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讲解的易经的智慧(是怎样解读内圣外王之道的)(1)

《礼记‧哀公问篇》记载鲁哀公请教孔子的话:“人道孰为大?”孔子回答:“政为大。”《易经》提出三才之道,分别为“天道、人道、地道”。天道重阴阳,人道重仁义,而地道重刚柔。孔子依据《易经》“居中为吉”的原则,以仁(义)为核心,站在人道的立场,来发扬天道,适应地道。“人道”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政”为政治,就是治理众人的事务。人是群居的动物,凭什么成为万物之灵呢?主要原因在于人能够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方法,来有效地治理众人的事务。孔子认为人群社会的种种事务,应当以“政治”为首要之道。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便是社会最大幸福之所系。

《大学》这一本书为何称为“大学”?是因为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政治的道理。“人道政为大”,而解说为政之道的学问,当然有资格被称为“大学”。

“大学”也可以解释为“人生的大学问”。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和其他生物不一样。既不能凭着天生的本能生活,也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人为万物之灵,从这种人禽的差异性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生存发展。无论生活方式、生活技能、品德修养、以及各种知识,都必须加以学习,范围之大,堪称为大学问,所以叫做“大学”。

中华民族的学问,由太极开始,走的便是“一以贯之”的整合路线。严格说起来,我们只研究一门学问:那就是“生”的学问,凡是与人生有关的知识技能,全都整合在内。“生”的学问,即为“人生大学”。从明明德开始,以亲民为总原则,不断地谋求改进,以求止于至善。这不是什么权利、义务,而是作为一个人所应尽的责任,人人必学,也是人生大学的另一种批注。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经南宋朱熹汇集编订,使之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合称为“四书”。而元明以至清朝的科举取士,考试内容皆以“四书”为范畴,于是孔门的道理,便由原先的“六经”,也就是《易》、《诗》、《书》、《礼》、《乐》、《春秋》,限缩为“四书”。而《大学》居四书之首,足见其地位之轻重。

人们离不开社会,也就离不开政治。逃避政治,便等于逃避人间。《论语‧子张篇》有言“学而优则仕”,表现出对政治的重视;《论语‧微子篇》则进一步指出“不仕无义”,认为优秀的人才不从政,是不合乎“义”理的。换言之,儒者把积极参与政治视为读书人的“责任”。当“仕而优则学”和“学而优则仕”两者能兼顾并重,并时时反省,秉持“大学之道”而行时,政治便能够成为一门造福人群社会的神圣事业了!

《大学》分为“经”和“传”两部份。

“经”这个字,原本是指织布时纵贯的丝线。先经后纬,才能够织成布匹。后来引申为“纲纪”,有精简扼要之意,可作为纪传的根本。

《大学》的“经”只有一篇,短短两百零四个字。

朱子是宋朝的大儒,他编订《大学》这部经典,是依据程子(名颐,字正叔,洛阳人,亦为宋朝大儒,世称伊川先生)所定的原本。所以在《大学》的经文之前,先引述了程子这段话: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程子认为《大学》应该是孔子留传下来的,把它定为初学者进修德行的门径,我们从此处可以看出古人做学问的次序。凡求取学问者,必须从此书入门,才不致出差错。

一直到二十世纪,孙中山先生才明白指出:《大学》这一本书,是我国所独有最完整、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

接下来我们把经文分作六个部分,进行一一解读。

【经文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所说的道理,现代称为政治哲学。

主要在凭良心修持自己的德行,以身作则,来施行德政。既然要为人民服务,治理众人的事务,就应该亲近人民,把众人都当做亲人般看待。将心比心,寻求此时此地最为合理的平衡点,做出决策,并且有效执行。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成为大学之道的三大纲领。

【解读】

《大学》一书所讲的“大学”,并非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大学,最好能称为“太学”,更符合这本书的要旨。因为“太”字原本的意思是“很大”。凡是比大还要大,用“大”字不足以形容的,都叫做“太”。实际上“太”这个字,既有“广大”的意思,又有“不二”的限制。“太学之道”,便是《大学》这一本书所说的道理。它是人世间最大(最重要)的,也是不二的学问。

人世间最大的学问是什么?在“天道、人道、地道”之中。人生于天地之间,有顶天立地的责任,当然以“人道”为优先。孔子集古圣先贤的大成,最伟大的贡献,便是创立人道,倡导仁义,把伦理道德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顺天应人的大道──一方面顺应天理,遵循自然规律;一方面应合人性,发扬伦理道德。《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位居四书之首,说的当然是人道中最大的学问。

最大的人道是什么?《论语‧为政篇》记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有人请教孔子:“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呢?”

