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管线公共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 给水、热力、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实施统一规划、设 计、施工和维护。综合管廊在日本被称为“共同沟”,在我国亦被称为“共同管道、综合管沟”。将原来分开铺设的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以及高压电线等,在共同沟的理念下集中铺设、并行不悖,都纳入综合管廊工程。综合管廊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维修、扩容造成的“拉链路”和空中“蜘蛛网”的问题,对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据了解,中国最早的管廊是在北京的中关村西区,八几年就有了,那是中国最早的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防水作为管廊工程的一部分,对管廊的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管廊防水应注意哪些问题?用什么防水材料比较好?管廊防水的等级又应该是几级呢?
综合管廊防水的难点在于细部构造的防水,包括施工缝、变形缝、穿墙套管、穿墙螺栓等部位,这些部位如果处理不好,渗漏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地下防水有所谓“十缝九漏”之说,因此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综合管廊防水属于市政道路下方的隐蔽工程,道路竣工通车后,不能轻易的刨掘道路对其进行维修或修补,因此,防水层的成品保护也是重点。如果成品保护不善,施工不慎造成了破坏且未及时修补,容易形成渗漏点,造成地下水的渗漏。
叶林标教授表示,管廊里用什么防水材料,主要看管廊是什么施工方法,明挖法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暗挖法一般来讲可用塑料板、预铺反粘等,外防外贴的方法最好是要涂料加卷材。叶林标教授谈到,按道理既然管廊要求寿命100年,那么防水就应该按照一级设防,但是,按照地下规范规定是:不经常有人活动的地方可以是二级防水。管廊里肯定不会有人经常活动,只是检修的时候有人活动,这样的话二级防水也是对的,但是二级防水容易漏水,漏水容易锈蚀钢筋,钢筋一锈蚀管廊就有危险,因此寿命要求100年以上又是很难做到的,这两者是不配套的。
管廊防水做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管廊的寿命,因此,参与管廊建设的每位防水人都应该重视!
国内发展
中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设里程约800公里,综合管廊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法律以及利益纠葛造成的。
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据统计,日本、台北、上海的综合管廊平均造价(按人民币计算)分别是50万元/米、13万元/米和10万元/米,较之普通的管线方式的确要高出很多。但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每次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综合管廊的成本效益比显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台湾曾以信义线6.5公里的综合管廊为例进行过测算,建综合管廊比不建只需多投资五亿元新台币,但75年后产生的效益却有2337亿元新台币。
其实北京早在1958年就在天安门广场下铺设了1000多米的综合管廊。2006年在中关村西区建成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主线长2公里,支线长1公里,包括水、电、冷、热、燃气、通讯等市政管线。1994年,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了大陆第一条规模最大、距离最长的综合管廊——浦东新区张杨路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全长11.125公里,收容了给水、电力、信息与煤气等四种城市管线。上海还建成了松江新城示范性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一期)和“一环加一线”总长约6公里的嘉定区安亭新镇综合管廊系统。中国与新加坡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经过10年的开发,地下管线走廊也已初具规模。
住建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确定包头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计划到2018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2015年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根据测算,未来地下综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若按每公里1.2亿元测算,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
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
除了住建部之外,包括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都已经下发有关文件,支持地下管廊建设。2015年1月份,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此后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并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试点的10个城市总投资3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我们的思路是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国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积极性。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