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停车费上涨,开车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那些长距离通勤的中产阶级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少市民开始谋划成本更低、更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但是,一些不合理的功能布局,却令市民“进退两难”。

01

前年,附二医搬迁至浙南科技城,我们曾发表一篇《市中心这个大配套要搬到17公里外,很多人却焦虑无比!》讨论周边配套设施的不足,让医院成为孤岛。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1)

附二医龙湾院区

如今,职工、患者前去附二医龙湾院区,几乎都是开车。乘坐S1线从最近的科技城站下,前往附二医龙湾院区还需约1.5公里。这样的距离,步行一般需20分钟,相当于从禅街西口经五马街一路步行至公园路东口,比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还长,且沿途荒凉,夜间女生缺乏安全感。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2)

S1线科技城站至附二医的路程距离

从科技城站到附二医、口腔医院等有专门的接驳车,但在早晚高峰总是爆满,不一定轮得到、挤得上。更何况,这临时停靠路边的接驳车,占用非机动车道甚至压着斑马线,并非长久之计。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3)

停在车站路边的接驳车

因此,一些附二医职工便想出各种办法接驳,比如带平衡车、骑共享单车、骑电瓶车等等。但是,当共享单车划了规定停车点,则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未必能精准抵达终点。

附二医是足以辐射浙南闽北的优质医疗机构,郊县、邻市市民,完全可以乘坐轨道交通、高铁 轨道交通前来就医。就这样的尴尬距离而言,他们很难对温州这座城市产生太好的印象。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4)

国科大温研院、瓯江实验室等

从S1线科技城站到附二医都这么麻烦,到口腔医院、瓯江实验室、国科大研究院等,路程都在约2公里。1.5-2公里,正好是轨道交通一站的距离,偏偏浙南科技城的重要功能布局,离轨交车站正好差了一站。

因此,对于在浙南科技城的职工来讲,这轨道交通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若遇到恶劣天气,这一段接驳也很头疼。更何况,不少职工也并非住在S1线附近,前后需两段接驳,依旧费时费力。

02

类似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浙南科技城,也发生在瓯江口。

当前,瓯江口南片生活区,布局了瓯江口发展大厦、温州护士学校、温州外国语学校、附二医瓯江口院区等重点设施,它们都位于S1线瓯江口站、瓯华站之间,前往两个车站都是步行略远的距离。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5)

附二医瓯江口院区

其中,从S1线瓯江口站下,前往瓯江口发展大厦,路程约800米;从S1线瓯华站下,前往温州护士学校、温州外国语学校、附二医瓯江口院区,路程在1.2-1.5公里不等;从S1线双瓯大道下,前往工贸学院、技师学院,路程在2-3公里不等。

如果附二医的职工从龙湾院区至瓯江口院区,乘坐S1线则两头都很尴尬,一般也只能开车前往。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6)

S1线瓯江口两座车站前往各大单位的路程距离

不仅仅是东部各大产业新区,市区其他新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瓯海中心区也如此。从S1线新桥站下,前往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约1公里;前往瓯海区行政中心,路程约1.8公里;前往瓯海新城商务区各商务楼,路程约1.5-3公里不等。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7)

S1线新桥站前往瓯海中心区各项设施的路程距离

在龙湾中心区,从S1线奥体中心站下,前往万达广场仅约400米,尚且可以步行;步行前往万康财富广场、航空大厦等,路程就超过1公里了;前往龙湾区行政中心、青山控股、龙湾农商银行、金属大厦等,路程更是超过2公里。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8)

S1线奥体中心站前往龙湾中心区各项设施的路程距离

中央绿轴区域相对好一些,从S1线惠民路站下,步行500米内便有几幢商务楼,但前往印象城MEGA(主体MALL)、同人恒久大厦及周边楼群、世纪广场各大场馆、市行政中心等,则需1-2公里。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9)