孔子回答:“《尚书》说,‘孝敬父母的人,必能友爱兄弟。’将孝敬、友爱的道理和精神,传布给当政者,这也算是从政,何必一定要自己在朝为官才算从政呢?”政治是以造福人群为目的,透过各种渠道,提供合理服务,以贡献人群社会。人是群居的动物,离不开社会,也就离不开政治。所以最大的人道应该是政治。太学之道,既为人道,也是政道。主要有三大纲领,即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三纲领之中,依据《易经》“居中为吉”的原则,“亲民”居于“明明德”和“止于至善”的中间,成为核心课题。换句话说,“明明德”必须为“亲民”而“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效果,也必须合乎“亲民”的要求,才能使人安心而乐于顺从。

“亲”和“新”两字,古代互通,是同音假借字。“亲民”的意思,现代人大多曲解为顺应民意。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讨好大众,骗取人民的感情,博取大家的好感。为政的道,固然是顺天应人。然而天是不明言的,不但天意难测,而且天理难明。现代科技发达,我们对大自然还是有太多不明白的地方。人呢?数量愈来愈多,意见愈来愈多元。若要“应人”,请问该应哪些人?如何应法?人多意见多,究竟要听谁的?何况占到便宜、得到好处的,通常是喜在心里,却默不吭声。至于权益受损、吃了亏的人,不平则鸣,无不大声喊冤。再精密、周全的民意调查,也难免有人为的操作。

所以为政一方面是要亲近人民,把人民当做亲人般看待,真正地关心人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天人之间,扮演沟通的桥梁,使人民的需求,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节制。“应人”的基础应该是“顺天”。人民合理的要求,当然要尽力达成;不合理的要求,也需要有效地加以导正。如何导正?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给予“新”的观念。

因为观念一改善,所有言行态度也就随之改变。为政者不但要“亲民”,而且要“新民”,两者兼顾并重,才是凭良心所施行的德政。

然而,问题是这个“新”字,又遭到十分严重的扭曲。大家热衷于求新求变,事事要求创新,造成十分可怕的后果:

(1)认为一切旧的都不如新的,不好的固然要变,好的也要变。这样一来,变到连根本都没有了,也就是“经”不见了。原本连续不断的文化,很可能因为不连续、产生断层,而遭到断绝的命运。

(2)求新求变,换一个角度来看,便是“人心思变”,以致人人标新立异。存心不良的人,利用此种爱好新奇的心理,黑心欺骗,花样还不断翻新,破坏社会秩序莫此为甚。

(3)忽视变中有不变的常则,对整个社会的共识十分不利。年轻人兴起一股“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狂热,以“创新”为幌子,胡作非为,导致人心更加不安宁。

创新应该是“创善”,才符合“止于至善”的纲领。创意有好也有坏,必须审慎分辨。但时下求新求变的风气,往往误认为创新便是正确的。大家乱变,又以为变就是进化,岂不是应了老子所言“不知常,妄作凶”的警语?没有原则的变,当然是乱变,到头来必定招致凶祸。

我们用“亲”不用“新”,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从政时,若是把民众视为自己的亲人,怎么忍心胡乱地求新求变?一定会用心考虑,预先评估后果,尽最大努力做到没有后遗症。所以经文接着提出“止、定、静、安、虑、得”的决策过程,便是期望大家凡事能够找出合理点,而不是有新点子便是好。

