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国演义》的蓝本和基础,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堪称二十四史中的“顶流”。在那个英雄人物层出不穷的年代,陈寿将很多同类型的相似人物合作一传,这样既精简了篇幅,又便于进行横向对比。比如《魏书》中将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五位名将合作一传,而后人也据此称其为曹魏“五子良将”;而在《蜀书》中又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合作一传,这也是“五虎上将”之说的来源。
然而也有一些风格迥异人物,却也被陈寿放在一个传记里编写,这其中突出的两位,莫过于曹魏阵营里的两大重量级谋臣,荀彧和贾诩。
上图_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 看似多方面差异极大的两人
从出身上来说,荀彧本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颍川荀氏。战国时期儒学大师荀子就是其先祖。荀彧的父亲曾出任东汉济南王的国相,叔父荀爽更是担任过“三公”之一的司空。相比之下,“少时人莫知”的贾诩则是出身平平,妥妥的寒士出身。
从履历来说,荀彧除了早期短暂的跟随着袁绍,其职业生涯基本都是跟着曹操的。而贾诩的职业经历就较为复杂,董卓、李傕、段煨、张绣以及后来曹操、曹丕父子都当过他的主公。
上图_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而从行事风格上看荀彧在当时颇为时人敬重,曹操称其为“积德累行”,司马懿更是赞其“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而贾诩虽然足智多谋,但计策却偏阴险毒辣,其为李傕、郭汜谋划作乱长安,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南朝宋代的学者陈亮就不客气的称“汉室再乱于贾诩”。其后来又用相对阴损的离间计破坏了马超、韩遂同盟,《三国演义》中还记载贾诩用离间计离间了张鲁和庞德,虽未见史书记载,但这一描述却很符合贾诩“三国第一毒士”的风格。
而从结局上看荀彧最后失宠于曹操,五十岁就去世了。而贾诩则一直活到七十七岁高龄,而且在曹丕朝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一职,可谓位极人臣。从以上来看,这两位确实在各方面都有着极大差异,那么,陈寿作为一个治学严谨的史学大家,为何却将此二人合为一传呢?
上图_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
- 荀彧和贾诩都对曹魏政权有过突出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但荀彧却一直处于超然地位。荀彧很少跟随曹操出征参与具体作战,但其在宏观层面多次帮助曹操完成战略规划。比如荀彧曾让曹操“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曹操欣然采纳,这也是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曹操常年在外征战,荀彧则镇守后方“居中持重”,统一调度筹划军政事务。同时,荀彧还向曹操举荐了大批优秀人才,比如钟繇、陈群、司马懿等人。对于曹操来说,荀彧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谋士和军师,而是是战略规划、内政调度、识人用人等方面的“多面手”(“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对此曹操认为“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可谓是对其高度评价。
上图_ 官渡之战形势
相比之下,贾诩对曹操的贡献也不容小视。比如在官渡之战很多人“唱衰”曹操的时候,贾诩就坚定认为曹操比袁绍占据优势“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并认为要抓住时机速战速决(“必决其机”)。而在赤壁之战之前,贾诩则认为曹操统一北方征战多时,需要休养生息,不应该继续穷兵黩武(“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结果曹操没听从贾诩的话,在赤壁遭遇惨败。而在曹魏立储的问题上,贾诩先是建议曹丕“不违子道”,以孝子的面目取得曹操的好感,后又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劝说曹操要警惕废长立幼的灾祸,最终使得曹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储君。
可见,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定立储君等曹魏关键节点上,贾诩都献言献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贾诩对于曹操乃是货真价实的“关键先生”。
上图_ 贾诩(147年-223年)
- 荀彧和贾诩也都身居要职,处于高位
荀彧本人不仅在曹魏阵营中处于超然地位,他本人还长期担任东汉王朝的尚书令一职。尚书令这个职务在东汉一朝实权很大,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行政大权,相当于不是丞相的丞相,被尊称为“令君”(所以荀彧在当时也被尊称为“荀令君”)。虽然当时朝廷已经被曹操所控制,但尚书令依然是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仅就官职而言,在曹操的谋臣中可谓是首屈一指的。
而贾诩的仕途也同样显赫。早年贾诩帮助李傕、郭汜把持朝政后,李傕曾奏请汉献帝想让贾诩出任尚书仆射一职,这个官职算是尚书令的副手,也算是权重之职,不过被贾诩推辞掉了。
上图_ 李傕(?—198年)
