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很正常的,为什么?看一下日本地形图便知道了!

日本7.4级地震有几次(日本发生7.4级地震)(1)

1、日本的地缘政治

频繁光顾的自然灾害、狭小的海岛面积、匮乏的自然资源、基本生存资源对外部环境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日本民众仿佛也认同这样一种感受:国家就像漂浮于浩瀚海洋的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随时都有被倾覆的威胁。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海岛,它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国土以东,则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

在全球化的海陆空交通体系中,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国家和空中运输中转站之一。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组成,故日本又称“千岛之国”。

在这个陆地面积约37.7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居多并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最为著名的活火山是海拔3776m的富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山顶终年积雪,四周五湖环绕,同时,也是日本的象征;相比之下,日本的平原屈指可数,由于大多数平原是河流冲刷形成的冲击平原,所以面积狭小,大多零星分布,全国最大的平原为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面积为1.7万平方千米;日本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每到春季,青山绿水间开满了樱花,烂漫绽放,娇美绚丽,蔚为壮观。

有那么一句话:不考虑政治的经济是找死的经济,不考虑地缘的政治是愚蠢的政治。军事既然是政治的延伸,那么同样的,不考虑地缘的军事就是愚蠢的军事。

我们正处在一个危机蛰伏、变化莫测的时代,现代危机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连锁性、衍生性和突变性等多重特征,极易借助于人类社会业已存在的各种相互依存和关联机制,形成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引爆连锁危机。

人类之所以能进步,国家之所以能富强,社会之所以能安定,根本就在于政治。

日本7.4级地震有几次(日本发生7.4级地震)(2)

2、日本3.11地震

弥漫城市的火山灰、千疮百孔的大地、惊慌逃窜的人群、触目惊心的场景以及久久回荡着的撕心裂肺的呼喊声,这是2011年3月11日下午13:46分,日本遭遇地震、海啸、福岛核危机后的连锁惨状,引来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此次地震持续时间长达6分钟,强震大约30分钟后,东京市内一些高楼仍在摇晃,移动电话、通信网络中断,日本著名标志性建筑东京塔因受强烈地震影响,塔顶部三分之一处出现歪斜。

地震及海啸在日本东北地区多处城镇和乡村引发火灾,仅宫城县就发生135起,日本千叶县的科斯莫石油公司千叶炼油厂发生火灾,引发连环爆炸,火焰冲上数十米高,气仙沼市天然气泄漏,整座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东京多处大楼也相继失火。

3.11地震属于浅源地震,是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

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都属于浅源地震。

“3·11”地震是史上最“强”的地震!所谓最强不仅仅是指地震的破坏力,关键在于这场地震改变了一个地区的政治格局,改变了一段历史的具体节奏。

“3·11”地震、海啸及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给日本造成极重的打击。可以说,这次的连环灾难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三连击”里的头两样完全是天灾,可核事故则是完完全全的“人祸”,而且从目前来看,给日本造成损失最大的,也正是核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被定为七级的最高级别核事故。而第一个是近期打的不可开交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故。

日本核电的隐患由来已久,日本现有的55座民用核反应堆中有超过20座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则完成于五六十年代。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美国投下的两枚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就是美军在1945年的事情,第一座民用核电站发电则是在1954年,可想而知日本人的这二十多座核电站的技术有多不成熟。

日本核电技术号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只有几个在运转,其他全都是老式的沸水堆和压水堆。在“3·11”地震的时候,所有的潜在危险被一次性地激发出来,最终导致了核污染一发不可收拾。

日本政府在核事故之后,为了“顺应民意”,索性直接把核电站停了,至于对经济运转是否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他们是顾不得考虑的。

由于核电站纷纷停止运转所导致的电力缺口,对日本制造业又形成了一轮持续的打击。2011年底泰国的洪水又严重打击了日本在海外最大的汽车及数码产品部件的生产基地。

“3·11”地震让原本稳定了近百年的日本政治格局一下子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变数。

在很长一段时期,关东与关西集团形成的这种对立局面中,关东始终是占优势的。从经济总量来看,关西地区的基础依然比较雄厚。

任何偏关西利益的政治家,都会更倾向于去搞好中日关系,而偏关东的,也就是亲美的政治家,往往会在这种时候,利用各种机会去阻断中日之间的这种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一段时期会出现日本首相访华和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同时发生的情况。

日本7.4级地震有几次(日本发生7.4级地震)(3)

3、频发的自然灾害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全球地壳由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六大板块构成,板块交界之处是地壳最不稳定的地方,是火山、地震的多发区,全球火山地震多发带主要有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和东非火山带,而日本正地处地震和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无疑是世界上地震、火山喷发的高发区。

同时,由于岛国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台风、暴雨、泥石流、雪灾等自然灾害更是频繁肆虐。全球看来,日本可以称上是自然灾害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是全球自然灾害的重要受灾区。

从2000年至2009年,在仅占世界0.25%的国土面积上,日本共发生了里氏6.0级以上地震212次,占全世界的20.5%。翻开日本自然灾害的历史,每次灾难来袭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无辜的生灵并造成不计其数的财产损失。

自1900年至2008年的一个多世纪中,发生近57个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频数最高的是地震,为23次,累计死亡或失踪12万余人;其次为台风,累计死亡或失踪近1.5万人;其他灾害为火山喷发、暴雨或暴雪等。

其中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M7.9),以及1927年3.月7日的西京都地区(M7.3)和1933年3月2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地区(M81),三次大地震造成十万多人死亡或失踪。

关东大震灾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地震、地震次生灾害,特别是地震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前所未有的。地震共造成受灾人口340万人,死亡近10万人,下落不明近4.3万人,20多万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无家可归的难民亦数以10万计。

为纪念关东大地震,日本政府将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这一天,日本国内许多地方都要进行地震防灾演习和多种防震抗震的宣传教育活动等。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一带,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阪神大地震波及日本14个府县,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无家可归的灾民近30万人,毁坏建筑物约10.8万幢,水电煤气、公路、铁路和港湾均不同程度地遭到严重破坏,地震使得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2%的资产瞬间消失。

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防灾意识,日本政府将1月17日定为“防灾和志愿者日”,每年1月15日至21日为“防灾和志愿者周”。

日本“3•11”特大灾难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地震、海啸这样的突发自然灾害,而是形成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应予以高度重视的新型危机——复合连锁型危机。

日本7.4级地震有几次(日本发生7.4级地震)(4)

回眸日本与灾难无数次充满腥风血雨的遭遇战,我们亦惊奇地发现,灾难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如现代地震学创始人之一伽里津所述:“可以把一次地震比作一盏明灯,它点燃的时间虽短,但可照亮地球的内部。”

面对一次次突如其来的灾难,日本经历了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认知过程。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

就在昨晚(3月16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又发生了7.4级强震仅导致1人死亡。复合连锁型危机正以其突发性、耦合性、复合性、持续性及后果的极其严重性进入日本的危机管理及应对的视野,成为日本危机管理关注的研究方向和重要领域。

日本7.4级地震有几次(日本发生7.4级地震)(5)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