【经文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

凡事站在人之所以为人的立场,不违背仁义的原则,然后坚定牺牲、奉献的服务意志。对外界诱惑不为所动,才能心不妄动。一心一意以“明德”来“亲民”,凭良心为公众办事,自然所处而安。既不紧张,也不恐惧,才能考虑周详。把各种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后遗症分析清楚,自然能够获得此时此地最合理的决策。

【解读】

太学之道,德行和德政应兼顾并重。一方面为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对自己和家人,都有很大的好处。一方面为公,以“明明德”来“亲民”,并使“亲民”保持在合理的水平。随机做好调整,务求与时俱进,从继旧开新中持续改善,永远不停息。它的动力,就在于一个“仁”字。仁是人对人的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真爱,并非虚情假意的假爱。这种爱心,由爱父母一直推广到爱一般人,即为“亲民”的表现。《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所以,仁有视人如己的意思。人类是一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应该相亲相爱。仁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我们常说“天地良心”,便是指凭借自己的良心,与天地的自然律合而为一。要做到天地万物合为一体,必须“明明德”。但是“明明德”的目标,不能仅限于一己之私,只达到自我修治、提升自己的德行,最好还能够推己及人,凭良心来实施仁政,即为“亲民”。

“亲民”要“止于至善”,必须做好合理的决策,然后据以实施。秉公评核,以求改善,做出阶段性的合理调整。

有了“止于仁”──站在仁人爱物立场的决心,才能够坚定不移。有了坚强的修仁德、施仁政的意志,才能够静下心来。于是原有的“明德”,也就是良心,便能自然显现。凭良心克制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等不良习性,恢复敬天、谨慎、勤敏、宽厚等本性,因而安下心来,用心地思虑。周详思虑的所得,再经过可行性分析,以及可能发生后遗症的预先评估后,自然能够获得此时此地最合理的有效决策。

“止、定、静、安、虑、得”是构成决策的完整过程。我们从个人、家庭,到团体、组织,都必须遵循这样的历程,来做好决策并据以实施,才能收到“止于至善”的“亲民”效果。

【经文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天地万物都有根本与枝节,凡事也都有开始和结束。分析清楚,明辨本末始终,遵循先后次序,就能接近为政的道理了。

【解读】

政治的根本,在为人民造福。从政的意识,在善尽自己对人群社会的一份责任。总目标在帮助人生文化的价值创造,并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基本纲领。其他的事宜,如领导、沟通、协调等等,都是达成总目标的辅助技巧,和总目标、三纲领比较起来,属于细支末节,不应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重视领导、沟通、协调,却做出违背总目标、三纲领的决策,那就适得其反,祸害无穷了。明明是有始才有终,为什么不说“事有始终”,却说成“事有终始”呢?《易经》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循环往复,终而复始的。任何一件事情,看似终了就完全结束,然而,往往刚宣告终了,就又引起新的变化,便是我们常说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后遗症的显现,又引起了一大堆待办事宜。所以我们不但要慎始,一开始就做对事、找对人;而且要求善终,尽量减少不良的后遗症。慎始未必善终,所以特别提示“事有终始”,期望大家要预先考虑得更加周详,防患于未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是大家所熟知的事实,为了加强责任,慎防大意,所以特别在说明决策的过程之后,提出这样的警示。从政者必须知所先后,才能接近政治的道理,也就是行道。

为什么说“近道”,却不直接说“行道”呢?这是科学家近几年来才悟出的道理。往昔科学家一直认为科学可以揭开真相,近年来才明白,原来科学不过是一条渐进线(approaching line)──愈来愈接近真相,却无法给我们真相。“近道”是指“接近大道”。由于世间充满了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变量,所以始终维持动态的情况,不可能完全静止。因此我们再怎么努力,再怎么熟悉,再怎么专业,仍然只能“近道”。

这提醒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与时俱进,随时做好合理的调整,才不致误认为“上道”了,因而疏忽、自大,造成料想不到的遗憾!事物固然会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但毕竟每一次的情况仍然不太一样,必须谨慎小心,随时提高警觉为宜。

