客用单马,跑远郊上后面外地的用双马。这种新型马车有四个轮子,前面两个轮子较小,后面两个轮子很大。车厢和车轮之间是用具有很大弹性的铁车弓子连接起来的,起减震作用。这种车能坐四、五个旅客。车上设有圈椅式的“正座”和用木板做得“便座”。主要乘客坐在正座上,其他的坐在便座上。马车上还有可以折叠的车棚子,炎热天或下雨天,把车棚支起来,可以遮阳避雨。在车厢的两旁还装有带玻璃罩的煤油灯,那是夜间出车照明用的。这种非机动型的车,是由车夫坐在车厢前较高的“马车座”上,拿着鞭子赶着马车驾驭的。在车夫右脚下装有响铃,一旦发现车前有人,车夫就用脚踩一踩车铃,就会发出“当当当”的一串响声,使人让路。那时的马车没有闸,但在马嘴上都戴着“马嚼子”。车夫是靠拉“马嚼子”来控制车的行驶速度的。有时马受惊毛了,就拉着车在大街上“哗哗哗”地跑起来。这时人们就喊:“马车毛了!”马车顺着大街空间似地奔跑。吓得街上的行人四处躲闪,躲不及的就有被撞压的危险。因为当年辽源城里行人少,所以伤人事故也就不太多。那时赶马车的人,外面都穿着一件镶红边的蓝坎肩,背上印有马车号。阴雨天赶马车的时候穿一种用草编成的蓑衣来防雨。车夫手摇红缨鞭,口喊“驾、喔、吁”使马车前进、拐弯或停车。拉车的马打扮得也很漂亮,马头上留着流海,戴着红花,马鬃用红绳扎成一绺一环的小辫,马头两边挂着红、粉、黄、绿各色彩布条,脖子上挂着“响串”(即一串小铜铃)和大铜铃,马身上则是由很多大大小小闪着光亮的铜环编结成的车套。每逢过年,车上还要贴“出门见喜”的横批和“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的对联,当然还要贴几个大小的福字。当年赶马车的人供奉的祖师是长着三只眼的马王爷,据说给他烧香化纸就能保证人、马和车的平安。那时老百姓把拉粮食和庄稼秫秸的花轱辘铁瓦大木头车叫“大马车”。平时一般都把它叫“大车”,把赶这种大车的人叫“车老板”或“老板子”。那时人们管专门拉旅客的这种马车叫“二马车”。但平时一般都管它叫“马车”,赶这种马车的人叫“赶马车的”或叫“老板”都行。

辽源道路最新消息(辽源交通史话)(4)

解放前西安县金、魏、叶、姜四大家都有自己专用的马车。被称之为“座车”。而在四大家中金家的“座车”最超群。当年金家那辆镶着金边的黑漆大马车出现在大街上别具一格。它是由两匹日本大洋马拉的,双马驰骋,马勇车快,是西安县最漂亮的马。四大家族的“座车”是供本家族人乘坐的专用马车,除请客送客,接医生看病外一般不对外使用。

辽源道路最新消息(辽源交通史话)(5)

马车是当年辽源人出门办事乘坐的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那时条件较好的人家结婚时,多十余辆马车,组成一趟长长的马车队接新娘子。头一辆马车上坐的是打锣开道的和劳忙的,第二辆马车上坐的是鼓乐班子,第三辆马车里坐的是新郎和新娘,还有给他们拉婚妙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后面几辆马车上坐的是男女傧相,婆家去接亲和娘家送亲的人。一串长长的马车队跑起来,在大街上“哗哗”地三响。特别是那第三辆拉新郎和新娘的马车,车厢外边拉着很多红红绿绿的纸拉花,迎风跑起来不断地抖动着,很是美观和风光。

当年的马车还是一种宣传工具。有时一些外地的魔术杂技团到西安来演出,他们就雇十几辆马车,拉着大型海报,拉着他们的演员摆出各种姿势,打着洋鼓,吹着洋号,围着西安县的大街游行,以此来增加他们演出的票房收入。一些患者为了答谢医生给他们治好了疑难大症,有的就雇上两、三辆马车,打着鼓,吹着喇叭,拉着给医生送的金匾,从车上还不断的向围观的人群中撒海报。那红绿粉黄各色海报满天飞扬,观众你抢我夺,提高了医生的知名度。当年西安县“丽丰斋”照相馆卖时,也雇马车到大街上游行,宣传买的好处,花两元钱买一张,如走红运,中了头奖,一夜就可以成为大财主。

那时马车不但在市内拉客,还有跑矿山的,也有下农村的。如上平岗、渭津、二道河子、辽河源的。当年辽源有二百多辆拉旅客的马车。现在的“福寿路”(六条胡同)就是过去城北停马车的地方,叫“北马车场”;现在的“济康路”是过去城南停马车的地方,叫“南马车场”;当年在西站(火车站)、仙城、矿医院、矿务局广场都有马车场。

