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在历史上因为避讳而改名的事

黄瓜和胡瓜是一个东西么?山药真的是药么?月宫里住着的是嫦娥还是姮娥?我们经常被这些看似“不正经”的问题问得傻傻的分不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因为避讳而被改名的东西。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所谓“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意思就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如果不注意直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就是对君主、对长辈的不敬、不礼貌。那么如果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怎么办呢?古人有他们的办法,最常见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同义字或近义字代替。例如,汉高祖刘邦的名字是“邦”,汉代人为避讳“邦”字,便以“国”字代替“邦”字。古代的“邦家”,在汉代就叫“国家”,于是国家一词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这个办法解决了避讳字的义的问题。第二种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例如清圣祖名为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清高宗名为弘历,避讳便以“宏”代替“弘”、“厉”代替“历”。这个办法解决了避讳字的发音问题。

古代大家互相怎么称呼(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在古代却另有称呼)(1)

黄瓜在古代一度被称作胡瓜

言归正传,胡瓜,其实就是黄瓜。胡瓜同西瓜、甜瓜等植物同属葫芦科,原产地在西亚、北非一带,后来传入我国。在历史中,胡瓜才是我们经常吃的那种可炒、可拍、可凉拌的那种蔬菜。但是到了五胡乱华时的后赵皇帝石勒当权时,作为中亚羯族人后代的石勒面对浩瀚的汉文化和治下的汉人,一想到自己的胡人血统,内心多少还是有些自卑的。于是下令将胡瓜改为黄瓜,(黄瓜本身也是黄色的,我们平时吃的黄瓜不黄是因为太鲜嫩,自然成熟的黄瓜就是黄色的)。山药,本名薯蓣。薯蓣一词在现代植物学中依然在使用。在植物学的分类中,山药就是薯蓣科、薯蓣属的植物。可是到了唐代,因为要避唐代宗李豫的讳(蓣和豫发音相同),被迫改名为薯药(蓣、药音近)。这还不算完,到了宋代,宋英宗名赵曙,薯字也要避讳了,于是薯药改名为山药。从此,山药一词终于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了(幸亏后代的皇帝没有名字中带山、带药字的,否则还要改)。

古代大家互相怎么称呼(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在古代却另有称呼)(2)

山药叫药但是不能治病,倒是能解饿

这就解释了为何山药名为药却不能治病的原因。当然,中药里的淮山药是地道药材,这属于巧合,另当别论。

古代大家互相怎么称呼(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在古代却另有称呼)(3)

淮山药真的是药

那么嫦娥和姮娥到底是什么关系,她们是姐妹么?

不是!她们是兄弟!

不好意思,窜台了.......我们说正经的。

嫦娥就是姮娥嫦娥一词的出现也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在汉代,以常代恒为的是避汉文帝刘恒的讳。于是恒山改为常山,姮娥改为嫦娥。《周易》中的“太恒”改为“太极”(太常因为已经用作官职名称了,不能用了)。到了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时代,为了避“启”字的讳,于是用开代替启(近义字),从此以后二十四节气的启蛰改为惊蛰启封城改为开封城。家住开封的小伙伴注意了,你们的家乡历史悠久,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你们可以自豪的告诉其他地方的小伙伴:俺的老家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改过名字了,那会你老家还是荒地呢吧?

古代大家互相怎么称呼(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在古代却另有称呼)(4)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在古代,因为避讳皇帝的名字实在是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尤其要注意,在考试卷上万万不可出现皇帝的名讳。一旦出现就属于重大失误,文章写得再好,字写得再漂亮,试卷也会被考官选落。好在到了明、清两代,皇帝能够体会“民间疾苦”,在给皇子取名时尽量使用生僻字。例如明永乐皇帝名朱棣,这个棣字的使用率就不算高。到了清代,嘉庆皇帝原名永琰,他继位后就主动把名改为颙琰。把使用率比较高的永字“让渡”给民间百姓,也体现出了皇帝的一片“爱民之心”。

关于避讳的事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朋友们如果有更好的相关内容欢迎留言讨论。

,