做好合理的决策,接下来便要据以实施,此时认清本末先后,抱持慎始善终的心态,应该就是“近道”的表现了。

【经文四】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

古代那些想要彰显人类的德行和德政于天下的人士,通常会先从治理自己的国家着手;要治理好国家,必先使自己家族和睦相处,齐心协力;要把家族的亲人整治好,必先修养自己的品德;要修好自己的德行,必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要使自己心无杂念,必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求诚心诚意,必先使自己知识广博明确;要获得广博明确的知识,在于认真地穷究事物的道理。

【解读】

《中庸》曰:“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成”是完成的意思,完成自己这一生的责任,才叫做“成己”。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之中,“格、致、诚、正”都是以“修身”为目标,也就是“成己”的基础。但是,要完成这一生的责任,除了“成己”的功夫之外,还需要“成物”。如果说学问和道德是内在的“成己”,那么在事功上有具体的表现便是“成物”。“

成己”即内圣,“成物”为外王,合起来称为“内圣外王”,代表人生责任的实践,已获得具体完成。

人生的责任是什么?我们依据《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理来说明:“阴”的方面,代表看不见的“修身”,经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修治自己,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充实自己;而“阳”的方面,表示看得见的事物,透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由自己的家族推广到地球村,一步一步,提供服务、牺牲奉献,对社会人群做出良好的贡献。修己安人的历程,便是成己成物的道路。人人都应该以一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群服务。生时尽心尽力,公而忘私,死时毫无愧怍,心安理得,达到我们常说的“好死”。我们出生时是哭着来到人世,务必修己安人,使自己最终能够笑着离开人世,才是真正完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任务,具体完成这一生的责任。

那么,金钱、物质、事业、婚姻、爱情、休闲、保健等等事务,难道都不重要吗?为什么并没有提及呢?

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便立即明白这些事情当然很重要,但是和八条目相较,不过是细支末节。八条目是本,这些事务是末,唯有建立在协助完成内圣外王的目标上,才有价值可言。倘若不能完成人生的责任,甚至妨碍人生责任的完成,岂不是毫无价值可言?金钱是完成责任的工具,它本身并不是目的;物质是成己成物的辅助物品;事业是成己成物的具体成果;婚姻和爱情、休闲与保健,也是成己成物的必须配套。

换句话说,人生在世,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成己成物,最终目标则是求得好死。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主要即在负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借着成己成物的努力,对天地提供最大的协助,对人群社会奉献合理的帮助。而成己成物推而广之,便是修己安人的政治使命。人人自觉,个个奋力,从自律、自主、自动做起,发挥一己的影响力,无论身处何方,担任什么职位,都不忘“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神圣任务,便是有责任感而又逐渐在完成的“成人”,较诸为国捐驱的“成仁”,两者同样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庭,也对得起社会!

【经文五】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透彻了解事物的道理,便可获得明确的知识;得到明确的知识,意念才能够真诚不妄;没有邪念、杂念,心思便能够端正;心思端正,便可以修好自己的品德;品德良好,才能使家族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家族整治妥当,才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良好,天下太平,地球村自然能在世界大同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共谋和平发展。

【解读】

《礼记‧礼运篇》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易经》有“大有卦”和“同人卦”,合起来便是世界大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应该成为现代地球村的基本原则,愈早成为人类的共识,愈能够促进和平发展。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化为共同努力的实际力量。现代人类能否生生不息?这是重要的关键所在!

天下为公便是尧、舜以上的大同世界,那种以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的时代。人们不独爱护其所亲,不独施慈于儿女,更能够推己及人,把慈推广到社会,使老年人各得安享天年,壮年人各能贡献才力,善尽一份子的责任,造福社会人群。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鳏寡孤独以及残障人士,都能够得到丰厚的供养。男性各尽自己的职务,女性各有自己的家庭,把家政治理好。

可惜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大道隐而不现。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财产,各人只爱护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儿女。资源劳力都成为私人所有,别人很难分享。为了保护私产,不能没有城郭沟池这些坚固的防御工事,并且设置各种制度,划分田里,看重勇力和智能,把功绩当成个人的成果。于是乎,欺诈取巧的奸谋诡计便跟着发生,而争夺流血的惨剧也不断上演。

