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从2016年起,到现在已经播完第6季了。

对于这档节目,喜爱古典文化的观众们,一开始就给予了巨大关注。甚至,以前很多根本不爱读古诗词的朋友,也都渐渐被吸引。显然,这档节目是火“出圈”了。

与节目一起走红的,还有王立群、蒙曼、康震、杨雨、郦波这5位点评嘉宾。因为参加节目,他们不仅粉丝量大增,在教育圈的影响力也一样提高了不少。

康震讲苏轼摘抄(康震公开分享了一首苏轼诗)(1)

不过,随着近几季节目的播出,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题目的新意度下降了不少。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经典诗词被一遍又一遍考到。就说苏轼的《水调歌头》,就被来回考了很多次。

题目重复度高了,就意味着嘉宾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鉴赏这同一首词作。李白的洒脱性格,辛弃疾在沙场上的勇猛,李清照和赵明诚比写词,康震等嘉宾不知讲了多少回了。第一回听还觉得挺有意思,久了自然就没那么新鲜了。

这个局,该怎么破?

康震讲苏轼摘抄(康震公开分享了一首苏轼诗)(2)

近日康震公开分享了一首苏轼诗,而后粉丝们的反应,应该能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事情是这样的:

近日,康震在微博上公开分享了一首极冷门的苏轼诗,引起了粉丝的热议。有人表示:康老师太有才了,总能发现这种冷门又有趣的作品。当然也有粉丝直接留言:诗词大会您就该讲这种啊!如果讲这诗,你还能更火。

那么这首苏轼诗,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大家且看: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白露浄原野,始觉丘陵平。

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爲诗酒萦。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

康震讲苏轼摘抄(康震公开分享了一首苏轼诗)(3)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海南时所写,当时他年纪已经不小了,算是看透世情,常寄情山水的阶段。此诗是一首“和陶诗”。古代文人很多都以陶渊明为偶像,所以经常依陶渊明诗的韵律来写作品,这类诗统称为“和陶诗”,苏轼经常写这些作品。

全诗描写的是苏轼在江陵一带,夜游山水间的情形,写得颇有意思,算是一首高水平的自嘲之作。诗人依江夜游,自然心情畅然得很。又是看见白露,又是看见惊鹊绕枝,再加上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岂不悠然自得。

但这可苦了别人,他此行既引起犬吠,又惹得主人家不悦。最后,苏轼只能感叹一句:诗人啊,一般都像布谷鸟一样呱噪得很,自以为风雅自得,在他人眼里不过是聒噪之辈而已。

康震讲苏轼摘抄(康震公开分享了一首苏轼诗)(4)

全诗有着极强的对比效果。诗人的自以为乐,别人的嫌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奈、自嘲,都跃然纸上。这种感受很多落魄文人都会有,但唯有苏轼愿意用如此“黑色幽默”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这样一首很能代表苏轼晚年心境的作品,在现代却长期被忽略,确实是可惜了。因此,部分粉丝才会希望康震能讲一讲这类的作品。毕竟《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都太熟悉了,也听腻了。

对于粉丝们的这种想法,笔者当然也能理解。事实上,关于《诗词大会》应该介绍哪些作品,一直是诗迷们讨论许久的话题:

康震讲苏轼摘抄(康震公开分享了一首苏轼诗)(5)

一,有人认为,如果不考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显然无法引起多数观众的共鸣。毕竟,诗词大会的观众群里有很多并非资深诗迷,还有一些是小学生、老人,以及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的群体。如果不是经典名作,他们是否能接受得了呢?

二,也有人认为,诗歌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是要靠专家们多推荐、多介绍的。一开始可能是冷门作品,但只要它够优秀,我们就该推一推它。不然天天抱着语文书上那些作品,有啥意思?

两种观点,似乎都很有道理,中国诗词大会》或许也确实到了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是否能找到一个冷门诗和经典诗兼顾的平衡点,这关系到未来它是否还能继续火下去。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