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八,太阳到达黄经300°,大寒至。

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立春,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今年的大寒与腊八撞了个满怀。每年的腊八节都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固定的,今天俗称“腊八”。而大寒是根据太阳黄经达到三百度来判断的,所以大寒遇上腊八节是一种巧合。

今年腊月初八也就是大寒,正好是在同一天。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1)

腊八节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这个节日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节日习俗就是“喝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文人墨客也是不惜文笔,给腊八节添加了许多诗意的想象。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2)

文人眼中的“腊八粥”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作家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这样写“腊八”,现在看来还是回味无穷。

而沈从文的《腊八粥》则是别样景致: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地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看,沈老笔下,叹热气的腊八粥,对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有着同等诱惑。

就是屏幕前的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软绵细腻的话,想必嘴巴里也早已垂涎三尺了吧!

在文人作品里的腊八粥,岂止七宝五味?品出的可是诸多况味。

既然喝腊八粥是传统,那为什么一定要在这天喝上一碗腊八粥呢?这要从喝腊八粥的历史说起。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3)

腊八粥来历和传说

其实,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余年,起于宋朝,兴盛于清朝。

在古代,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每到八号这一天,皇帝就会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杂粮粥,并向寺院发米、果供僧侣食用。

后来这种风俗在民间流行起来,人们把家里剩余的杂果煮成杂粮粥,有钱人家还会撒上青红丝,再用白糖撒出“福”、“喜”等字样,或馈赠给亲友。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所以这种腊月初八喝的杂粮粥后来也被称做腊八粥。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4)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第一种传说:和尚的乾坤袋

很久以前,有一个管烧饭的和尚,他有一个乾坤袋。每次烧火的时候,都会把稻柴上没打尽的穗头一粒粒地拣起来,剥去谷壳,放在乾坤袋里。

每次淘米洗碗的时候,都会把剩下的饭粒捞出来,摊在芦席上晒干,放进乾坤袋里。

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是佛祖成道纪念日。有一年腊八,寺院所有的和尚都到大殿念佛去了,连管钱粮的大和尚也去了。但是几百人等着开饭呢,怎么办呢?

这时烧饭的和尚想起了他的乾坤袋,他把乾坤袋里收集的五花八门的食物都倒进了锅里煮,煮出了一大锅粥。

这粥看起来不怎样,可吃起来味道很好,大家都很满意。后来众和尚商定:每年阴历十二月初八都要烧这种粥。这种粥后来连老百姓也烧来吃了,取名“腊八粥”。

第二种传说:传统祭日

汉代始规定于腊月初八为祭祀腊神日。

每到腊八这一天,为了祭祀腊神,民间往往要准备一顿别具风味的粥。

这种粥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红糖,做成八色香粥,称之为“腊八粥”。

粥煮成之后,先要盛上几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盘上、牛马羊猪圈的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迎吉祥之意。

由此可知,当时的“腊八粥”与佛教没有关系,完全是我国自己的传统祭日。

第三种传说:皇帝儿时的美味

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在财主家放牛,他经常挨打受骂,饥肠辘辘。

有一次他牵牛过独木桥,老水牛跌到桥下摔折了腿,财主把他关在一间屋里,三天三夜不给饭吃。

他饿慌了,发现一个老鼠洞,一挖开发现一个老鼠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红枣……什么都有,他就把这些东西煮了一锅粥吃,觉得比什么都香甜。

后来,朱元璋打了天下,做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一天晚上,朱元璋又想起当年这种粥来,传令御厨用各色五谷杂粮煮成粥进奉,大宴群臣,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因而赐名“腊八粥”。

除了腊八粥,腊八节这天其他的美食也是争放异彩,比如,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等等。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5)

“腊八节”绘本阅读推荐

《屋檐下的腊八粥》

在胖嫂家的屋檐下住着小燕子一家,冬天来了,小燕子的家人去南方过冬了,小燕子的翅膀受伤了,所以他就只能在这个鸟巢里过冬。小燕子看见胖嫂第一天晒腊肉,第二天挂鱼干,第三天晒了大大的匾,有好多好吃的东西,这是过什么节日呢?点点说就是腊八节来了,所以要晒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个大匾里面晒着八样东西,分别是黄豆,绿豆,花生,百合,枣子,木耳,米仁,核桃仁,五颜六色,像一幅画……

由此引申,腊八节要到了,一家人要吃腊八粥了。借由绘本主角小燕子的角度引导孩子知晓腊八节的传统习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6)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7)

《谷粟为粥和豆煮·腊八节》

以儿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节日习俗,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节日习俗和传说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阅读和知识双丰收!感受画面的丰富及浓浓的节日习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8)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9)

《腊八节的故事》

老话说“报信儿的腊八粥”。腊八粥是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食物。你可别小看这粥,怎么做,做什么,都是有讲究的。

这本绘本文字多次经过推敲和精炼,非常富有童趣,在《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她对丈夫说:“有单衣,有棉被,织布不如把觉睡。”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

最为贴心的是,图书还在末尾附上了传统节日有趣的习俗,看完故事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10)

腊八节喝腊八粥意味着什么(今日为什么一定要喝腊八粥)(11)

节日与知识相连,知识与阅读相连

除了会阅读,还要会思辨、会运用

因为阅读,不止于看书!

最后

祝大家,大寒、腊八双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