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无意中挖出的国宝(农民挖出一国宝)(1)


  
古代的香囊是佩于腰间的装饰品,有驱邪避灾之意。在文物界,有些香囊质地华贵、制作精美,变成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就藏着这样一件双龙金香囊,被视为国宝级文物。据说这件文物是一位农民发现的,曾因为上缴时没留手续,而一度被误会私吞了国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给您讲一讲。

  这件香囊长约八厘米,宽约气厘米,为鸡心形状,它由两块金片组成,中间微微鼓起,旁边接口处较薄,金片两面都刻着龙形状的花纹,这两条龙首尾相对,形象生动,毛发和鳞片都丝丝可见,立体感十足。香囊里面是填香料的,上面有一个孔,应该是穿线后用来佩戴的。

  

老农无意中挖出的国宝(农民挖出一国宝)(2)


  
双龙金香囊与普通的香囊一样,可以是佩于腰间的装饰品,也可用作凤冠霞帔的装饰品。我们都知道,凤冠霞帔是古代的女子出嫁时必须穿的吉服,不过这金香囊可不是系在嫁衣上的,而是挂在嫁衣的外面,当做披肩一样使用。

  但是这个披肩不是谁都能使用的,由于它的贵重,只有古代贵族女子或者有诰封的妇人才可以穿戴它,是贵妇礼服的一种。所以说只有贵族的女子才有资格拥有佩戴这样的香囊,它既是装饰品,也是精致的艺术品,工艺之精湛,为研究宋代的金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老农无意中挖出的国宝(农民挖出一国宝)(3)


  
每一件珍贵文物背后都有其不平凡的经历,这件双龙金香囊也有着相当曲折离奇的经历。据说,它是一位农民无意间发现的,上缴国家后却没有留下手续,人们一直以为他自己贪污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资料记载,在1955年的时候,安徽一位村民在窑场挖土时,不小心挖出了一样宝物,只见那个金子的宝贝上面刻着两条龙,但是该农民不认识这样的好东西,就知道这是金子。这位农民虽然没有学问,但也知道这肯定是国家的东西,于是二话不说便上交给了村里,辗转交给了博物馆。

  

老农无意中挖出的国宝(农民挖出一国宝)(4)


  
有人会说,他是不是太实诚了,居然上交了,可能那时的农民思想单纯,没有歪心思,说明他真的是个好人。但是后来,这位农民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称赞反而被诬陷他把国宝占为已有了。

  原来,当时农民啥都没想就直接上交了,由于当时文物收缴的捐赠手续还不完善,也没有收据、证明什么的,所以他的这一行为变成了空口白话的谎言,没人相信他真的上交了,而他也拿不出证明。当地人认为他把宝物藏在了家里,而这位农民也真的百口莫辩,白白背了黑锅。

  

老农无意中挖出的国宝(农民挖出一国宝)(5)


  
直到七十年代,事情总算真相大白了,因为农民心里一直想要找到这间宝物,所以特意去省里的博物馆寻找真相,终于,在一次展出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捐赠品。

  后来,农民找到博物馆,去翻找了当时的上缴记录,真的是自己当年捐的那个宝物,于是要求博物馆为他开了捐赠证明,这也证明了他的清白。二十年后的今天,他的冤屈终于洗刷了,之前被人的误解也终于明了了。后来媒体也为他报道,证明了他的捐赠行为。

  虽然没有等到任何奖励,但是这位农民却已经非常知足,总算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可见这是多么朴实可爱的农民啊,这种无私的情怀在现代可能很少见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