幸而中山先生倡导革命,号召同志推翻满清王朝,使帝王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但是,由“家天下”一下子要变回“公天下”,确实会发生许多障碍,必须靠大家通力合作,尤其方向必须正确、方法必须有效,而方式也必须合乎中华民族的需求,不应当全盘西化,或是强将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移植到东方。因为水土不服、人心不服、文化不合、人情义理也不合。

人类历经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加上核武、化学战争的威力强大,似乎开始有所觉醒,知道战争太过残忍,而且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外交战、经济战、货币战、星际战纷纷出笼,但也都难以奏效。

我们反观太学之道,把这种五千年前就已经明白指出的政治哲学,拿出来好好运用,正本清源并继旧开新。最理想的方式,便是由“格物、致知”做起,彻底把这种具有真知灼见的宝贝,活用于当今的人类社会之中,相信将对全世界产生莫大帮助。

对地球村做出贡献,其实就是“平天下”的表现。

【经文六】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从治理天下国家的领导人,到一般老百姓,全部都要以修养自己的道德为根本基础。若是扰乱了这个根本,却能够治理好家族、国家、天下,那是不可能的。应该重视的,被忽略了;可以忽略的,却受到重视,这也是从来没有的事。

【解读】

“修、齐、治、平”,以“修身”为本,而“齐、治、平”为末。并不是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不如“修身”,而是说“修身”这道关卡还没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道关卡当然也过不了。“成己”是“成物”的基础,这是经常不变的原则。倘若“修身”做得不好,就想要“成物”,勉强“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效果如何当然可想而知!

人类在某些方面,固然持续不断地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简直是退步得令人心惊胆战。按理说,人类既然创造了一般动物所不能创造的文明,就应该承担起万物之灵的责任,协助天地自然来化育万物。想不到现代人却在某些部份,以愈来愈像动物为时尚。最近网络上还出现自称“非人”或“非人物种”的称呼;穿在身上的短衫,上面居然印有两个斗大的字:“怪兽”--好好的人不做,为什么要自称禽兽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为了上电视。上不了,还可以自拍,上传网络,企求一夕暴红、名闻天下,却不管它是美名还是臭名。这种方式,是进步还是退步?倘若拿出来讨论,相信还是有人会大声疾呼:“当然是进步!”目的并无不同,只是为了要语惊四座、引人注目,甚至于有机会获得某些人的支持,赢得奖金。

见仁见智,原本是自古以来的人之常情,发展到今日,竟然成为不择手段的出名快捷方式。深入探究,便是不明白经典的不易特性,违背了《论语‧季氏篇》所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们敬畏天命,敬畏高位而德行高尚的人,敬畏圣人的话,是经过很长时间的体会、领悟和验证的过程,才流传下来的宝贵教训,怎么可以用时代不同了、潮流不一样的借口背弃而不用呢?

圣人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多问应该不应该,少问喜欢不喜欢”。“应该不应该”才是根本,相对来说“喜欢不喜欢”则是末节。现代人大多相反,将“喜欢就好!”挂在嘴边,变成“凡事只问喜欢不喜欢,不问应该不应该”、“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在往昔的年代简直是造反,但现代人却显得很有肚量,认为只要不理会它,让它张狂,反正物极必反,不久之后就会自动回头。用“这是必经的过程”、“摸索的过程中难免如此”、“自作自受,何须紧张”这类言语,来搪塞、推卸责任。殊不知一旦风气败坏,想要挽回,经常得付出巨大代价,惨不忍睹。一代又一代,代代之间,有相互传承的责任。要减少走寃枉路、以人力来加速否极泰来,而不是袖手旁观,冷眼看它败坏到几时!

且让我们共同勉励,由自己做起,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大条目,由内而外发扬光大。只要尽一己之力,做多少是多少,丝毫不勉强。但求问心无愧,便已善尽了我们这一生的责任。

曾仕强讲解的易经的智慧(是怎样解读内圣外王之道的)(2)

弘扬道统易学文化,传播圣贤智慧,践行中国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