1931年“九、一八”事迹以后,在西安县与马车并存的还有一种人力车,老百姓管它叫“东洋车”(上海叫黄包车)。这种东洋车是一种用人力拉着跑的两个轮子的拉客车。其车轮很大,车厢很高,车上有挡风雨的折叠式的车棚,还有供夜间照明用的汽油灯和鸣音开道用于一捏一捏的胶皮喇叭,发出“咕嘎”、“咕嘎”的声音叫人躲道。车夫上穿白布坎肩,印着蓝色车号,下穿半截大裤衩或半日裤,一副苦力形象。当年这种东洋车多为县署官员和有钱有势的人乘坐,一般的老百姓很少坐这种车。因为这种车是车夫用两手拉着洋车把,在地下用两条腿拉着车的跑,所以劳动强度很大,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多是能出力的山东人拉这种车。他们夏天跑得一身汗,就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揩一揩汗。冬天天气冷,就靠多吃辣椒来防寒。这些车夫,一天用手捏着那胶皮喇叭,“咕嘎咕嘎”“咕嘎咕嘎”地拉着洋车跑,每天要跑五、六十里地,却挣不了几个钱,不但全家老小难以糊口,而且还得受很多窝囊气。伪满时西安县警察署有一个翻译,是警察署里会说日本话的一等翻译,是一个专为日寇效劳的汉奸走狗。他每天下班遇到谁的车就坐谁的车,坐了车也不给钱。他家住在东腰岭子山坡上,坡度很大,不管车夫拉动拉不动,不到他家门口他不下车。车夫硬挺着拉到他家门口也不敢向他要钱,否则就找茬,把你抓进警察署,扣上反满抗日的帽子,又给过电又给灌辣椒水,把人弄得死去活来的。那时车夫谁也不敢拉他,谁也不敢管他要钱。当年西安城内有一百多辆东洋车。一百多号人靠干这一行来维持一家人的吃饭和生活。1935年以后,在西安县又出现了“三轮车”。这种车是由车夫骑在车上,用脚蹬轮盘,使车向前跑的车。三轮车蹬起来比较省力,速度也快,很受人们欢迎。当年西安县有三轮车一百多辆。那时与马车并驾齐驱的三轮车,竞争能力很强,使马车乘客大减。今日我市三货运公司很多退休的老职工,都是过去蹬三轮车的车夫。

1942年在西安县又出现了一种新型马车。这种马车比较高大,装着带玻璃镜子的方形大车厢。封闭较严,可遮风挡寒,是当时一种很讲究的马车,全程不超过五辆,人称玻璃马车。玻璃马车比一般马车高大,乘坐玻璃马车比一般马车贵。一般有钱人外出或结婚时多用这种玻璃马车。

1945年“八、一五”日寇投降的时候,西安县只有三辆汽车。其中有矿山两辆拉货的汽车。另一辆是伪满日本人副县长伊达乘坐的一辆小汽车(黑盖牌轿车)。当年西安县四大家之一金作武家有一辆私人福特牌小汽车(轿车),因长年停放在沈阳三经路金家公馆处,所以不应算西安县的汽车,如算就是四辆了。因交通工具的贫乏,随着国家的复兴,人们也在探索改变当年的马车。当年西安县有一个叫洪福的马车老板,他把一辆废掉的小汽车头去掉,用马拉着小汽车接送旅客,这就是西安县第一辆马拉汽车。于是有人效仿把马车的车厢用洋铁片做成小汽车的形状,用马拉着跑,这就是当年最好的马,多为结婚人家所有。那时结婚,新娘子坐在这种车里觉得很光彩,人们也都认为她找了一个有钱的人家了。用马拉着这种假汽车跑,现在看你一定会觉得很好笑,但在当时经济落后的年代里已经是很阔气了。

1947年辽源解放后,由于提倡劳动光荣,反对剥削现象,人们开始用步行出去办事了。马车也就没有人坐了,赶马车的不挣钱,也就渐渐地都停业了。到1955年马车和三轮车基本绝迹了。一辆也看不到了。短途,人们就步行;从市内到矿山,到农村比较大的乡镇,如渭津、白泉、二道河子等,有几辆烧木炭的老式大客车代替昔日的马车运送旅客。很多远郊农村人进城或返乡,就用大胶皮轱辘车了。当时大客车的停车场在大什字街;而大胶皮轱辘车都停在小什字街以南的十字路口上。车老板不断地向过往行人喊“梨树河子”、“夹信子”、“莫河亮”、“灵神庙”等地名,意思是去此处的人可以上车。一会儿就坐满了男女老少一车人,车老板就甩着大鞭子,把大车向农村赶去了。

辽源道路最新消息(辽源交通史话)(6)

当年老牛车、小毛驴车、手推车(多为木头车架子)也很多,在交通运输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至于自行车伪满时只有三、四十辆,人们管它叫“洋车”,那时骑洋车的多为县署官相,警察、特务、汉奸和有大钱的人家子弟。普通老百姓没有骑洋车的。看着人家骑着两个轮子的车不倒,感到很有意思。值得一提的是爬犁,从辽源有人烟开始就有这种交通工具。它在冬季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解放前后马拉的大木爬犁从农村到县城顶风冒雪满处跑,速度之快是其它马车比不了的。1947年冬,八路军在辽源时部队没有汽车,大部分都使用马爬犁做运输。1956年辽源从大什字街到三百货永安大桥修建了一条实验性的柏油路,它是辽源市第一条柏油马路。当年全市也只有十来辆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