S1线惠民路站前往中央绿轴区域各项设施的路程距离

相比较之下,S1线德政站、惠民路站周边,倒是或多或少有一些商务楼,但规模有限。S1线火车站、文昌路站因种种原因而成为预留站,恰恰这两个车站周边有不少商务楼或创意园区,让这些地方的上班族“望轨兴叹”。

总体来看,对大部分市民来讲,S1线很难用于通勤,也很难乘坐它去办事、就学、就医、消费等。

03

一边,市民想要乘坐S1线前往目的地,但下来之后步行距离太长。另一边,S1线客流量始终有限,未能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为全球平均单条轨交线路最长的城市,迈入轨交城市门槛的温州,轨道交通却难以在市民通勤、生活中发挥相应作用。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10)

S1线瓯华站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中指研究院三方共四家单位合作研发编制的《2020中国城轨TOD指数成果报告》,温州成为37个样本城市中得分最低的城市,然而根据人口数量、可开发土地、企业数量、位置信息服务热力四项因素组成的发展潜力指数,温州位列37个样本城市第8名。

可见,不以市场为目的,背后往往有战略的目的。今后,S1线周边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这潜力并没有被激发出来,反而让S1线陷入了尴尬。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11)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12)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金温铁路城区西段尚未拆迁,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项目布局与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没有衔接好!

自S1线动工以来,尤其是2019年S1线开通以来,有关部门为解决沿线开发程度低的问题,在各大车站旁出让了大量地块,以建设项目、集聚人口。

但是,它们以住宅为主,包括世纪之光、劝学里、麓城荟、麓湖湾、璞丽湾、天悦、TOD国际新城、揽境、睿城、奥体城、瓯江国际新城、天空树、美的旭辉城、光辉之城、君兰锦绣等。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13)

紧挨住宅的S1线瑶溪站

鉴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将离轨交车站更近、价值更高的地块开发住宅,以换取更多土地出让金,让轨道交通更好地建设、运营,这可以理解,也应该支持。

更何况,不少项目也并非纯住宅,借助轨交车站人流设置了商业综合体或社区商业,融入了一定的TOD开发理念。

但是,学校、医院、公共场馆、商务楼等设施,完全可以设置在轨交车站步行约500米的地方,这既保证了车站周边的土地出让金,又能确保市民可控的步行距离。如今这些距离轨交车站1-2公里不等的尴尬距离,就造成了上述现象。

04

当前,轨道交通S2线计划于明年通车,虽然S2线经过不少荒凉的地方,但在乐清城区、瑞安城区,部分车站的设置就能做到行政中心、商业综合体等设施衔接。

在已局部动工的S3线,去年有关部门调整了部分车站的具体位置,温州中学站(暂名)衔接起温州中学与万象城,上蔡站(暂名)步行前往附一医仅约600米。不过,由于线路走向过于顺直,无法服务茶山高教园区。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14)

S3线部分线位调整示意图

那么接下来,3条轨道交通车站沿线若尚有城市开发建设空间的,应合理布局城市功能。

比如,S1线惠民路站及世纪公园东侧地块,应充分结合轨交车站进行TOD开发,以高密度、高强度打造商业、商务等功能,与印象城MEGA及周边其他商务楼,形成现代化商圈、商务中心。

浙江温州鹿城五大新地标集中开工(温州市区这些重点设施的布局)(15)

S1线惠民路站地块及周边商业设施

接下来,若金温铁路城区西段能顺利拆除,所腾出的地块,除TOD开发外,距离车站步行约500米的地块,也应尽可能布局一些人流量大的重点设施。

同样地,在温州市区、乐清、瑞安范围内,相关重点设施在选址时,如有条件,亦可优先考虑轨道交通沿线、车站附近。

至于今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也应尽可能途径城市重点地段、重点设施。比如,大南门、江心屿、世纪广场、上江、乐清南滨江、柳市镇区等地,距离已建成、规划中的轨道交通都有一定距离。

当轨道交通真正走进温州人的生活,无论温州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都不会认为温州是一座“没有地铁的城市”。当S线的客流量有了保障,或许也能更好地推动后续M线的报批。

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