后来,李傕又奏请汉献帝任命贾诩出任尚书等职务。贾诩劝说张绣归降曹操后,曹操相当满意任命其为执金吾,封都亭侯。持金吾这个职务是负责京城警备重任的统帅,既风光又有实权,连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在出道前都曾羡慕的表示“仕宦当作执金吾”(当然,鉴于贾诩刚刚归降的情况,这个执金吾的官职也许并非实授)。
曹丕代汉之后,对于贾诩当年的悉心教导和一语定音也感恩戴德,更是视之为心腹重臣,也让贾诩坐上了太尉的宝座,可算是位极人臣了。
上图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 他们也都和曹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曹操曾用“与君共事”来形容其与荀彧的关系,可见曹操是把荀彧当做一位值得尊敬的同事来看待的,这既体现了荀彧在曹操心目中的份量,也表现出两人之间其实是存在着距离感的。如果说曹操手下绝大多数文臣武将都是为其马首是瞻的家臣,那荀彧更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客卿,在尽心尽力为曹操服务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人格。
在曹操后来“进爵国公,九锡备物”的时候,荀彧就明确的表示了反对,认为曹操应该“守退让之实,不宜如此”,这在劝进之声此起彼伏的曹魏阵营内无疑是一股“逆流”,当然也引起了曹操的不满,于是让一纸调令让其去前线劳军,也是将其驱离了权力核心。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
而贾诩与曹操保持距离感则完全是出于自保的需要。对于跳槽频繁还参与过祸乱汉室的贾诩来说,他身上的反面标签实在是太多。尽管曹操对归降人士是敞开大门且放手重用的,但毕竟曹操又是个生性多疑的雄主,不得不小心对待。因此贾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可见其小心谨慎、低调做人的风格。
曹操在立储这样的问题上征求其意见,贾诩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用袁绍刘表的故事来旁敲侧击,也表明他并不想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上图_ 袁绍(?-202年),字本初
- 他们的行为处事都有着鲜明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荀彧和贾诩还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就是,都有着较为鲜明的矛盾型人格。众所周知,曹操对名士望族一向是没有任何好感的(所以他才力推“唯才是举”),而他对汉室也是野心勃勃的。而荀彧这样一个心存汉室的名门之后,却能多年以来尽力辅佐曹操,这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性。当年荀彧用“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这样的典故去劝说曹操,想让曹操效仿晋文公,但同时也表明在荀彧心中早就将汉献帝和手无权柄的周襄王划上了等号。
从荀彧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对曹操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支持认可的,但当曹操显露出上位的心思,荀彧却旗帜鲜明的反对了。荀彧可以认同曹操成为霍光那样的权臣,而绝不认同其成为王莽那样的篡逆。
但问题在于权臣和篡逆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很多权臣最后没有称帝并非其内心没有想法,而在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篡逆者也必然是先从权臣的位子上开始过渡。以荀彧的才智不可能看不出其中门道,因此荀彧的做派也就让后世费解了。而他最后与曹操分道扬镳,直至郁郁而终(也有说法是被曹操暗示而自尽),也是其矛盾一生的必然归宿。
上图_ 94版《三国演义》剧照--曹操
而贾诩的职业生涯也同样充满着矛盾性。当年贾诩辅佐李傕等人祸乱汉室把持朝政,事成之后却又拒不担任尚书仆射这样显赫的官职,并以“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的名义进行推辞。他在将朝廷推向火坑的同时,却又极力的保护献帝君臣,使其免受李傕等人的侵扰。
贾诩一方面不断在沙场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却又多次劝说曹操曹丕注重休养,不要动辄出兵征战。对此后人称之为“文和乱武”,借贾诩的字“文和”来描述其极为矛盾的职业生涯,可谓是相当精辟。
上图_ 《三国演义》译本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对荀彧和贾诩的评价也是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比如同样是《三国演义》,在明朝嘉靖年间壬午本的版本中,就高度评价荀彧之死是“忠心怀恨死,天下尽悲哀”,认同他是一个汉室的忠臣。但后来毛宗岗在重新修订的时候,却对其死相当鄙夷,称其是“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完全将荀彧描写成了一个虚伪的汉朝逆臣。
而对于贾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其“天下论智计并归贾氏也”,而南宋理学大家陈普却用“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的诗句,表达了对贾诩的不满和痛斥。
综上所述,荀彧和贾诩这两位,还是有相当多的相似相同之处的。
作者:杨上柳下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三国志》,西晋,陈寿著
[2]《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